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背景: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一种未分化的无限增殖细胞系。而鸡胚胎干细胞则是从X期鸡胚的胚盘分离而来。目的:优化鸡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和离体培养体系。方法:采用滤纸纸环-发环的方法从X期鸡胚分离胚盘细胞,并采用STO细胞作为饲养层和大鼠肝细胞(BRL)条件培养基(CM)+细胞因子作为离体培养体系对分离的胚盘细胞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滤纸纸环-发环法获得的完整胚盘率为75%~85%,克隆形成率约为50%。BRL-CM+饲养层培养体系,鸡胚胎干细胞可传至7代,而BRL-CM+饲养层+细胞因子培养体系,鸡胚胎干细胞可传至25代。分离到的鸡胚胎干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染色鉴定,表明鸡胚胎干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提示,实验不仅优化了鸡胚胎的分离方法,获得完整且杂质少的胚盘,而且进一步优化了鸡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抗HBV preS1嵌合抗体4D11并分析其活性。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分泌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鼠源单克隆抗体4D11的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抗体基因的重链可变区(VH)、轻链可变区(Vκ)序列,并分别克隆到含有Υ1重链和κ轻链恒定区序列的pcDNA3.1-AH和pcDNA3.1-Ak质粒中,共转染人胚肾细胞变种(293 F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竞争ELISA、阳性血清阻断及血清中preS1的检测实验来分析其活性。结果轻重链基因在细胞内正确组装成嵌合抗体分子并分泌至细胞外,具有结合活性。嵌合抗体可以很好的与病毒preS1结合,对阳性血清的检测效果与鼠单抗一致。结论成功的利用293 FT细胞表达了4D11嵌合抗体,抗体保留了原鼠单抗的特异性和活性,为探讨乙肝抗体的治疗提供了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Omega-1(Gsto 1)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表达和孕酮的调节。方法105只CD1小鼠,分为正常妊娠模型和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正常妊娠模型中,收集妊娠第1~第5天子宫,采用Real-time PCR、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ting 3种方法检测Gsto1的表达变化;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均采用卵巢切除2周后的小鼠,又分为雌孕激素处理组、孕酮处理不同时间组和孕酮受体拮抗剂Ru486处理组,所有组中的对照均用芝麻油处理。雌孕激素处理组中,收集芝麻油、雌激素、孕酮、雌激素加孕酮分别处理12h后的子宫;孕酮处理不同时间组中,收集芝麻油和孕酮分别处理1、3、12、24 h后的子宫;Ru486处理组中,收集芝麻油、Ru486、孕酮、Ru486加孕酮分别处理12 h后的子宫。类固醇激素处理模型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两种方法检测Gsto1的表达变化。结果 Gsto1主要在妊娠第1~4天的子宫腔上皮及腺上皮中表达,其中,妊娠第1~3天表达量较高,第4天表达量较低,第5天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均不表达。孕酮诱导Gsto1的表达,雌激素不能诱导Gsto1的表达,并能抑制孕酮对Gsto1的诱导。Ru486降低孕酮对Gsto1的诱导,孕酮处理1、3、12 h均促进Gsto1的表达,但作用24 h后,抑制Gsto1的表达。结论 Gsto1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腔上皮及腺上皮中表达,雌激素能够拮抗孕酮对Gsto1的诱导,孕酮可以通过孕酮受体调节Gsto1的表达,并且具有短时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
珍稀中草药金线莲的RAPD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为了鉴别金线莲的品种,探索同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同种植物不同产地的遗传变异,并制定正品金线莲的DNA指纹图谱,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兰科开唇兰属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台湾开唇兰A.formosanus Hay.进行了鉴定,结果选择的7个引物对3个品种共扩增出98个位点,其中3个引物为高特异性引物。结论 RAPD技术不仅能鉴别种间差异,而且能揭示同种不同产地植物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海藻真菌 Aspergillus sp. AF044 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色谱层析柱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并通过波谱解析(一维、二维的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6-hydroxy-5-methoxy- 3-methyl-3, 6-dihydro-2H-pyran-4-carboxylic acid (1), 8, 9-dihydroxy-8, 9-deoxyaspyrone(2) and penicillic acid(3)。结论:化合物 1和 2 是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 3 在多种真菌菌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星形孢菌素诱导TR3由细胞核向线粒体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 YY  Wu Q 《癌症》2004,23(12):1593-1598
背景和目的: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是一种非特异性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够诱导多种类型细胞凋亡。孤生受体(orphan receptor)TR3是一种立早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产物,属于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当细胞受到凋亡因子刺激时,TR3表达并从细胞核转运至线粒体,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STS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及其与TR3转运的相关性。方法:荧光显微术观察经STS处理3h和24h后BGC-823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blot对STS处理后BGC-823细胞中TR3蛋白和细胞色素c蛋白进行定位;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STS处理BGC-823细胞3h和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从对照组的4.0%和4.7%提高到15.7%和39.4%;STS处理24h后,细胞出现核膜消失、染色体聚集成发亮的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BGC-823细胞中TR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TS处理3h后TR3蛋白由细胞核转运至线粒体上,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伴随着细胞色素c释放至胞浆。结论:孤生受体TR3参与STS诱导的细胞凋亡事件。在STS诱导下,TR3从细胞核移位至线粒体膜,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的释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7.
