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沈琪琦  徐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4):388-391,I0002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急性肺损伤组(LPS组)、丹参酮IIA磺酸钠干预组(STS组),LPS组和STS组通过股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STS组在注射LPS前30 min静脉给药10mg/kg,NS组和LPS组给予等量NS。分别在6 h、12 h、24 h三个时间点活杀大鼠,检测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重比(W/D)、HE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各时相点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与LPS组相比,STS组急性肺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PaO2显著改善(P<0.05),肺W/D比值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肺组织损伤减轻。STS组血浆TNF-α、IL-6浓度较LPS组相应时相点显著下降,而IL-10浓度明显升高,高峰提前(P<0.05)。结论丹参酮对AL I大鼠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TNF-α、IL-6的释放,增加IL-10的释放,使促炎-抗炎平衡,减轻肺部及全身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前瞻性研究全髋置换术后行早期家庭强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名患者。术后12周内观察组进行弹力绳抗阻力家庭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术前、术后3月评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外展肌肌力。结果: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因强化康复致膝、髋疼痛,退出研究。术后3月观察组和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外展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家庭强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优于传统的常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对9例颅底脊索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例单纯放疗,6例术后放疗,放疗剂量65~70 cGy/次,32~35 F,61 Gg/2~7周。结果对病例全部随访,至少4年,最长9年,有效率为77.8%(7/9),复发率44.4%(4/9),3年生存率77.8%(7/9),5年生存率55.6%(5/9)。近、远期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手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颅底脊索瘤均有效,术后放疗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以促进椎间盘组织合成细胞外基质。目的:观察椎间盘退变兔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髓核抽吸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对照组暴露相应椎间隙后不进行任何干预。建模成功后,连续核磁共振观察椎间盘变化,12周后生化分析椎间盘中蛋白多糖含量,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Ⅱ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建模后2周,核磁共振发现模型兔椎间盘开始退变,出现椎间隙狭窄,T2像上椎间盘信号强度减弱。建模后12周,模型兔椎间隙高度、T2信号强度、蛋白多糖含量、Ⅱ型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实验采用髓核抽吸法成功建立了退变椎间盘兔模型,其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三重组合口腔护理(冲洗器冲洗+口腔含漱+传统擦拭)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口腔颌面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冲洗器冲洗+口腔含漱+传统擦拭护理,对照组采用冲洗器冲洗+传统擦拭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舒适度及舌苔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程度、口腔舒适度、舌苔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三重组合口腔护理能有效防治舌苔增厚,提高口腔清洁度与舒适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分析癌变白斑和稳定白斑病损组织中miRNA表达谱的异常,以期发现可准确评估此类病损癌变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使用Taq Man低密度miRNA芯片对稳定白斑和癌变白斑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结果同稳定白斑相比较,癌变白斑中miRNAs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个miRNAs的表达下调(miR-99a-5p、miR-99b-5p、miR-144、miR-100-5p、miR-125-5p、miR-181b、miR-181a、miR-521-3p、miR-339-5p、miR-15a-5p、miR-150-5p、let-7a-5p、miR-9),12个miRNAs的表达上调(miR-10b-5p、miR-708、miR-30e-3p、miR-30a-3p、miR-21、miR-335-5p、miR-144、miR-25-3p、miR-19a-3p、miR-660-5p、miR-140-5p、miR-590-5p)。结论 miRNA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稳定白斑和癌变白斑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单眼皮变双眼皮,一个手术就可以实现,对于双眼皮手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同时我也知道,许多人也对它心存疑虑.因此关于双眼皮手术,您是否也在担心这些? 双眼皮手术安全吗? 毫无疑问,对安全的考虑肯定是首位的.总的来说,只要您选择正规机构、专业医生,安全基本就可以保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Rely XTM Veneer试色糊剂的遮色性.方法:100颗变色的上前牙,其中50颗全瓷冠修复、50颗全瓷贴面修复(均为Ips-empress Ⅱ系统制作).粘接前用试色糊剂[A1、A3、Transluent(Trt)、White opaque(WOT)和B0.5 opaque(B0.5)]代替粘接剂对基牙进行遮色,遮色后用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测定修复体的L*、a*、b*值,并记录测点的瓷层厚度.数据采用SAS6.12软件处理,根据公式色AE=[(△L*)2 (△a*)2 (△b*)2]1/2、L=L*、C=[(a*)2 (b*)2]1/2、H=arctan(b*/a2)计算并分析每种糊剂试色后的△E、L、C和H.,单因素方差分析全冠和贴面组的△E、L、C和H.结果:全瓷冠采用5种试色糊剂遮色后,WOT组的色差最大,与A1、A3、Trt、B0.5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瓷贴面采用5种试色糊剂遮色后,WOT组的色差最大,B0.5组次之,WOT组和与A1、A3、Trt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贴面组与全冠组的色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OT糊剂的遮色性最强,B0.5糊剂次之,其余3种糊剂的遮色性较为接近;瓷层厚度影响粘接剂的遮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成年人咀嚼肌表面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加以分析,研究下颌在6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咀嚼肌肌电信号的可重复性,并取得正常参考值。方法:30名22-44岁受试者进行咀嚼肌表面电极肌电图检查,记录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和扣齿运动时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每个受试者在3个不同时段各测试一次。结果:3次测试的咀嚼肌峰值电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姿势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0.1,左侧为0-0.13,右侧颞肌前束为0-0.67,左侧颞肌前束为0-0.1,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0.13,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0.1;牙尖交错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33-2.53,左侧为0.47-2.5,右侧颞肌前束为0.23-2.23,左侧颞肌前束为0.2-3.67,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13-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0.87;扣齿运动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5-2.5,左侧为0.73-2.3,右侧颞肌前束为0.4-3.47,左侧颞肌前束为0.3-3.63,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2-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3-0.97。结论:表面电极采集的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0.
髁突特异性吸收是一种发生在髁突的、罕见的骨吸收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支高度减低、下颌位置后移所引起的前牙开牙合、后牙早接触、Ⅱ类错[牙合]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进展,现对此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