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拥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是一门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时至今日,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的发展曲折漫长。回顾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30年来的体会,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应当做到遵循传统,尊重科学,发扬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Essen卒中风险评估(ESRS)体系可准确评估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风险。而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病因分型。本研究着眼于传统与改良的TOAST分型与ESRS的关系,从而间接了解非心源性IS的病因分型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①对连续纳入的非心源性IS患者行ESRS评估,将其分为低风险组(ESRS〈3分)和高风险组(ESRS≥3分);②改良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小动脉病变(SAD),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SOD)及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SUD)。比较不同ESRS分值组之间TOAST分型的构成。结果纳入的316例非心源性IS患者中低风险组93例(29.4%),高风险组223例(70.6%),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以下简称AT)161例(50.9%),SAD68例(21.5%),SOD22例(7%),SUD65(20.6%)。不同ESRS分值组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构成存在一定差异(P〈0.0001)。低风险组中AT较少(18/93VS161/316,P〈0.0001),SOD较多(18/93 vs 22/316,P=0.003),而高风险组中SOD相对少(4/225 vs 22/316,P=0.012)。高风险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并无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的趋势(P〉0.05),小血管病变的比例也不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①ESRS分值愈大则出现罕见病因IS的概率可能愈小,而尚不可认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IS的几率就愈大;②ESRS评分系统所包含的危险因素对于大小血管病变的影响可能是等同。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预后不良,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骨髓干细胞移植在DCM领域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DCM的有效性,初步探讨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0岁.因胸闷,气急、乏力伴晕厥1次于2008年8月25日入院.患者8月24只晚8时左右,突发胸闷、气急,伴四肢乏力,期商出现黑矇,随即意识丧失,尤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及口吐白沫,无外伤,持续约10 s后自行苏醒,无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但胸闷症状尤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研究肾上腺素能β2受体(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8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外周静脉血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抽提,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后,进行β2受体基因的测序.结果:发现β2受体基因有4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16 Arg/Gly、27 Gln/Glu、87 Leu A/G、178 ArgA/C.其中27Gln/Glu位点在正常对照组中全部表现为C/C基因型,而在心衰组中有7例表现为G/C基因型,没有发现G/G基因型,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它多态性位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衰密切相关,其中27 Gln/Glu杂合子可能为心衰的易感基因,并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0岁.因胸闷,气急、乏力伴晕厥1次于2008年8月25日入院.患者8月24只晚8时左右,突发胸闷、气急,伴四肢乏力,期商出现黑矇,随即意识丧失,尤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及口吐白沫,无外伤,持续约10 s后自行苏醒,无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但胸闷症状尤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药物球囊 药物球囊,就是携带着与药物支架相似药物的球囊.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药物球囊与药物支架相似的是,医生都要先对狭窄和堵塞的血管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大家说的“疏通血管”.不同的是,药物支架最后将留存在人体血管内起支撑作用,而药物球囊在和病变血管贴合约60秒,待所携带的药物与血管充分作用后,就撤出体外,不在人体内留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心肌梗死(MI)后弹性模量与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相关变化。方法 分别于小鼠MI后1小时、24小时、7天、14天和28天,行心脏功能和左心室腔内压力检测;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梗死心肌弹性模量;梗死心脏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Mallary纤维染色。结果 (1)梗死后心肌弹性模量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时间依赖性变化。(2)组织病理染色显示,心脏结构与心肌弹性的变化在时间上呈对应关系。(3)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和左心室腔内压力的改变表现出与上述理化参数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小鼠心肌梗死后弹性模量、心肌结构和功能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相关变化且相互之间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因免疫系统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多进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具有高出血风险。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患者需要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与ITP的治疗相矛盾。本文报道1例ITP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PCI术的老年男性,因血小板数量低下、出血风险高而未行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导致ACS数次发作,于原冠脉支架内形成血栓,病程中数次行PCI术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和激素治疗剂量,以期为这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容量状态及其他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kidney function,RKF)下降的影响。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自2010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并且规律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除有腹膜炎病史、临床资料不全、中途由外院转入的患者。以患者开始规律PD第3个月的估算 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作为基础值,记录腹膜透析患者在≤36个月间内所有基本临床特征、透析相关变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在开始PD 24个月内的eGFR下降为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和Cox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PD患者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96名患者,基线eGFR为(4.20±3.00) mL·min-1·1.73 m-2,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时间平均后的终末段脑钠肽前体(NT-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为共同影响PD患者RKF下降的危险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ormalized protein catabolic rate,nPC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时间平均后的BNP为影响PD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共同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平均后的BNP为影响PD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容量过剩与新开始PD患者RKF下降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