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调查实验动物肺内肺孢子菌隐性感染情况,为其质量监测及选择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本校实验动物部培育的3种6个品系普通级实验动物中随机抽取大鼠、小鼠和兔,取肺脏制成印片标本,分别用姬姆萨(Giemsa)和改良的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肺孢子菌的包囊型和滋养体型;用PCR方法检测肺孢子菌特异性DNA。结果①大鼠Giem-sa染色和改良的GMS法阳性率分别为22.6%(12/53)和30.2%(16/53);PCR检测阳性率为49.1%(26/53)。②小鼠Giemsa染色检查全为阴性;GMS染色法检查阳性率为8.5%(8/94)。③用Giemsa和GMS染色检查日本大耳白兔,结果全为阴性。④对比3种动物不同品系的肺孢子菌感染率,GMS染色大鼠、小鼠两者差异显著(P<0.05)。Wistar和SD两种品系大鼠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昆明株,BALB/c和C57BL/6三个品系小鼠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3种检查方法对比:PCR,GMS和Giemsa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6/53),13.6%(24/177)和6.8%(12/177),三者间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孢子菌在普通级实验大鼠及小鼠体内的隐性感染现象较为普遍,其中大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鼠。PCR灵敏性高于Giemsa和GMS染色法。  相似文献   
922.
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病例 女,36岁,体检发现右上肺肿物3个月。自发现肿物后偶尔咳嗽,无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发热,有时胸痛,无明显体重下降。未行任何治疗。查体没有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亦无阳性结果出现。 影像学检查:CT平扫见右肺上叶后段一类圆形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有较深分叶,肿块呈“哑铃”形,后段支气管被挤压狭窄,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见肿物明显强化,病灶中央见低密度未强化区。 手术所见:右肺上叶后段见大小约4cm×3cm×2cm类  相似文献   
923.
目的研究氟康唑片在汉族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氟康唑片2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氟康唑片后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1.9±0.9)h,Cmax(4.91±0.67)mg·L^-1,Vd/F(0.740±0.069)L·kg^-1,T1/2(31.4±2.9)h,AUC0-96h(190.1±33.2)mg·h·L^-1,AUC0-∞(218.2±40.4)mg·h·L^-1。结论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氟康唑片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受试者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为不同民族人群药动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4.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突触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方法 本研究用透射电镜对家兔延髓巨细胞网状核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 巨细胞网状核内轴突终末和树突密集 ,轴突终末内突触小泡和线粒体含量丰富。最为显著的是 ,巨细胞网状核内存在两种典型的突触复合体 :一是以一个中央树突为中心 ,同周围若干轴突终末、数个树突构成的聚合型突触复合体 ;另一个是以一个中央轴突为中心 ,与周围若干树突、数个轴突终末构成的辐散型突触复合体。结论 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密集多样的突触联系表明其复杂的神经调节功能 ,特别是突触复合体的结构可能是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在脑干 -脊髓的神经联系中起整合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探讨Galectin-3在CC l4所致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ICR系的雄性Galectin-3基因敲除型(Gal-3(-/-))和其野生型(Gal(+/+))小鼠,一次灌胃给予CC l4,观察给药后10 h、24 h、48 h和72 h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和检测其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结果与Gal(+/+)型鼠比较,CC l4对Gal-3(-/-)型鼠的肝组织病理损伤出现时间早、损伤重。Gal-3(-/-)型鼠在CC l4灌胃后10 h和24 h的血清ALT活性及CC l4灌胃后10 h的血清AST活性与Gal(+/+)型鼠比较有显著升高。结论Galectin-3蛋白在CC l4致急性肝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6.
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机填料对粘接性树脂粘接强度与破坏韧性的影响,同时对4℃和60℃冷热循环试验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不含无机填料及无机填料含量不同的粘接性树脂为对象,采用抗拉粘拉试验及破坏韧性试验方法,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材料的粘接强度及破坏韧性加以测试比较。结果:无机填料的有无及含量多少对粘接性树脂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但对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的影响有显著性,即无机填料的填加会使破坏韧性值降低。冷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的填加可提高粘接性树脂的粘接耐久性。结论:粘接性树脂应该科学适量地添加无机填料。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C—met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et蛋白及MVD,标本取自己确诊的7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结果 C-met的染色定位主要在乳腺良性增生上皮及乳腺癌上皮的细胞浆及膜。良性乳腺增生症的C—met蛋白表达为100%,乳腺癌为78.6%。在乳腺癌细胞中C-met的表达染色强度高于乳腺增生症,但差异无显著性;乳腺癌Ⅲ期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Ⅰ和Ⅱ期。C-met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C-met表达阳性组织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而微血管密度高的患者生存率较低。Cox回归分析c-met和微血管密度均是预后因素。结论C—met在良恶性乳腺疾病中均有表达;C-met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生存率关系密切。二者均可作为是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28.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因其诊断和治疗困难 ,死亡率居高不下。现将我院 1 994- 2 0 0 1年明确诊断为DAI的 1 34例患者临床的影像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34例。男 82例 ,女 52例 ,年龄 3~ 74岁 ,平均年龄 38 9岁。 (1 )受伤原因 :车祸伤 86例 ,摔伤 2 2例 ,坠落伤 1 0例 ,打击伤 1 0例 ,原因不明 6例 ;(2 )昏迷时间 :1~ 3d 1 2例 ,4~ 7d 2 6例 ,8~ 1 4d 42例 ,1 4d以上 54例 ,其中 6例超过 3个月 ,平均为 2 1 .5d ;(3)入院时GCS评分 :>1 2分 1 4例 ,9~ 1 2…  相似文献   
929.
消痔灵注射液对家兔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痔灵注射液是治疗三期内痔的一种硬化剂 [1 ] ,临床用于治疗血管瘤取得满意效果 [2 ,3] ,但该药注入血管瘤体腔内部分药液可随血液进入体循环 ,对血管内皮、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是否有直接损伤作用 ,至今倍受关注。因此特作毒性实验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5± 0 .3) kg健康白色家兔 18只 ,雄雌皆有。1.2 药物 消痔灵注射液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 ,利多卡因由上海复星朝晖制药厂生产。1.3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 A、B、C组 ,每组 6只。A组用消痔灵原液 ,B组用 4∶ 1溶液…  相似文献   
930.
类黄酮物质对染铂大鼠肾毒性防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类黄酮物质对顺铂(CP)所致大鼠肾毒性的防护作用,为临床应用其防护顺铀肾毒性提供依据。方法:以腹腔注射顺铂5mg/kg造成大鼠肾损伤模型,观察经口给予四种类黄酮物质后血尿素氮(BUH)、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结果:提前给予四种类黄酮物质均可拮抗单次给予CP所致BUN、MDA升高和GSH的下降。结论:类黄酮物质对顺铂致肾损伤有预防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类黄酮物质的抗氧化特性和抑制铂所致巯基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