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
目的:加强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集成化的应用开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浪费。方法:采用光盘镜像技术及XML作数据交换格式,用Web Services技术设计出以数据交换为平台的体系结构。结果:通过优化整合军队医院文献信息资源,建成了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核心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体系结构。结论:该系统的设计,对于加强军队医院各系统之间信息沟通、使得各类信息有效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本文回顾总结军区医院疗养院十年来的建设成绩和问题,分析建设发展形势,提出到2020年医院建设目标任务,探讨加快军区医院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3.
背景:组织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是肺纤维化破坏与组织收缩研究的理想模型,特别是在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几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胰岛素以及渗出的血浆成分可能在纤维化的损伤修复和组织重塑中起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肺成纤维细胞在血清和血清蛋白、胰岛素和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转移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细胞外胶原基质收缩和细胞凋亡,探讨肺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因子、胰岛素、血清及血清蛋白对肺组织重塑和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呼吸内科。材料:实验于2005-08/2006-01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呼吸内科实验室完成。人胚肺成纤维细胞(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DMEM培养液和胎牛血清(GIBCO),胰岛素、转移生长因子(R&D),前列腺素E2(Sigma),Ⅰ型胶原提取自大鼠尾部肌腱。方法:为观察初始浓度对成纤维细胞收缩力的影响及细胞数量对胶原收缩的影响,提取大鼠尾部的胶原,与双蒸水、4×DMEM及成纤维细胞混合成胶原含量为0.75-1.5g/L的立体组织胶原,细胞浓度为0.2×10^7-4×10^7L^-1,置入含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37℃培养。每天测定胶原的面积,最后计算终面积与初始面积的比值。将0.01%-0.5%血清、0.1%的血清白蛋白和0.1%球蛋白分别加入到培养液中,观察胶原的收缩。加入10mg/L转移生长因子、10mg/L白细胞介素1、1mmol/L胰岛素和0.1μmol/L前列腺素E2,观察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介导胶原收缩的影响,对胶原中DNA含量进行测定及细胞存活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细胞因子或血清成分对肺成纤维细胞介导胶原收缩的影响,胶原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对胶原收缩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胶原对胶原收缩和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①胶原的收缩有细胞依赖性,细胞浓度越高则胶原收缩越强烈。②血清和白蛋白的加入引起了剧烈的胶原收缩。③转化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增强胶原的收缩,前列腺素E和白细胞介素1抑制胶原的收缩。④胶原的初始浓度越低,胶原收缩的速度越快越强烈,胶原终面积就越小,其中的成纤维细胞凋亡就越多。结论:肺成纤维细胞介导的胶原收缩可被白细胞介素1和前列腺素E抑制,胰岛素和转化生长因子则促进了胶原收缩。血清及血清成分在受损肺组织的渗出可以导致肺组织胶原的稀释与强烈收缩,而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增加,肺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成为无细胞胶原成分。  相似文献   
84.
当前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规范,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逐渐普及,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对此,包括Impella、TendemHeart和ECMO在内的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可通过提供较之IABP更强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而有望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尽管现有临床证据较少,仍不足以充分证明应用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救治的临床获益,同时应用后血管和全身并发症不容忽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经验的日益增加,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有望成为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低压缺氧Wistar大鼠的胃窦组织、Cajal间质细胞及小肠推进率,探讨低压缺氧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和生白术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兰州海拔,1 430m,A组),模型组(3 500m海拔,B1组;5 000m海拔,B2组)、马来酸曲美布汀干预组(3 500m海拔,C1组;5 000m海拔,C2组)、生白术干预组(3 500m海拔,D1组;5 000m海拔,D2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其余6组依据不同海拔高度利用低压氧舱造模3d,其中C、D组每日分别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和生白术灌胃。3d后各组大鼠均给予2ml墨汁灌胃,30min后处死,测算墨汁的小肠推进率,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窦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的阳性面积。[结果]与A组比较,B1组小肠推进率及胃窦ICC阳性面积减少,组织黏膜表层见坏死和脱落、腺体组织减少伴水肿、炎性细胞浸润;B2组小肠推进率及ICC阳性面积增加,黏膜组织坏死脱落加重、腺体组织减少和水肿加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0.05)。C1组ICC阳性面积及小肠推进率升高,但P>0.05,C2组ICC阳性面积及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C1和C2组织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但组织黏膜坏死和脱落变化不明显。D1组ICC阳性面积和小肠推进率升高,D2组ICC阳性面积和小肠推进率减少,D1和D2组织黏膜坏死脱落和炎性细胞浸润都明显减轻(P<0.05)。[结论]低压缺氧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与高原环境对胃窦组织黏膜损伤及ICC阳性面积变化有关,生白术可有效干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修复损伤的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86.
组蛋白密码由组蛋白中被修饰氨基酸的种类、位置和修饰类型构成。目前研究发现组蛋白密码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密切相关。GBM细胞中各种效应蛋白与组蛋白修饰后相应靶位点的结合效应控制着染色质的状态,进一步影响GBM细胞DNA 复制及基因表达调控等表观遗传现象。GBM组蛋白密码信息存在于包括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翻译修饰过程中。组蛋白密码与GBM关系的研究为GBM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更多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设计并构建胃癌数据库系统。方法:采用Microsoft SQL Se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数据库。利用VB进行编程,完成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结果:完成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相应的自定义查询工具的设计和构建。数据库功能模块包括录入、查询、系统管理、输出、用户和帮助。结论:胃癌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独立、清晰和升级快等优点,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完整准确的原始数据记录,可投入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物联网时代的医疗监管模式。方法:采取物联网主流的RFID技术,结合目前医院的HIS,探讨医疗监管新模式。结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各个节点的流转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结论:在医疗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患者身份识别及定位、诊疗信息查询以及危急预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防止信息错误,确保医疗过程对应患者的唯一性,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00%,对照组9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64,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100.00%,对照组9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6,P<0.05)。结论对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行为,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在人工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下,探讨建立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的条件。方法 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低氧24 h组、低氧48 h组、低氧72 h组、低氧7 d组,测定大鼠肺组织含水量,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及病理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24、48、72 h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依次为(81.58±0.86)%、(82.13±0.57)%、(82.21±0.88)%,高于正常对照组(78.72±0.52)%,肺组织中IL-6依次为(329.30±133.58)、(323.92±127.42)、(506.29±197.19)pg/mL,TNF-α依次(221.08±20.26)、(208.05±20.33)、(244.63±51.53)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IL-6(187.26±69.49)pg/mL,TNF-α为(91.81±22.24)pg/mL。低氧7d组肺组织含水量(81.47±0.65)%、肺组织中IL-6(241.33±83.60)pg/mL、TNF-α(109.99±31.98)pg/mL,均显著低于低氧72h组,病理学结果显示72h组肺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结论 模拟海拔5000 m环境,建立大鼠肺水肿模型的较好的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