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2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720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829篇
内科学   1620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科学   1039篇
综合类   735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525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818篇
  12篇
中国医学   992篇
肿瘤学   9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7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The geographic range of Zika virus (ZIKV) has expanded from Asia to the Americas, leading to the 2015–2016 pandemic with enhanced neurovirulence. At present, ZIKV is continuously circulating in many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Unfortunately, the persistent evolution of ZIKV in Southeast Asi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remai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properties of a new ZIKV isolate obtained from Cambodia in 2019 (CAM/2019) were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ambodian strain (CAM/2010). Compared with CAM/2010, the CAM/2019 virus showed similar plaque morphology and growth curves in cell cultures and induced comparable viremia and organ viral loads profiles in both BALB/c and A129 (IFNAR1−/−) mice upon intraperitoneal (i.p.) inoculation. Remarkably, the CAM/2019 virus exhibited enhanced neurovirulence in neonatal mice compared with CAM/2010, with a 74-fold reduction in the 50% lethal dose (LD50). Consistently, CAM/2019 produced higher viral loads in the brains of BALB/c neonatal mice than CAM/2010 did. Sequence alignment showed that the CAM/2019 virus has acquired 12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several of which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neurovirulence. In particular, the CAM/2019 virus shared an A1204T substitution in NS2A with the Thai isolate SI-BKK02 that was isolated from a microcephaly cas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ZIKV strain isolated with specific mutations has emerged in Cambodia,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extensive molecular and disease surveillance in Cambodi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02.
The goal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is to clear tumor cells by activating antitumor immunity, especially by mobilizing tumor-reactive CD8+T cells. Pyroptosis, programmed lytic cell death mediated by gasdermin (GSDM), results in the release of cellular antigens,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and cytokines. Therefore, pyroptotic tumor cell-derived tumor antigens and DAMPs not only reverse immunosuppression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but also enhance tumor antigen presentation by dendritic cells, leading to robust antitumor immunity. Exploring nanoparticles and other approaches to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 tumor pyroptosis by regulating gasdermin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is promising for next-generation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葛根微粉在溶出和生物利用度方面的效果,为微细化工艺在中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葛根黄酮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微粉和葛根粉在不同时间点葛根黄酮溶出的量,计算累积释放率;采用透析袋为屏障观察葛根微粉和葛根粉的溶出情况。按葛根素100mg·kg-1体重分别给大鼠口服葛根微粉和提取物,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以葛根提取物为对照,计算葛根微粉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时,葛根微粉累积释放度显著高于葛根粉;用透析袋作为屏障时,两者差异不明显。葛根微粉的生物利用度是葛根提取物的50%强。结论 葛根制成微粉后,能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是与提取物相比,服药量大,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微米中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4.
心外管道全腔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Wu Q  Chu J  Zhu J  Liu P  Zhang H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47-849
目的 评价心外管道全腔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6月~1999年8月,10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心外管道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包括单心室8例,均伴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发育不良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晚期死亡。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无静脉压明显升高现象,超声检查显示心外管道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心电图检查显示无严重心  相似文献   
105.
颗粒细胞瘤(GranularCelTumor,GC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常发生于舌、皮肤及皮下组织、乳腺等部位。呼吸道GCT发生率低,若累及呼吸道则以喉和支气管较多见。原发部位位于气管的GCT极少,截止到1986年英文文献仅有10例气管GCT报道,国内近13年未有气管颗粒细胞瘤报道,。本文报道1例30岁女性气管GCT患者,结合文献对气管GCT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6.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王会丽  陈建民  张曙明 《中草药》1998,29(6):381-384
建立了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在NaCl存在下,以二氯甲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以浓H2SO4净化,采用SE-5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GCECD检测有机氯(六六六,DDT异构体及七氯,艾氏剂)农药的残留量,最低检测浓度为3.2×10-2ng/g~1.4ng/g,添加回收率在80%~133.18%,并对北京及东北产西洋参药材进行了实际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体外溶栓活性精确定量分析和高通量溶栓药物筛选鉴定的方法。方法 使用聚丙烯酰胺代替琼脂糖作载体 ,用平板电泳制胶模具代替玻璃或塑料平皿制作可控制厚度的、均匀的薄层聚丙烯酰胺纤维蛋白胶板 ,用染色剂指示纤维蛋白降解情况。结果 最适条件为胶板胶含0.5mg·mL-1纤维蛋白原和10%丙烯酰胺,加样后 37℃保湿温育8~12h,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纤维蛋白降解后产生的透明圈。本方法最低可检测出25ng蚓激酶的活性;蚓激酶浓度在0.01~5mg·mL-1时,浓度对数与其所产生的透明圈两垂直直径算术平均值平方的对数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重复性试验RSD为3.83%(n=5)。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溶栓活性体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北柴胡适生地分析及数值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适生地分析系统,对北柴胡的适宜产地进行数值区划,并与资源普查结果相比较,以探索药材产地适宜性区划的现代方法。结果发现以北京延庆为基点,以水热距为距离和分级指标,得出了北柴胡全国的783个适宜产地,主要分布在纬度27.5-54.2°,经度75.17-134.17°之间,其中1级适宜产地的分布范围为纬度35.22-44.47°,经度102.33-124.05°之间,主要在山西、陕西、河北的北部,内蒙的中南部及辽宁的西南部,该结果与我国北柴胡的自然分布产区非常相似。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适生地分析系统,结合柴胡资源调查资料,可以较好地对北柴胡的适宜产地进行数值分级区划。  相似文献   
109.
王书军  高文远  贾伟  肖培根 《中草药》2005,36(8):1216-1220
目的为了能够更加充分了解贝母属药用植物,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两种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中所包含的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热分析(TGA)的方法对两种贝母中淀粉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两种贝母淀粉的晶体类型都为典型的B型,这与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类型是一致的。浙贝母和平贝母淀粉的结晶度分别为29.9%和20.1%,而马铃薯淀粉的结晶度为44.9%。从两种贝母淀粉的结晶度可以看出,平贝母淀粉中直链淀粉的量要高于浙贝母淀粉中直链淀粉的量。两种贝母淀粉的颗粒尺寸为5~40μm,而且他们都小于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尺寸。两种贝母淀粉颗粒的形状是圆形的和椭圆形的。热稳定性表明由于植物来源的不同导致淀粉颗粒结构不同,从而热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贝母淀粉由于来源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国际市场上葡萄籽提取物的几种质量标准,综合分析了中国葡萄籽提取物各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情况。鉴于国内还没有葡萄籽提取物质量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笔者根据多年的葡萄籽提取物研究、生产、出口情况,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2种规格质量标准的观点:多酚含量大于95%、单体含量大于10%作为高品质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原花青素值大于95、单体含量大于6%作为一般品质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