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urora A表达与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相关性,明确Aurora A低表达影响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中的Aurora A表达,再将细胞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Western blot检测Aurora A蛋白受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urora A表达下调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Aurora A表达下调使紫杉醇时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1).结论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Aurora A表达与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具有相关性,抑制Aurora A可望提高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2.
李学慧  孙克娟  王娜  高婷  魏晗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582-2586
目的 探究Lynch综合征(LS)患者预防性子宫切除(PH)与LS相关性子宫内膜癌(LS-EC)患者非预防性子宫切除(NP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改善LS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自愿行PH的LS患者16例为PH组,行NPH的LS-EC患者22例为NPH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组织学评估、基因突变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确诊LS至手术时间、子宫内膜癌(EC)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病理结果显示:10例患者标本中有异常发现,其中5例为EC,3例为弥漫性增生,1例透明细胞癌,1例为局灶性增生;剩余6例患者中,3例内膜增生不活跃,2例有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萎缩。NPH组病理结果显示:内膜样腺癌19例,黏液性腺癌2例,浆液性腺癌1例。PH组EC患者肿瘤直径小于NPH组(P<0.05);两组患者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hMLH1基因突变率高于NPH组(P<0.05);两组hMSH2、hMSH6、hPMS2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7-03-01,38例LS患者中,存活27例,死亡11例,PH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NPH组(χ2=4.900,P=0.027)。结论 LS患者多伴有肿瘤病史,并且从确诊至手术时间较长,而PH可改善L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PINCH蛋白和环氧化酶(COX-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组)、3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INCH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INCH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39/68)和0(0/30)(x2=28.579,P<0.001);COX-2蛋白在官颈鳞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58/68)和0(0/30)(x2=62.691,P<0.001).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x2=9.954,P<0.05),且随着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升高,PINCH蛋白表达率逐渐升高(x2=6.332,P<0.0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x2=4.221、x2=6.076,P均<0.05);PINCH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PINCH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联(C=0.299,P<0.05).结论 PINCH及COX-2蛋白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相关,二者在子宫颈鳞癌中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盆腔结核)80%~90%发病于育龄期妇女[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盆腔结核部位深在,单纯全身化疗药物很难有效作用于病变部位,盆腔结核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疗程时间长、效果差,愈后妊娠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大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6 只妊娠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处理组)和黄芪多糖组(LPS+黄芪多糖处理组),每组12 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CD14+巨噬细胞,采用酶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非特异性酯酶阳性(α-NAE+ )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子宫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环肌外层、环肌内层和功能层CD14+ 巨噬细胞和α-NAE+巨噬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环肌外层、环肌内层和功能层CD14+ 巨噬细胞和α-NAE+ 巨噬细胞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MCP-1、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MCP-1、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通过影响子宫巨噬细胞对LPS 诱导的大鼠流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黄芪多糖抑制MCP-1 生成,MCP-1 调节巨噬细胞的分布和数量,阻止TNF-α过量生成,从而对子宫局部免疫微环境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47例S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盆炎净颗粒口服,10 g/次,3次/d;康妇消炎栓外用,l粒/次,1次/d,疗程1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口服,0.2/次,2次/d;甲硝唑片口服,0.4g/次,2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为(4.52±2.14)分,低于对照组的(10.57 ±3.75)分(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54%,优于对照组的78.08%(P<0.05).结论: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7.
我院2003年1月至7月将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流前软化扩张宫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分娩作为女性生理中的重要事件,常可引起产妇心理的强烈应激反应.而无论是否具有手术指征,择期剖宫产作为一种手术,也可引起产妇心理及生理上的应激,此外由于突发原因造成的急诊剖宫产,更影响着产妇的心理生理应激状态,直接影响了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情况.我院妇产科分析了剖宫产患者的心理,制定出分别针对择期剖宫产和急诊剖宫产不同的术前宣教方案,取得了一定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三种术式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四重排粪造影"(直肠前突程度、RI程度、会阴下降程度、静息像肛门直角、力排像肛门直角、力排时肛直角开大角度)、肛管直肠下段压力[最小松弛容积(MRV)、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I及便秘症状评分(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用力度、便不尽感、手肋排便)].结果 本组的42例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5).7%,有效率为98%.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未见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对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排便症状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的用力程度、排便频次、便不尽感、手助排便情况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检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minimum relaxation volume,MRV)、肛管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直肠最大收缩压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行排粪造影检查,发现有62%的直肠前突患者合并有直肠内套叠,有48%的患者合并有直肠黏膜脱垂.术后6个月行"四重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及直肠黏膜内套叠相对术前有明显缓解(P<0.05).与术前相比静息相肛直角、力排相肛直角及力排时肛直角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应用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探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5只,孕鼠随机分为 Sham组、I/R组和T/M组三组,每组各5只.于妊娠第19天以3.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通过无损伤动脉钳钳夹双侧子宫、卵巢血管20 min建立缺血缺氧宫内窘迫模型.T/M组缺血前30 min,45 mg· kg-1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腹腔注射,Sham组和I/R组于相同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Sham组只进行开关腹手术,不钳夹子宫卵巢动脉.各组孕鼠缺氧20 min后拆除动脉夹以恢复血供,并逐层关腹.各组均于手术后24 h取标本.计算胎鼠死亡率.每组随机抽取10只胎鼠取脑组织制备标本,检测组织丙二醛水平;行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胎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胎鼠死亡率:I/R组胎鼠死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5);T/M治疗组胎鼠死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Sham组比较,I/R组胎鼠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T/M组胎鼠脑组织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能够减轻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细胞损伤,对缺血缺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