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SSc)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 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SS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免疫抑制剂的32例SSc患者(SSc组)和 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及比例,比较SSc组与H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Sc其他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SSc组中T、CD4+T、CD8+T、B、NK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 (P<0.05), 同时,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04); 此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中65%以上外周血存在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其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升高(P=0.024), 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P<0.001,P=0.018); 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P=0.022);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19); NK细胞数量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发生指尖溃疡的风险明显增高(P=0.033),而体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水平明显降低(P=0.049)。相关性分析可见,红细胞沉降率与总T淋巴细胞(r=-0.455,P=0.009)、CD4+T淋巴细胞(r=-0.416,P=0.018)、CD8+T淋巴细胞(r=-0.430,P=0.014)、B细胞(r=-0.366,P=0.039)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CD8+T、B及N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指尖溃疡的发生有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SSc中应定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2.
Degos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egos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临别诊断。方法 报告具有特殊病症的皮肤病变伴小肠穿孔、溃疡病1例,分析其病变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除皮肤、皮下组织典型的楔形坏死外,病变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肿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管周围有多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Degos病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在临床上,对于皮肤病合并系统损害的病人,应考虑到Degos病。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检测pSS患者粪便中菌群种类及分布情况, 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代谢特征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在pSS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1例pSS患者以及以及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1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C)的粪便样本, 进行16s rDNA扩增子分析。采用R软件4.0.3进行统计学分析。Wilcoxon检验及相似性分析(ANOSIM)比较2组间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菌群分析。同时通过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pS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ESR、CRP、唾液基础流率和刺激后流率等临床指标与特征菌群的关系。结果与HC相比, pSS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ACE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受损, 整体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SIM, r=0.09, P=0.001)。在门水平上, pSS患者厚壁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减少, 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  相似文献   
64.
目的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间质肺疾病(ILD)的影响因素, 构建早期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71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52个变量,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LD分为单纯RA组和RA-ILD组。数据预处理后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算子(LASSO)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将筛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并利用其分析结果构建RA并发ILD的早期诊断列线图(Nomograms)模型, 同时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模型内部评价及验证组数据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712例研究对象, 其中建模组498例, 验证组21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 2组在男性、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醋酸泼尼松、白细胞计数(WBC)、ESR、CRP、IL-2、IL-10、IL-17、TNF-α、INF-γ、AFA家族、抗核周因子抗体(APF)、血清白蛋白等18个特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与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难治性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激素组27例分别给予MP250~500mg/d,静脉冲击治疗,连用3d,其余4d停用激素,每周重复1次,治疗3次,同时继续给予NSAIDs和DMARDs,MP治疗结束后用小剂量醋酸泼尼松20mg/d维持,6周后开始减量,20周后撤除激素。生物制剂类克组21例患者分别在第0、2周每周静脉输注1次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0.2g,同时继续给予NSAIDs和DMARDs。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后进行评估。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20(ASAS2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40的患者比例。结果激素组和类克组治疗后其他各项疗效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SAS2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1.48%(22例)和80.95%(17例)(p〉0.05)。达到ASAS4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26%(16例)和66.67%(14例)(p〉0.05)。治疗期间激素组9例(33.33%)类克组5例(23.8%)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暂时性的,均给予对症治疗或治疗结束后好转。结论短期大剂量的MP和生物制剂治疗均可作为快速改善AS症状体征炎性指标及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的药物,且激素可以弥补生物制剂用药的禁忌及价格昂贵等问题,作为一种价格相对廉价的药物,但能否真正控制病情进展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MTX)周期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所纳入的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MTX组、单用CTX组及MTX联合CTX治疗组。在基线和24周时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ACR20为主要疗效指标,ACR50、ACR70、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疗效指标、DAS28评分、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健康评估问卷(HAQ)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MTX+CTX组达ACR20改善的患者比例(81%)高于MTX组(56%)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4周时MTX+CTX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CTX组(P<0.05),与MTX组之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MTX+CTX组达到EULAR有效的患者比例(77%)高于MTX组(48%)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AS28分数均较基线下降(P<0.05),24周时MTX+CTX组DAS28分数低于MTX组和CTX组(P<0.05)。24周时MTX+CTX组在压痛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ESR的改善程度高于MTX组(P<0.05),在压痛关节数/指数、肿胀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ESR的改善程度高于CTX组(P<0.05)。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及单用C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单用MTX及单用C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的滑膜炎、肌腱腱鞘炎、关节积液、骨侵蚀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病因未明,多对称性累及多个关节,尤其是手足小关节,其次为腕、肘、肩、踝、膝、髋及脊椎等关节。病变反复发作,终致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在骨关节诊断领域广泛应用,其对RA诊断成为研究热点,且一致认为MRI的诊断价值远远超越了X  相似文献   
6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年龄特征对CT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78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检查疑诊AS,并且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资料完整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参照X线及CT片对其进行了分级和征象统计,并以<40岁(第1组513例)和≥40岁(第2组267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级及CT表现差异的比较。结果 本组X线诊断为0-Ⅳ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组中,CT结果与之符合的比率分别为44%、35%、49%、71%和77%。根据CT所示可以分别将56%、29%、33%X线平片诊断正常及Ⅰ、Ⅱ级病变的病例提高1-2个诊断级别。第1组0-Ⅰ组所占比率明显高于第2组,而Ⅱ组比率则远低于第2组。第1组骨性关节面硬化、模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 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与平片的区别在于细微征象的显示率高,对较早期的病变可以提高诊断等级,同时也有利于治疗析观察。本研究的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在对骶髂关节的CT片进行分析时亦应将年龄因素导致的退行性表现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初步分析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例初治老年AML(M2a 4例,其中1例由MDS转化而来;M4a 2例;M5a 5例;M6 1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P-gp、MRP、LRP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gp、MRP、LRP的表达率分别为58.33 %、8.33 %、50 %;P-gp(+)、MRP(+)0,P-gp(+)、LRP(+)33.33 %,MRP(+)、LRP(+)0,P-gp(+)、MRP(+)、LRP(+)8.33 %,P-gp(-)、MRP(-)、LRP(-)33.33 %,其中P-gp、LRP单独和二者共表达频率较高。P-gp(+)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与2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P-gp(-)者(P=0.01),LRP(+)者的CR率与2年OS亦均低于LRP(-)者。结论 老年AML患者 P-gp、LRP单独及二者共表达频率均较高。P-gp、LRP过度表达是老年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