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37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91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402篇
综合类   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1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现况及其相关性,为减少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的9 6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伤行为问卷等。  结果  9 638名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22.94%(2 211名),男生(24.51%)高于女生(2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 < 0.05);抑郁检出率为28.57%(2 754名),焦虑检出率为11.11%(1 071名)。抑郁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33.48%,高于非抑郁组(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22,P < 0.01);焦虑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8.74%,高于非焦虑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6,P < 0.01)。抑郁、焦虑均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抑郁(OR=1.48)及焦虑(OR=2.84)与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和焦虑检出率不容乐观,且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某高校首批返校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及行为表现,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首批返校的2 702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返校后学校适应情况及相应行为表现等。  结果  男生对宿舍环境卫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女生(t=10.28,P < 0.01),对学校安保和后勤保障满意度评分低于女生(t=2.26,P=0.02),农村大学生对学校封闭管理制度评分高于城市大学生(t=2.82,P=0.01),非独生子女在安保后勤、防疫工作、学校对防疫的重视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独生子女(P均 < 0.05)。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立即就医的比例(68.1%)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就诊的比例(81.3%)(χ2=223.88,P < 0.01)。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报告辅导员的比例(79.5%)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上报的比例(88.7%)(χ2=97.49,P < 0.01)。2 671名(98.9%)大学生能坚持每天戴口罩,2 457名(90.9%)大学生选择改善饮食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结论  首批返校大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满意度较高,能够采取积极措施适应返校生活、做好自我防护,但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Summary The effect of obesity and fat distribution on survival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as studied prospectively in 241 women with a natural menopause who participated in a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roject, the DOM-project in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Mean follow-up time was 9.1 years and endpoint of interest was death from breast cancer. Fat distribution was assessed by contrasting groups of subscapular and 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time between more obese (Quetelet's index 26 kg/m2) and leaner (Quetelet's index < 26 kg/m2) patients or between patients with central fat distribution and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t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Analyses were stratified by axillary node status,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and way of detection (by first screening or afterwards). Results of the stratified analyses were suggestive of a modifying effect of these factors.The absence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survival time might be explained by two counteracting mechanisms. On the one hand obesity might be related to impaired survival, due to a tumor growth promoting effect of extra-ovarian estrogens. On the other hand obesity might be related to improved survival in a screened population, because obese patients profit more from screening by earlier detection of tumors than leaner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老年人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综合评分对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纳入2015年基线调查及2017年随访调查均完成认知功能状况评定,且基线未患痴呆的2 537名≥60岁的社区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信息(体育锻炼、社会交往、脑力休闲活动、睡眠质量、吸烟状况与饮酒状况)并计算综合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关联。结果 2 537名社区老年人群中,评分5~6分者占28.7%,6项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因子均健康者仅占4.8%。男性与女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因子分布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683,95%CI:0.457~1.019;OR=0.623,95%CI:0.398~0.976;趋势P=0.030)。在女性中,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491,95%CI:0.297~0.812;OR=0.556,95%CI:0.332~0.929;趋势P=0.024)。结论 脑认知相关综合健康生活方式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降低密切相关,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上海市≥50岁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我国上海市2018-2019年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的关系,进一步按照性别、年龄及乳制品摄入情况进行分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绘制维生素D水平与低握力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共4 391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 054人(46.8%);年龄(67.02±8.81)岁;低握力1 421人(32.4%);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分别为1 533人(34.9%)和401人(9.1%)。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发生低握力的风险更高(OR=1.41,95%CI:1.09~1.83);在男性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与低握力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67,95%CI:1.12~2.50),而女性中两者之间无关联(OR=1.30,95%CI:0.97~1.74);在60~69岁及≥80岁年龄组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与低握力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1.57,95%CI:1.05~2.35;OR=2.40,95%CI:1.08~5.31),在乳制品摄入<250 ml/d的人群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OR=1.57,95%CI:1.17~2.09),而在乳制品摄入≥250 ml/d的人群中无明显关联。限制性立方条样图显示,低握力的发生风险可能随维生素D含量的上升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存在一定的关系,维生素D缺乏人群出现低握力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