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目的评价长春新碱(VCR)联合低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两个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VCR+CTX组(VCR1mg,12-24h内予CTX200-400mg,每3周1次)及单用CTX组(600-800mg/3周),疗程24周,分别观察基线、12周、24周时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共41例患者完成试验。结果随访12周、24周与基线时相比及随访第24周与第12周相比,两组的SLEDAI、Cr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变化均无差异(P〉0.5);与基线值相比,随访第12周,VCR+CTX组较CTX组BUN显著下降、PLT显著升高(P〈0.05),随访第24周时,两组BUN均较基线、12周时显著下降(P〈0.05),但PLT变化不明显(P〉0.5)。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VCR联合低剂量CTX可以有效改善SLE患者的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肾功。两者联合安全性好,与CTX组相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3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侵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1]。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A和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近况,就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结合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水平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类风湿关节炎(RA)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符合多关节肿痛患者83例,男12例,女71例,行双手及双腕关节MRI扫描,均采用自旋回波(SE)、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抗CCP抗体的水平。结果初诊及随诊中病情进展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诊断标准可确诊的患者69例,其中抗CCP抗体阳性者51例,阳性率为74%。43例RA患者MRI显示滑膜炎,其中,滑膜炎组38例有骨髓水肿,29例有骨质破坏。结论 MRI扫描结合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方程,预测RA患者骨折的风险。方法设计专门的登记表,随机现场调查全国多中心9省市18个医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681例,收集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受累表现、治疗情况、骨折的发生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为:性别(X1)、RA家族史(X2)、病程(X3)、畸形关节数(X4)、SF-36评分(X5);RA患者骨折的回归方程建立:logit(P)=-0.838X1+0.789X2+0.219X3+0.041X4+0.017X5-4.217;RA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比较: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作比较,性别为0.185,RA家族史为0.139,病程为0.197,畸形关节数为0.162,可见病程对骨折发生的影响最大。结论 RA患者骨折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男性、病程长、畸形关节数多及RA家族史阳性是骨折的危险因素,通过回归方程能够预测RA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系统损害的情况。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2010年71例皮肌炎住院患者的首发表现、临床特征、重要脏器受累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1例DM患者,男性19例,女性5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0±18)岁,急性、亚急性、慢性发病患者分别为11例(16%)、31例(44%)、29例(41%),首发表现出现皮疹、肌无力、皮疹和肌无力同时发生、发热、关节肿/痛分别为41例(58%)、5例(7%)、7例(10%)、24例(34%)、20例(28%)。皮肤表现出现眶周紫红色水肿斑、Gottron征、V字征、披肩征分别为26例(37%)、22例(31%)、21例(30%)、13例(18%);53例(75%)四肢近端肌力减弱;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72%;肌电图检查68例,56例(82%)肌源性损害。肺间质病变、心脏损害、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分别为18例(25%)、30例(42%)、13例(18%)和8例(11%),发生肿瘤患者4例。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21.1%。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激素治疗,68例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治疗,好转65例(92%),恶化6例(9%),其中3例自动出院,死亡3例,死亡原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皮肌炎是系统性疾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警惕皮肌炎患者的系统损害及肿瘤的发生,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炎症活动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19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CD3/CD8/CD45/CD4及CD3/CD16 CD56/CD45/CD19四色荧光抗体(B.D)标记,分析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情况,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VAS)、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血清学抗体(AKA,APF,RF,CCP)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19+细胞和CD3-CD16+CD56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数的百分率分别为(12.09±3.47)%和(15.02±2.5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3-CD19+细胞和CD3-CD16+CD56+细胞与DAS28呈明显正相关(P<0.05);CD3-CD19+细胞数值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比较出现感染的患者其免疫功能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之间CD3-CD19+细胞数值,CD3-CD16+CD56+细胞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出现肺间质病变的患者其免疫功能与未发生肺间质病变的患者之间CD3-CD19+细胞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患者CD3-CD19-+细胞数值、CD3-CD16+CD56+细胞数值与未发生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比例失衡,CD3-CD19+细胞和CD3-CD16+CD56+细胞数量的异常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炎症活动及合并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B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NK)cells changes in pefipheral blood of rheumatoid arthritis(RA)patient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changes in RA patients and inflammation activities of disease.Methods All the RA patients selected into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disease activity group according to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The lymphocytes were marked by four-color fluorescent antibody of CD3/CD4/CD8/CD19 and CD16/CD3/CD19/CD56,and then detected lymphocyte by flow cytometry.We markered and detected the number of the T phenotype cells,B phenotype cells,NK phenotype cell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ymphocyte and diseases activity score,tenderness joint swelling of the joints number,morning stiffness time,doctors and patients to disease activity glogal assessment(VAS),red blood cell subsidence ratio,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ological antibody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D3-CD19+cell and the CD3-CD16+CD56+cell in peripheral iymphocytes was(12.09±3.47)%and(15.02±2.56)%respectively in RA group.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of the proportions of CD3-CD19+cells with DAS28-4 and a-ccp(P<0.05).Furthermore,CD3+CD19-and CD1-CD19+ cells still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with pSS and ILD and without(P<0.05).Conclusion There is an imbalance in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D3-CD19+cell and the CD3-CD16+CD56+cell in peripheral iymphocytes with RA.The abnormality of iymphocytes may be a coincidence in the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A.  相似文献   
138.
干燥综合征(si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丰要以外分泌腺T淋巴细胞浸润和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多克隆抗SSA及抗SSB抗体为特征.研究表明:淋巴细胞的周期失控、异常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过度表达是SS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1].临床证实,约2/3的SS患者会出现多系统受累的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早期使用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羟基氯喹(HCQ)、环磷酰胺(CTX)等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改善症状及预后囟.  相似文献   
139.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是一种主要侵犯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多系统受累。在系统受累中,有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病变并不常见,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更是少见。PSS以中老年女性发病较多.儿童中并不多见,且未见儿童PSS合并PAH的报道。本文报告本院一例PSS合并PAH患儿。  相似文献   
140.
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原型.本病病因不明,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改善病情药.因此,疗效估计对了解病情进展、评估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AS评估体系已经成为近十年来国际风湿病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