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岳蕴瑶  张婷  蒋芳 《职业与健康》2014,(11):1518-1520
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根据GB/T 5009.15-2003的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镉,依据JJF 1059-1999要求,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实验测定大米中镉含量为(175±12)μg/kg,在标准物质证书给定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为(180±20)μg/kg的范围内。结论该实验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绵阳市高校大学生干预前后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该市开展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效果,为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按照在校大学生1%的比例抽取绵阳市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035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填方式开展相同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3.9%~92.7%提高到了92.9%~96.3%(均P〈0.01);在对待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态度方面,选择尽量回避交往和表面上和他保持交往但心里很排斥他的学生,由干预前的10%减少到3%(P〈0.01);在对待同HBV携带者共同进餐的大学生中,选择不介意,和他共同进餐不会被感染HBV的由干预前的38.1%上升到干预后81.0%(P〈0.01)。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广泛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随着大学生对肝炎防治知识的掌握,对HBV携带者的排斥和歧视在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绵阳市2009--2012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2年绵阳市所有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人口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绵阳市2009--2012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3.29/100万,病例人群分布主要是8月龄以下及15岁以上人群,发病时间集中在2—5月。该市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较低,但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均超过监测方案规定标准。结论绵阳市2—14岁人群麻疹防控工作开展较扎实,人群发病率低,但部分地区免疫规划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绵阳两重灾区县各医疗机构灾后重建放射场所防护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已完成灾后重建并投入正常运营的两县各医疗机构放射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调查共包括39个灾后重建放射机房,面积合格率为92.3%;监测点防护合格率为99.1%~100%;无控制室防护门的机房占48.7%;警示灯正常使用率71.8%;放射人员持证率77.6%。防护用品使用率仅为20.5%。结论两县灾后重建放射场所防护效果较好,但机房设计不尽合理,警示灯、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较差,今后需完善放射场所防护设计、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提高防护用品使用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安县镇乡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评价宣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县5个乡镇11个学校的在校学生共555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满分为5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问卷总平均分为3.78分,其中,男生平均分为3.85分,女生为3.72分,男女生平均分无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平均分为3.93分,初一学生平均分为3.44分,初二学生为4.14,初二学生平均分与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初一学生。学生对结核病基本知识和求医行为的知晓率比较高,在80%以上,但对结核病免费政策知晓率较低,仅为43.06%。结论安县镇乡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不高,宣传和健康教育应由镇乡进一步深入村社;宣传内容不仅包括基本知识和求医行为,还应重视国家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绵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型别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订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的绵阳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送检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法进行EV71、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2009年检测标本159例,阳性标本90例,阳性率56.60%,病原优势株为EV71型,占95.56%;2010年检测标本198例,阳性标本110例,阳性率55.56%,病原优势株为CoxA16型,占87.27%;2011年检测标本241例,阳性标本138例,阳性率57.26%,病原优势株为EV71型,占92.75%。流行病学监测结果:2009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22例,发病率26.82/10万;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348例,发病率44.19/10万;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63例,发病率62.20/10万。发病时间高峰在4~6月;发病年龄集中在1~3岁组,占75.69%;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86∶1;发病的场所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绵阳市手足口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的流行株以EV71和CoxA16为主,呈交替流行态势。因此,继续加强手足口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和病例及病原学监测工作对于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所采用的预防控制措施,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及时性以及伤人动物的类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绵阳市9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共接诊狂犬病暴露人群4531例,男女性别比为1.14:1;0~岁组和40~岁组被咬伤人数最多,分别占犬伤总人数的23.31%和15.12%;伤后24h内就诊者达92.45%;Ⅱ级暴露者和伤及四肢者最多,分别占53.59%和87.46%;犬伤人占大部分,为93%;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45.35%。结论预防狂犬病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同时,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法:对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通过建立政府组织领导,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门诊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规范审核准入程序,严把体检治疗关;建立转介机制,增加门诊治疗人数;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对受治者开展综合服务等措施,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维持治疗病人年保持率达78.50%,有效的控制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恢复了受治者的家庭和社会功能,提高了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学术水平,荣获"2007~2008年度全国优秀门诊"和"2009年四川省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落实质量奖"。结论:绵阳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受治者的后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9.
摘要: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疫情及知识知晓和性行为现状,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2 - 6月,以绵阳城区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和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对象招募和自填式行为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监测436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8.4%(429/436),近1年做过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并知晓结果75.0%(327/436),近1年干预服务覆盖率92.0%(401/436)。HIV确证阳性率8.3%(36/436),梅毒现症感染率7.6%(33/436)。多因素分析结果: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366,95%CI:0.146~0.918)、接受干预服务覆盖(OR=0.154,95%CI:0.056~0.427)是HIV感染保护因素,近6月无保护性男性肛交是危险因素(OR=2.924, 95%CI:1.211~7.092)(P值均<0.05)。结论 该市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干预服务覆盖及安全套使用率较高,HIV疫情相对低水平,但有所回升。应及时分析、解决存在不足,促进防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与直肠受照剂量、体积以及受照时间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IMRT照射的51例宫颈癌病例,根据RTOG/EORTC毒性分级标准分为1~4级。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标准计划下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组的患者直肠受照剂量体积。分析直肠DmaxDmeanD1 cm3D2 cm3D40V40和出现症状时直肠受照剂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放疗后(23.06±12.01)d。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相比,放射性直肠炎2级组的直肠Dmax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8,P<0.05);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相比,放射性直肠炎1级、2级组的直肠D1 cm3D2 cm3值均低于放射性直肠炎3~4级组(F=4.893、4.406,P<0.05),而直肠D40V40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IMRT放疗20 d左右较易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且较多发生轻度到中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低。在宫颈癌IMRT放疗时,尽量减小直肠DmaxD1 cm3D2 cm3的值,对降低重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