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8篇
  免费   4961篇
  国内免费   1601篇
耳鼻咽喉   569篇
儿科学   435篇
妇产科学   410篇
基础医学   2088篇
口腔科学   940篇
临床医学   8799篇
内科学   4630篇
皮肤病学   746篇
神经病学   1124篇
特种医学   1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41篇
综合类   14232篇
预防医学   3065篇
眼科学   662篇
药学   5296篇
  364篇
中国医学   2687篇
肿瘤学   2153篇
  2024年   1038篇
  2023年   3877篇
  2022年   2880篇
  2021年   3275篇
  2020年   2920篇
  2019年   3207篇
  2018年   2681篇
  2017年   1880篇
  2016年   1931篇
  2015年   1307篇
  2014年   2307篇
  2013年   2356篇
  2012年   2406篇
  2011年   2668篇
  2010年   2396篇
  2009年   2300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620篇
  2005年   1455篇
  2004年   1097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826篇
  2001年   748篇
  2000年   716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00篇
  1996年   402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62.
63.
64.
65.
66.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PBL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开展基础数据选择2016年9月—2018年7月进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学生64例,按照学生自身意愿以及学校安排将参与实验学生分为均数相同的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2例,其中对照组(n=3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n=32)则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整体的学习质量情况和教学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学生经过测试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分均对比对照组更高,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率评价更高,P<0.05.结论 重症医学科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对教学方法 进行改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67.
李也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31-131,134
目的:讨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60例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麻醉前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中有0例患者为3级,有4例患者为2级,有40例患者为1级,有36例患者为0级.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3级,有10例患者为2级,有38例患者为1级,有24例患者为0级.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为122.02±4.53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34.28±6.7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为71.43±2.16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为81.55±4.2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心率为83.28±1.32次/分钟,对照组的心率为88.81±3.54次/分钟,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苏醒期躁动,降低血压,减少心率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8.
69.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