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9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240篇
药学   199篇
中国医学   38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FoxP3(Forkhead Box P3)基因在小鼠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对小鼠CD4^+CD25^-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FoxP3 mRNA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FoxP3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CD4^+CD25^-T细胞,通过细胞增殖试验观察转染CD4^+CD25^-T细胞功能变化。结果:CD4^+CD25^-T细胞较CD4^+CD25^-T相比高水平表达FoxP3基因mRNA,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3单抗的刺激呈低反应性,并且能抑制新鲜分离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FoxP3基因转染的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人λ-干扰素在BHK-21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uIFN-λ1和HuIFN-λ2真核细胞重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刺激人宫颈癌HeLa细胞, 用RT-PCR克隆HuIFN-λ1和HuIFN-λ2基因, 与PCAGG-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 构建重组体PCAGG-HuIFN-λ1和PCAGG-HuIFN-λ2并进行鉴定, 后在BHK-21细胞进行表达, 采用VSV*GFP于人肺腺癌A549上进行表达产物抗病毒活性测定;并通过已构建的MDBK-Mxp-Luc细胞系对HuIFN-λ1和HuIFN-λ2诱导MxA抗病毒蛋白产生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HuIFN-λ1-PMD18-T Vector和HuIFN-λ2-PMD18-T Vector的SacⅠ、XhoⅠ和Sac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 均出现610 bp大小的带, 测序示与GenBank上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PCAGG-HuIFN-λ1活性104 IU/mL, PCAGG-HuIFN-λ2活性为102 IU/mL, 且PCAGG-HuIFN-λ1诱导Mx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一定时间内随时间延长表达不断增强, 9~12 h达高峰, 24 h后消失(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AGG-HuIFN-λ1PCAGG-HuIFN-λ2 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其抗病毒活性与诱导Mx抗病毒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是国内外居首位的致盲性眼病 ,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眼科显微手术的普及 ,高质量人工晶体的问世 ,可做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使无晶体眼得到合理的屈光矫正 ,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 ,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但手术并发症仍屡见不鲜 ,为进一步减少并发症 ,改善预后 ,现就作者于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3月所参加的 98例 (10 0眼 )老年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8例 (10 0眼中 ) ,男 5 7例 (5 9眼 ) ,女4 1例 (41眼 )。年龄 5 2~ 89岁 ,平均 6 8岁。1.2 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缺氧组(A组)、ICAM-1单抗治疗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其中A组观察到再给氧后2 h,24 h,48 h,72 h和168 h处死,B,C,D组观察到再给氧后48 h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HE染色观察1CAM-1在不同时间脑组织的表达和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A组再给氧2 h,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微弱表达,24 h后表达开始增加,48 h达到高峰,同时受损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也随之增加。B组再给氧48 h后,ICAM-1表达强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比同时间点缺氧缺血组明显降低。结论HIBD时ICAM-1的表达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ICAM-1单抗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有关药物多晶型方面的论文较多 ,国内亦有这方面的综述。药物的多晶型则有着不同的理化性质 ,特别是差异很大的溶解速率 ,使其在制剂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1 3 ] ,对它的研究 ,关乎提高药物的疗效及生物利用度 ,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布洛芬是较早开发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临床上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节炎的治疗等。其结构式为 :C—CH3CH3C H2HC—COOHHCH3布洛芬在水中几乎不溶 ,易溶于乙醇、乙二醇(DEG)、丙二醇 (PG)和乙醚 (ET)等有机溶剂。我们采用了在不同溶媒中用冷却析晶法、热溶液冷却法和溶媒析晶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ptopril抑制活性的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马尿酸的特征吸收波长为228 nm。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条件:熔融石英毛细柱,电泳缓冲液为pH 8.3的50 mmol·L-1磷酸缓冲液,进样压力4.8 kPa,进样时间3 s,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28 nm。结果在7 min内使反应物和生成物完全分离,标定了captopril的IC50值为0.019 μmol·L-1,经过酶反应动力学判断captopril为竞争性抑制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captopril抑制活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鸢尾中鸢尾酮的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涛  杨克迪  陈钧  杨小明 《中草药》2004,35(8):870-872
目的 建立鸢尾中鸢尾酮的鉴定和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了鸢尾酮的3种异构体,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鸢尾浸膏中鸢尾酮的含量。结果 根据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3种鸢尾酮的异构体:α-、β-、γ-鸢尾酮,并且鸢尾浸膏中主要含γ-鸢尾酮。两批鸢尾中鸢尾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87、238μg/g(n=6),质量分数差异较大。结论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鸢尾中鸢尾酮,方法高效、准确,分析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18.
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纯化桑叶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10%三氯乙酸、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桑叶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桑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2.62%,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8%。结论:该法可作为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残渣中抗肿瘤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和抑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斌  马海乐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43-1447
目的:研究无花果残渣中抗肿瘤功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萃取物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萃取物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残渣中抗肿瘤功效成分的最佳萃取条件;采用MTT法研究萃取物质对U937细胞、95D细胞和AGS细胞3株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为对象,研究萃取物对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超临界CO2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100目,萃取压强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h,气体流量12L.h-1,萃取得率为25.3g.kg-1,得到的萃取物在体外对U937细胞、95D细胞和AGS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0.125,127.957,116.000μg.mL-1。萃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在25mg.kg-1的剂量时抑瘤率为49.3%。结论:本萃取工艺合理、稳定。可以为无花果残渣和无花果中抗肿瘤功效成分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寻租活动对医疗服务价格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完全垄断、垄断竞争或政府干预的市场中,寻租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分析了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多方寻租的原因,租的来源,参与医疗服务体系寻租活动的各种主体的寻租行为,寻租活动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