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9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240篇
药学   199篇
中国医学   38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在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小、地区差异大、城乡差距大。对此,政府应积极采取对策予以矫治:加强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民投资渠道;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薄荷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及性味功效进行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历代主流以“薄荷”一名为正名,尚有多个异名,多源于方音讹传、产地及功效等。历代文献记载有薄荷、龙脑薄荷、胡薄荷、石薄荷、大叶薄荷、野薄荷、南薄荷等多个品种,经考证,其中薄荷、龙脑薄荷、野薄荷与今薄荷Mentha haplocalyx一致,为主流品种,龙脑薄荷为薄荷因产地形态而命名,石薄荷为石香薷Mosla chinensis,大叶薄荷为今藿香Agastache rugosa,南薄荷为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a。薄荷自唐代以来便已广泛人工种植,至明清时期多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以江苏为道地产区。其品质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古代薄荷常于夏秋采茎、叶,晒干,与现代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记载基本一致,古今薄荷常以生品入药。关于薄荷的性味功效记载,宋代以前均记载为味辛性温,至《履巉岩本草》始将薄荷订作“极凉”,可能早期认为与白苏、水苏、香薷及石香葇等性温药材外形相似,皆有辛散之功,故记载为性温,至清代后主流本草多记载为性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薄荷味辛性凉,功效为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古今功效记载基本一致。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薄荷药材的经典名方时,选用M. haplocalyx为其药用基原,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44.
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是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SALL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ALL4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转导,参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和复发。SALL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相关。靶向抑制SALL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抗肿瘤效果。本文就SALL4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血小板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对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及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实验分为MSCs组、血小板+MSCs组及肿瘤细胞上清处理血小板+MSCs组(T-血小板+MSCs),分别收集3组培养24 h后的MSCs及培养上清(SGC-7901-CM及MSCs-CM);western blot检测其肿瘤相关成纤维母细胞(CAF)标志蛋白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骨髓MSCs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CM及MSCs-CM共培养后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建立BALB/c裸鼠尾静脉注射SGC-7901胃癌细胞系转移模型,观察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SGC-7901-CM及MSCs-CM处理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1.4±1.71)%、(21.3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5和29.18,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α-SMA蛋白[分别为(0.79±0.08)、(0.90±0.06)]及Vimentin蛋白[分别为(0.88±0.01)、(0.96±0.0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SCs组[分别为(0.64±0.02)、(0.7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6和6.45,4.73和5.73,P均0.01);血小板+MSCs组及T-血小板+MSCs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40.3±27.7)个、(424.3±17.6)个]明显高于MSCs组[(220.7±19.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4和13.48,P均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及T-血小板+MSCs组转移灶[分别为(4±2)个、(21±4)个]明显高于MSCs组[(0.33±0.0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51和8.857,P均0.01)。结论血小板能促进骨髓MSCs迁移,并能增强骨髓MSCs体内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伴轻度认知损害( MCI)的晚发型抑郁症( LOD)患者脑白质胆碱能通路的改变进行对照性研究,并分析其与患者认知功能各领域受损的关系。方法:对伴MCI的LOD患者(研究组,n=25)磁共振成像的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 CHIPS),同时评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分析CHIPS评分与MoCA各认知领域的关系;并与不伴MCI的LOD患者(对照组,n=25)进行对照。结果:①研究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及工作记忆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2.398,P=0.041~0.028);②研究组CHI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42);③研究组CHIPS评分与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得分显著负相关(r=-0.434,-0.398,-0.483;P<0.05)。结论:脑白质胆碱能通路受损,在LOD患者MCI的发生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与其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及延迟记忆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及GP73浓度,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中GPC3 m RNA及GP7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PC3及GP7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16.81±0.56)μg/L、(115.92±7.01)ng/ml,肝硬化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7.41±0.25)μg/L、(64.63±3.07)ng/ml,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GPC3值为9.3μg/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和96.77%,阳性预测值97.20%,阴性预测值88.20%;GP73截断值为77.68 ng/ml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83.87%,阳性预测值87.80%,阴性预测值89.70%。肝癌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1±3.70、68.41±32.86,肝硬化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0.58、2.32±0.25,肝癌组GPC3 m RNA、GP73 m RNA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上述结果可知肝癌患者癌组织GPC3、GP73 m 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蛋白浓度一致。肝癌患者中外周血GP73、GPC3蛋白浓度及组织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肝癌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患者GPC3表达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理分级为3级的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低于1~2级患者。结论:GP73、GPC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灵敏度高于AFP,而特异度与其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较好早期诊断HCC的血清标志物;另外,GPC3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甘氨酸补充对一次力竭性运动小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力竭性游泳运动组(E组),甘氨酸补充后力竭性游泳组(G组)及静息正常对照组(S组)。G组小鼠采用甘氨酸灌胃处理4周,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4周后,E组和G组均做力竭性游泳运动。采样后进行补体溶血活性测定,并测定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与E组比较,G组的力竭性游泳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力竭性游泳后,E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氮、血清铁(Fe3+)和补体溶血活性(CHA)的水平较S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P<0.01),与E组比较,G组小鼠血清中上述生化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其中ALP和LDH的水平可以恢复到与S组相当的水平(P>0.05)。结论力竭性游泳小鼠血清部分生化指标异常,甘氨酸预补充对这些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血小板对胃癌间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GC-MSCs)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GC-MSCs促进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中分离血小板;体外分离培养人GC-MSCs并分为对照组和GC-MSCs+血小板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C-MSCs的细胞表型;成脂、成骨实验检测GC-MSCs的成脂、成骨能力;细胞计数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C-MS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将GC-MSCs与血小板或肿瘤细胞上清处理后的血小板共培养,western blot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将SGC-7901与GC-MSCs的细胞培养上清和血小板处理后的GC-MSCs上清共培养,Transwell实验检测SGC-7901的迁移能力。结果 GC-MSCs+血小板组的成脂、成骨能力增强,且增殖能力(24 h,t=3.88,P0.05; 48 h,t=5.93,P0.05; 72 h,t=4.35,P0.05)和迁移能力(t=4.03,P0.05)也明显加强; SGC-7901上清处理血小板组与单独血小板组的α-SM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SGC-7901与GC-MSCs上清或血小板处理后的GC-MSCs上清共培养后,其迁移能力增强(F=42.92,P0.05)。结论血小板可促进GC-MSCs增殖、迁移及成脂、成骨分化能力,并且可增强GC-MSCs促进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分析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培训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培训工作展开的改进对策.方法 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2011-2020年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培训文献研究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与结论 对检索到的821篇国际有效文献和258篇中文文献进行地域分布、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培训方面的研究存在着文献发表量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性大、研究内容缺乏全面性且研究层面浅、研究体系不健全、文献间关键词缺乏关联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力度、持续强化应急培训研究、拓宽应急培训研究广度和深度、健全应急培训研究体系、提高文献间研究相互关联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