Lipocalin 11蛋白是新发现的一个lipocalin分泌型蛋白家族成员,与男性生殖密切相关。大鼠lipocalin 11(rLcn11)蛋白中4个半胱氨酸往往不能正确配对,为重组蛋白样品的制备带来困难。该研究通过序列比对和同源模建的方法获得rLcn11蛋白非保守半胱氨酸的位点,构建了rLcn11蛋白野生型与C59A/C156A突变体的表达系统和纯化方法。通过分子筛和圆二色谱分析rLcn11蛋白的聚集形态和结构特征,并用荧光滴定的方法研究了rLcn11蛋白与荧光探针ANS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1)rLcn11蛋白非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的突变有利于减少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提高重组蛋白的产量;(2)rLcn11 C59A/C156A突变体的空间结构良好并能结合疏水性配体;(3)rLcn11蛋白Cys59、Cys156双点突变不显著地改变rLcn11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与配体的结合能力。该工作为rLcn11蛋白的空间结构解析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背景: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一种未分化的无限增殖细胞系。而鸡胚胎干细胞则是从X期鸡胚的胚盘分离而来。 目的:优化鸡胚胎干细胞分离方法和离体培养体系。 方法:采用滤纸纸环-发环的方法从X期鸡胚分离胚盘细胞,并采用STO细胞作为饲养层和大鼠肝细胞(BRL)条件培养基(CM)+细胞因子作为离体培养体系对分离的胚盘细胞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滤纸纸环-发环法获得的完整胚盘率为75%~85%,克隆形成率约为50%。BRL-CM+饲养层培养体系,鸡胚胎干细胞可传至7代,而BRL-CM+饲养层+细胞因子培养体系,鸡胚胎干细胞可传至25代。分离到的鸡胚胎干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染色鉴定,表明鸡胚胎干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提示,实验不仅优化了鸡胚胎的分离方法,获得完整且杂质少的胚盘,而且进一步优化了鸡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改进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并在CMV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中进行验证。方法提取pEGFP-C3质粒重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 DNA,亚硫酸氢钠化学修饰,针对修饰后质粒基因CMV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结合梯度降落PCR扩增,T-A载体克隆、测序,目标区域甲基化定量。结果 pEGFP-C3质粒基因约600bp的CMV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以精确定量,检测结果与标准品一致,重复测量结果稳定。结论改进后亚硫酸氢钠测序法能明显减少非特异性扩增,提高PCR效率,更适于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设计合成(E)-N′-芳基亚甲基-4-(4-苯基嘧啶-2-基氨基)苯甲酰肼衍生物,并对其抗HIV-1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4-氨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5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检测了合成化合物对于HIV-1转录抑制活性。结果 目标化合物对于HIV-1的转录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p活性最优,在2 μmol·L-1浓度下HIV-1转录抑制率为(73±0.05)%,在20 μmol·L-1浓度下HIV-1转录活性为(90±0.01)%。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合物7p以浓度依赖性在NH1和NH2细胞中抑制HIV-1的转录活性以及下调RNA聚合酶Ⅱ CTD二号位丝氨酸磷酸化。最后,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7p与CDK9有很强的结合作用。结论 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HIV-1的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