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4岁,未婚,无业,初中文化,广州人。因"吸食冰毒2年余,凭空闻声称被跟踪1年余"而于2016年4月27日被家人送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平时性格外向。2年前患者开始吸食冰毒,滥用方式为烟熏吸,开始时每月吸食1-2次不等,逐渐增加到每月吸食5-6次,每次吸食量约0.2 g左右。一般在娱乐场所和朋友一起吸食,吸食后性兴奋强烈,自感兴奋,玩的嗨。家人发现其吸食后表现兴奋话多,易激动,脾气大,几天不睡觉,饮食  相似文献   
2.
田洋  徐丽  湛东维  崔微  黄林  冯荣建  余茜   《四川医学》2023,44(6):604-60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肠道菌群(GM)与健康成人差异,探讨GM与PSCI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方法 招募19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A组),19例PSCI患者为卒中组。卒中组在康复前定义为B组,康复4周后定义为C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PSCI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PacBio全长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GM成分。QIIME2计算alpha和beta多样性。LEfSe分析寻找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GM。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GM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alpha和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的Lactobacillaceae和Lactobacillus比A组显著增多,B组的Ruminococcus比C组显著增多。Peptostreptococcaceae和Romboutsia与MoCA呈负相关。结论 PSCI患者的Lactobacillus比健康成人显著增多。Ruminococcus和Peptostreptococcaceae可能与PSCI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家长参与的康复训练对功能性障碍患儿构音清晰度的疗效,为临床综合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科治疗的67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家长参与组33例和常规组3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构音训练,家长参与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家长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每周1次家长培训和每日微信打卡作业,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构音清晰度评估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构音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22.38、25.50,P<0.01),且家长参与组治疗后构音清晰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P<0.01);家长参与组每周平均家中练习天数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t=16.08、χ2=19.90 ,P<0.01)。 结论 结合家长参与的康复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恢复治疗十分棘手。音乐治疗是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个体之间、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之间、不同的音乐作品之间,音乐刺激的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默认网络是维持意识的最主要网络之一,还有其他网络参与。音乐治疗影响的脑区存在于多个网络中,包括听觉、认知、情感等网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3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和踏车训练组(65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增加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踏车训练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功功能评分[上肢:(32.44±7.81)分比(38.26±8.72)分,下肢:(18.33±5.18)分比(22.78±4.93)分]及ADL评分[(52.26±7.63)分比(59.72±8.84)分]提高更显著(P均=0.001);生活质量评分除了疼痛(BP)和功能(PF)两个维度外(P均>0.05),其他维度均表现为踏车训练组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能显著提高早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更快地促进其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合成毒品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在广州某医院住院且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41例合成毒品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符合ICD-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结果:各类合成毒品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接受MECT治疗的痊愈率为43.9%,显效率为53.7%,有效率为2.4%;甲基苯丙胺组、氯胺酮组、多种药物滥用组均有效。MECT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合成毒品所致的精神障碍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外高桥社区中老年人群体适能及衰弱现状,并分析二者关联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提供参考,以促进衰弱的早发现、早预防。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连续纳入上海市某社区278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含中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血压、血糖等。体适能指标由研究团队成员现场测评所得。采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状况。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及多重对应分析法识别老年人体适能指标与衰弱的关联性。结果12.23%的中老年人处于衰弱期、52.16%的中老年人处于衰弱前期、35.61%的中老年人处于无衰弱状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 go test, TUG)、握力测试、抓背测试等体适能指标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及TUG测试为衰弱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 OR)分别为2.44和1.27;握力测试(OR=0.94)、抓背测试(OR=0.97)及30s坐起测试(OR=0.93)为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调查区内中老年人群衰弱前期的患病率较高,部分体适能指标与衰弱有显著关联。临床中可依据中老年人群体适能水平,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在开展多结构运动训练中,需更侧重于中老年人群上肢肌肉力量、上肢柔韧性、移动敏捷性及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核心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躯干训练组和联合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躯干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入躯干控制训练,联合治疗组在躯干控制训练的同时辅以肌内效贴。治疗前后使用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对患者躯干功能进行评估,次要结局指标的平衡、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Rivermead指数(MRMI)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3组TIS、BBS、MRMI、MBI评分均提高(P<0.01)。3组间比较,躯干训练组和联合治疗组所有结局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又优于躯干训练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躯干控制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及平衡功能,联合使用肌内效贴可增加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