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凝血异常是烧伤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种类与临床表现差异大, 危害性大。但直到目前, 临床上对烧伤后凝血异常重视程度仍不够。建议通过加强患者凝血状况监测、手术管理、感染防治、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等, 以达到进一步有效防治烧伤后凝血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术式简单、初学者易于掌握、成功率高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原位肾脏移植术式,动脉采用Fabre方法吻合,静脉吻合使用带支架管的供肾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吻合,输尿管吻合采用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对侧肾脏切除采用术中留置结扎线,术后3 d结扎的方法.结果采用新方法建立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手术时间较经典术式明显缩短,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新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使该移植模型比较稳定,成功率较高,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抑制剂对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脓毒症动物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表达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 2 0 %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金葡菌攻击所致脓毒症模型 ,34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烫伤对照组 (n=6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 (n =12 )和ERK抑制剂AG12 6拮抗组 (n =10 ) ,检测动物肝、肾、肺组织中ERK磷酸化和TNF α基因 /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烫伤脓毒症后 0 5~ 2 0h肝、肺、肾组织ERK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活化 ,其中 2 0h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 1 94倍 (P <0 0 5 )、2 86倍 (P <0 0 1)、1 4 1倍。AG12 6拮抗组肺组织磷酸化ERK水平在 2 0h下降 70 6 % (P <0 0 1) ,而肝、肾组织其磷酸化水平不同时相点几乎完全抑制 ,同时各组织中TNF α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P<0 0 5或 0 0 1)。与烫伤脓毒症组相比 ,AG12 6拮抗组 2 0h肝、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 4 0 3% (P <0 0 5 )。结论 ERK信号通路参与了严重烧伤后金葡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与急性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针对该环节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缓解多器官功能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44.
山羊烟雾吸入伤后早期肺损伤与活性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慢性肺淋巴瘘,动态观察了清醒山羊(N=15)严重烟雾吸入伤后早期肺损伤与活性氧变化的关系。实验观察6h。检测SOD活性作为反映O_2~-的变化;EVLW、QL、L/P等作为反映肺损伤的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伤后均较早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VLW及QL伤后1h即明显增加,光镜下见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说明实验动物伤后出现了肺水肿和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在EVLW及QL增加的同时,CL、L/P及肺血管蛋白漏出量也增加,EVLW与L/P的变化密切相关。提示肺水肿主要系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伤后肺淋巴液、动脉血活性氧变化比静脉血早,动脉血活性氧水平高于静脉血;肺组织、肺灌洗液活性氧及肺淋巴SOD清除重伤后均立即增加,表明吸入伤后活性氧立即增加,且主要来自肺部。活性氧的变化高峰与肺损伤程度的加重变化规律一致,且呈线性关系。提示活性氧可能参与了烟雾吸入伤后早期肺损伤、肺水肿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严重烧伤后超高代谢期的营养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例严重烧伤病人超高代谢期血浆儿茶酚胺、体重与补充热量的变化的连续观察发现,病人伤后体重逐日下降,伤后第21日下降至10%,虽然伤后热量的补充明显增加.但仍不能满足高代谢的需要。而儿茶酚胺是机体维持高代谢状态的重要递质之一。作者认为,连续观察体重的变化是临床护理中判断病人营养状况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作者还根据临床经验,对影响高代谢的环境,护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改进营养护理的措施、方法,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rhGM-CSF)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中的疗效.方法 将111例烧伤后治疗1个月仍有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先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对残余创面照射20~30 s,再用碘伏消毒创面,外涂rhGM-CSF凝胶;对照组51例,残余创面直接用碘伏消毒后,局部外涂rhGM-CSF凝胶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0天,观察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rhGM-CSF相比,紫外线照射治疗联合rhGM-CSF凝胶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中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方法测定严重创伤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按PCT含量分为PCT轻度升高组(PCT—L组,n=12),PCT中度升高组(PCT—M组,n=18),PCT重度升高组(PCT—H组,n=18),并将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正常对照组,n=10),测量4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IR和HOMA-β。结果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PCT。不同血清PCT水平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OMA-IR、HOMA-β及空腹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1)。PCT—M组和PCT—H组患者HOMA-IR指数和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PCT—L组(P〈0.01),PCT—H组HOMA-IR指数和空腹血糖又明显高于PCT—M组(P〈0.01);PCT—H组和PCT—M组HOMA—β指数均明显低于PCT—L组(P〈0.01),PCT-H组HOMA—β指数明显低于PCT-M组(P〈0.01)。结论创伤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与HDMA-IR和HOMA—β有关,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比观察中药浸浴配合换药疗法在中度烧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大黄30 g、紫草30 g、乳香15 g、黄连30 g、当归30 g、没药15 g、黄柏30 g、虎杖15 g、地榆30 g、白芷15 g这10味中药材,按剂量称取,加水1 000 mL于煎药机高压煎煮30 min,药液200 mL分装成一袋,4℃冰箱保存备用.将140例中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烧伤常规换药疗法,观察组在每次换药前用含中药成分的浴液全身/局部浸浴30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疼痛度、换药持续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0级和1级疼痛病例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随着疼痛的加剧,观察组的病例次数逐渐少于对照组同疼痛等级时的病例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持续时间在30 min以内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30~60 min以及60 min以上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或真菌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次换药前用含中药成分的浴液浸浴30 min,有效缓解患者换药时的疼痛、缩短了换药持续时间、降低了创面感染率、提高了创面愈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治疗费用,在临床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检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液单核细胞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量的变化,并结合内脏功能损害、多器官衰竭(MOF)和严重全身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生物法检测24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单个器官功能损害患者、MOF患者、局部感染患者和严重全身感染患者及30例正常人单核细胞体外产生ILL的量。结果:烧伤患者伤后单核细胞产生IL1的量减少,且病情越重,减少越多,在MOF患者尤为明显;IL1产生量的变化与患者心、肝酶呈明显负相关。结论:IL1在严重烧伤患者内脏功能损害及MO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作者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的基础上,使用胫后动静脉带蒂逆行转移术,治疗踝关节与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具有操作方便,适用性强,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提出皮瓣设计和术中操作的要点,强调为了保证皮瓣的血运,皮动脉最好设计在皮瓣的中央,避免皮瓣远端缺血性坏死。并就应用解剖及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