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9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240篇
药学   199篇
中国医学   38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为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1],其中血栓形成是APS的主要病理基础和最突出临床表现,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前瞻性研究表明,虽然经过反复的抗凝治疗,但APS患者仍然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本文对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APS血栓形成中作用做一综述,以期对APS病理机制有更好的理解,为APS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介绍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协助医生术中确定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导路,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首先将探棒插入患者股骨腔,将探棒的中心线作为一条切削患者股骨腔松质骨的参考导路。接着将髓腔锉放置入患者股骨腔,将连接在髓腔锉上的打拔器导杆中心线作为髓腔锉当前切削导路。最后,根据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以及当前切削导路的差异情况,调整髓腔锉切削的方向和位置。采用本研究的一个样机,验证了计算机显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计算机显示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协助手术医生确定出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使髋关节置换手术更加方便可靠。采用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能降低术中股骨骨折的风险,提高股骨柄假体植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大鼠急性脑脊髓性损伤后脑脊髓中Th1和Th2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持续性二次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SD大鼠急性脑脊髓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和脂多糖(LPS)处理组,各组又分别对脑和脊髓进行实验处理.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脑脊髓中Th1和Th2细胞相关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和LPS处理的脑组织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T-bet的表达并无明显改变;在损伤和LPS处理的脊髓中,IFN-γ和转录因子T-bet、HLX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无论是脊髓损伤组还是LPS处理组,细胞因子IL-4和转录因子GATA3均与对照组无异,呈低表达状态.结论 脑脊髓损伤后呈现不同程度的Th1细胞相关因子上调,尤以可溶性的细胞因子IFN-γ为显著,脊髓损伤时出现T-bet与HLX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对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探讨Znpp在BLM诱导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三组:生理盐水(Ns)组、BLM组、Znpp组。气管内注入BLM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总胆红素含量;检测肺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病理显示BLM组和Znpp组肺组织在早期炎症阶段两者之间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后期肺纤维化阶段时,BLM组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Znpp组。用Znpp干预后没有抑制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但有效抑制了TGF—β、总胆红素和HYP水平,减少了GSH耗竭。结论应用Znpp可以显著减轻BLM致大鼠肺纤维化,但其作用机制并不通过抑制早期炎症反应,而是通过其抗损伤、抗氧化、抗纤维化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CD44在胃癌患者组织及其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常规培养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CD4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划痕实验检测不同CD44表达水平的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结果 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率为81.6%(49/60),与癌旁组织26.7%(1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且CD44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荧光免疫染色结果表明,CD44蛋白在BGC-823细胞中的荧光强度高于SGC-7901细胞;体外划痕实验结果证实,CD44表达水平较高的BGC-823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结论 CD44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胃癌迁移能力判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56.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脑细胞突然异常的过度放电,导致了脑功能失调。对癫痫双胞胎患者的研究表明,癫痫具有遗传性。通过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的位点扫描,越来越多的癫痫相关致病基因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位点被定位和克隆。综述了癫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认为癫痫的遗传学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辅助于其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层层自组装修饰磁性二硫化钨(magnetic WS2, mWS2)构建生理条件下稳定的药物负载平台,靶向输送药物并考察光热化疗协同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mWS2,并在水体系中逐层包裹带正电的壳聚糖(chitosan, CS)和带负电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CMC),制备mWS2-CS/CMC复合材料。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系列结构表征,并研究材料的光热性能以及药物的负载、释放行为。设计体外细胞光热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同时考察其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结果: 合成的 mWS2-CS/CMC具有超顺磁性且稳定性好,载药量高,药物释放表现出对pH和近红外激光的双响应释放曲线。此外,毒性低且可以被充分摄取,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光热化疗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结论: 制备的 mWS2-CS/CMC为一种优异的药物载体,在光热治疗以及光热化疗协同治疗领域有望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离与鉴定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外泌体。方法: 收集弓形虫速殖子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经离心、过滤,采用基于聚合物沉淀技术的试剂盒法分离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经典标志分子CD63、HSP70以及弓形虫特异蛋白表面抗原1(surface antigen 1,SAG1)、棒状体蛋白16(rhoptry protein 16,ROP16)、ROP18和致密颗粒蛋白1(dense granule protein 1,GRA1)。结果: 从弓形虫与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囊泡样物质,其外形为圆形,有完整的膜结构,直径为30~150 nm;表达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63、HSP70;检测出弓形虫特异性蛋白SAG1、ROP16、ROP18和GRA1。结论: 从弓形虫速殖子与SW480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获得弓形虫外泌体。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在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组织学分型分为预后较差组和预后较好组,按照2 ∶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软件ITK SNAP从CT图像中分割胃癌原发病灶。采用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最大相关性的临床特征,并以此构建临床特征模型。从所有分割图像中提取特征,再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筛选出有效特征,并以此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最后,拟合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提取了985个二维图像特征,包括一阶统计量、形状特征、纹理特征等。通过去冗余特征筛选,得到5个最有效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3个临床特征(年龄、性别、CT M分期)作为构建临床特征模型的参数。相较于临床特征模型和影像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表现最佳,影像组学模型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0.726 2(95%CI:0.676~0.776),0.707(95%CI:0.632~0.781)。结论: CT影像组学在术前无创预测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配体(glucocorticoid induced TNF receptor ligand, GITRL)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来源的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选荷瘤小鼠脾脏中M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GITR的表达;GITRL(5 μg/mL)处理MDSCs 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对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D4+ T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MDSCs胞内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的活性,Griess偶联法检测效应分子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SCs胞内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脾脏中MDSCs表达GITR分子;与对照组相比,GITRL处理的MDSCs对CD4+ 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下降,Arg-1活性降低(P<0.05),一氧化氮释放量减少(P<0.01);GITRL蛋白下调了MDSCs胞内JAK2和STAT3 (P<0.05或P<0.01)信号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结论: GITRL蛋白通过抑制MDSCs胞内JAK2/STAT3信号通路,下调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