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23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目的建立HPLC测定健儿乐冲剂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栓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14:86)柱温:4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含量在0.0119~0.1119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7),平均回收率96.1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可用于健儿乐冲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2.
目的测定三七的不同溶剂浸提液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结果无水甲醇是浸提三七中皂苷类化合物的较理想溶剂,以三七皂苷R1为标准品测得该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为12.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作为三七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03.
目的 探讨某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个体TW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析.结果 该石化企业工作场所存在多种化学毒物,主要包括乙烯、丁二烯、1-丁烯、己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乙苯、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汞、砷、铅、铝、汽油、乙腈、过氧化氢、液化石油气、正己烷、三氧化二铬、硫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酚、氯气、氨、甲醇、丙酮、甲醛、吡啶等38种化学毒物,除了CPI(隔油池)的苯、码头的丁二烯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化学毒物未超过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企业部分防毒措施需进一步整改,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为码头装卸的接驳口、以及污水处理的CPI(隔油池).  相似文献   
604.
加强医疗设备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和效能。文中从医疗设备资金优化配置、科学投资、医疗设备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5.
大学生死亡、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学生对死亡、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杀态度问卷和死亡态度问卷调查广州某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480人,对研究因素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体被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总均分为(3.44±0.56)分,其均值在2.5-3.5分之间,说明大学生对自杀总体上保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从大学生死亡态度的整体情况看,总得分为12-14分的人数最多,占40.62%,说明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总体上表现为企图以嬉闹玩笑来隐藏内心的情绪,在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主题时,表现得不自在,部分大学生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OR=0.779)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死亡态度(OR=1.143)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606.
军队医院的生存离不开部队,为部队服务是军队医院职能、使命任务所在。为部队官兵创造良好诊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军人就医环境;狠抓医疗质量,努力提升服务内涵;重视人才培养,打牢技术服务基础,才能确保军人医疗保障到位。  相似文献   
607.
目的 分析广州市3起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1年6月18日广州市COVID-19本地病例数据,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3起本地COVID-19疫情累计报告病例726例,其中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366例,病例以女性(51.6%,189/366)、18~65岁(81.4%,298/366)、职业以家务/待业(32.2%,118/366)和离/退休人员(20.2%,74/366)为主,首发症状以发热(71.6%,250/349)和咳嗽(60.7%,212/349)为主;非洲国家及地区(非洲)入境关联疫情207例,以男性(69.6%,144/207)、18~40岁(72.9%,151/207)和商业服务职业(62.3%,129/207)为主,首发症状以无明显不适(55.6%,15/27)和咳嗽(37.0%,10/27)为主;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153例,以女性(58.8%,90/153)、≥ 41岁(64.7%,99/153)和离/退休人员(32.0%,49/153)为主,首发症状以咳嗽(32.9%,48/146)和无明显不适(28.1%,41/146)为主。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非洲入境关联疫情和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的家庭续发率分别为11.2%、5.7%和11.5%;潜伏期MP25,P75)分别为6.5(4.0,10.8)d、4.0(2.5,6.0)d和4.0(3.0,5.0)d;代间距MP25,P75)分别为4.0(3.0,8.0)d、4.0(2.5,6.0)d和3.0(2.0,5.0)d。3起本地COVID-19疫情在性别、年龄、职业、首发症状、家庭续发率和潜伏期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发现途径中,我国湖北省关联疫情主要是自主就医(44.3%,162/366),非洲入境关联疫情和Delta变异株关联疫情主要是社区主动排查[58.5%(121/207)和27.5%(42/153)]和密切接触者管理[33.3%(69/207)和67.3%(103/153)]。结论 广州市3起COVID-19本地疫情因感染来源、变异株类型和防控策略的不同导致流行特征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传播特征及病例发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和常见症状监测、强化聚集性疫情排查等措施,严防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608.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9年广州市报告登革热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时间、空间与人群分布差异。结果 2011—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3802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35.37/10万。本地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12月,输入病例一年四季发生。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排名前4的行政区分别为白云区(27.50%)、海珠区(13.93%)、越秀区(11.16%)和荔湾区(10.38%)。境外输入来源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8.56%),境内输入来源以广东省内其它城市为主(49.78%)。本地病例中女性占比高于输入病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20~39岁的青壮年,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占比本地大于输入;本地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输入病例中商业服务占比高于本地。 结论 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大幅下降,随后发病频率与流行强度明显增加,2019年再次出现登革热流行高峰。广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近年来呈现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趋势,流行特点发生变化,需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加强广州市蚊媒监测系统,提高边境检疫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在登革热疫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09.
《Clinical therapeutics》2020,42(1):144-156.e1
PurposeIn China, dabigatran and rivaroxaban are the only approved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was to assess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dabigatran versus rivaroxaban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sm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health care system.MethodsA Markov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dabigatran versus rivaroxaban. Clinical events were modeled for a lifetime horizon, based on clinical efficacy data from indirect treatment comparison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most recent prices of these 2 drugs was used as the drug acquisition cost. Other costs, including follow-up costs and event costs, were collected by using a survey from a panel of local experts. Utility inputs (health state utilities, clinical event disutilities, and event history utility) were obtained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 Sensitivity analyses that included scenario analyses and a probabilistic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obustness of the economic model.FindingsOver a lifetime, patients treated with dabigatran experienced fewer ischemic strokes (2.14 dabigatran vs 2.61 rivaroxaban) and fewe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0.48 vs 0.94) per 100 patient-years. In the base case analysis, dabigatran had an incremental cost of ¥28,128 but with higher life years (10.38 vs 10.14) and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 (7.95 vs 7.70). The resulting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of ¥112,910 per QALY gained and net monetary benefit of ¥12,214 versus rivaroxaban showed that dabigatran was a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rivaroxaban. Extensive sensitivity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s were robust over a wide range of inputs. The probabilistic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abigatran was cost-effective in 84.2% of the 10,0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compared with rivaroxaban.ImplicationsDabigatran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events and increased QALYs compared with rivaroxaban. The use of dabigatran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sm is a cost-effective option compared with rivaroxaban among patients with AF in China.  相似文献   
610.
目的调查分析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社区的药物治疗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7月期间,在广州市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B超确诊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7例,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学资料、病程、健康状况、疾病认知等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值为(2.2±0.4),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病程、健康状况、工作强度及疾病认知水平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药物治疗的干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