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儿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5篇
  2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和评价常山柚橙Citrus aurantium ‘Changshan-huyou’未成熟的干燥果实(衢枳壳)与不同栽培变种酸橙间质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方法 使用Extend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30 n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为30℃。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35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的酸橙枳壳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获得24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2个目标化合物。13批衢枳壳样品的相似度结果范围0.920~0.947,质量一致性好,不同基原枳壳相似度结果为0.127~0.990,质量差异大。CA将衢枳壳均与酸橙枳壳聚为一类,朱栾和部分黄皮酸橙单独聚为一类,结合PCA获得区分不同基原枳壳的差异性标志物,其中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葡萄内酯水合物、川陈皮素、柚皮苷、桔皮素、木犀草素、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柚皮...  相似文献   
32.
介绍基于医学对话的信息抽取相关研究现状,结合第七届中国健康信息处理会议组织的基于医学对话的临床发现阴阳性判别评测任务,阐述该任务评测数据集、评估指标,对比介绍前4名参赛者的方法并进行总结,以推进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1例主诉为生长迟缓、特殊面容患儿就诊于遗传代谢科,经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头颅磁共振成像及高通量测序平台等检查,诊断为Baraitser-Winter综合征。Baraitser-Winter综合征临床罕见,存在典型的面部特点与头颅核磁共振改变,高通量基因测序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家族性低镁血症高钙尿症和肾钙质沉着症(FHHNC)的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特点。方法分析1例2月龄FHHNC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血镁低,尿钙高;肾脏超声提示肾髓质回声增强;多次尿培养大肠埃希菌。基因测序显示患儿CLDN16基因2处杂合变异c.324+1GC,c.317CT(p.Ser 106 Phe)。予抗感染及25%硫酸镁、门冬氨酸钾镁、10%枸橼酸钠口服治疗,病情好转。结论 FHHNC罕见且预后差,目前除肾移植外无特殊治疗方法,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Alpor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个Alport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1岁8个月,COL4A5基因中鉴定出TTCT插入突变(c.41_42 dup TCTT),该插入突变引起了移码突变。使用Integrative Genomics Viewer软件进行分析,该移码突变导致自之后的第13个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且在第40个氨基酸残基处出现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表达提前终止。患儿母亲和外祖母均携带该变异,分别在35岁和34岁时达到终末期肾病,且都有听力受损,但未发现眼部异常。家系分析表明该变异与该家系患病成员存在共分离关联。结论基因检测有助于Alport综合征确诊,该家系扩展了Alport综合征的致病变异谱。  相似文献   
37.
自2019年12月湖北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以来,该病毒现已逐步扩散至全国各地及境外多个国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致病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儿童和孕产妇。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因肿瘤本身及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影响,免疫力较正常儿童低,可能更容易发生感染并进展为重症病例,而保障恶性实体肿瘤综合治疗计划实施的延续性和规范性是提高疗效、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之一。疫情期间,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肿瘤诊疗工作有序进行,是摆在每一个病患和医务人员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COVID-19的传播特点以及有关部门防控COVID-19的要求,针对儿童实体肿瘤诊疗工作中的主要环节,提出疫情期间应考虑实施的措施和策略,建议制定科学的实体肿瘤门诊和病房管理制度,保障急诊手术,合理安排限期手术,适当延期择期手术,保障化疗规律进行,在保护患儿免受SARS-CoV-2感染的同时,确保儿童实体肿瘤综合诊疗工作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1例Bw亚型个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及蛋白结构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测定,并用PCR-基于序列的分型(PCR-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方法进行ABO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和第1内含子区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分析。进一步对存在突变位点的第5~7外显子扩增片段进行T-A克隆分离单倍体和序列验证分析。应用Pymol软件对突变蛋白进行3D结构的模拟,分析氨基酸残基的变化对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样本血清学表现为B抗原减弱,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BO基因全编码区测序初步确定其基因型为ABO*B.01/ABO*O.01.01伴有c.734C/T的杂合突变。第1内含子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区碱基序列无异常。通过单倍体克隆分离,确定突变位点c.734T位于ABO*B.01等位基因链,另一个等位基因为ABO*O.01.01。该突变将B糖基转移酶活性中心245位Thr置换为Ile。蛋白3D结构的模拟分析发现氨基酸置换后,与之结合的残基未发生改变而连接的氢键距离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与远距离水分子之间的连接。结论B糖基转移酶基因c.734C>T突变导致酶活性中心氨基酸置换,影响了突变B糖基转移酶蛋白稳定性,引起酶活性减弱,从而产生了Bw变异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制备131I标记的抗神经纤毛蛋白-1(NRP-1)单克隆抗体A6(131I-A6),探讨其作为NRP-1靶向显像新型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Iodogen法对A6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记率、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2)以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为实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测定131I—A6生物学活性、结合率及其与受体的亲和力。(3)将荷U87MG胶质瘤模型裸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于注射1.2MBq 131I-A6后24、48、72、96和120h处死,计算各脏器放射性摄取(%ID/g)、肿瘤/血液(T/B)和肿瘤/肌肉(T/M)比值。(4)取6只荷瘤裸鼠,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未阻断组和竞争阻断组,前组注射3.7MBq 131I-A6;后组注射3.7MBq 131I-A6和未标记的700仙gA6,均分别于注射后24、48、72、96和120h行SPECT/CT显像。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1I—A6标记率为(95.46±3.34)%,放化纯〉95%;131I—A6在室温下PBS溶液中放置至96h,其放化纯仍〉85%。(2) 131I-A6与U87MG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率1h达到最高值,为(15.80±1.30)%,在加入未标记的抗体A6时,U87MG细胞对131I-A6明显受抑制(t=2.862,P〈0.05);与细胞表面抗原的亲和力(kd)为(1.67±0.14)nmol/L。(3)24h时131I—A6在荷瘤裸鼠血液放射性最高,为(8.00±1.42)%ID/g;其次是肝脏和肿瘤组织,分别为(7.68±1.56)和(6.00±1.24)%ID/g;脑、骨、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较低。给药后24h,T/B和T/M分别为0.78±0.10和3.20±0.30,随时间延长比值逐渐增高,在120h达到最高,分别为1.87±0.50和7.13±0.24。(4)体内显像示,注射 131I-A6后24h肿瘤略显影,随时间延长变清晰,120h显影为最清晰,阻断后未见肿瘤显影。结论 131I-A6的标记方法简单易行,标记率高,产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0.
While neuroblastoma accounts for 15% of childhood tumor-related deaths, treatments against neuroblastoma remain scarce and mainly consist of cytotoxic chemotherapeutic drugs. Currently, maintenance therapy of differentiation induction is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neuroblastoma patients in clinical,especially high-risk patients. However,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is not used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neuroblastoma due to low efficacy, unclear mechanism, and few drug options. Through compound l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