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8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716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473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2420篇
内科学   1008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科学   1363篇
综合类   3240篇
预防医学   1877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724篇
  5篇
中国医学   838篇
肿瘤学   3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1210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1052篇
  2003年   921篇
  2002年   728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在膀胱癌化疗药物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将T2 4膀胱肿瘤细胞分别接种于包被FN、牛血清蛋白 (BSA)的培养板上孵育 2 4h ,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作用 2h ,用MTT比色法检测作用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用ANNEXINⅤ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12h和 2 4h后的平均存活率为 6 8.3%、4 5 .7%及 5 9.1% ,与BSA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平均存活率 4 5 .0 %、2 1.3%、2 6 .6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和 12h后平均凋亡率分别为 1.4 %和 1.0 % ,而BSA组的细胞平均凋亡率为4 .9%和 8.2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与FN黏附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MMC的敏感性下降 ,细胞存活率增高 ;FN能抑制MMC引起的膀胱肿瘤细胞凋亡 ,产生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72.
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能增加腹部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1]。现将1 995年 6月~ 1 999年 6月间收治的 5 0例并存糖尿病的外科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其内科处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5 0例 ,男 1 8例 ,女 32例 ,年龄45~ 80岁 ,平均 65岁 ,其中 60岁以上 35例( 70 % )。入院时已确诊糖尿病 36例 ,均为 2型糖尿病 ,长期口服降糖药 2 4例 ,间断服药 6例 ,单纯饮食控制 4例 ,用药不详 2例。入院时否定糖尿病史 1 4例 ( 2 8% ) ,入院时检查发现空腹血糖升高而确诊并存糖尿病 1 0例 ,其中 4例推迟手术 ,术前漏诊而…  相似文献   
73.
隐匿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自力  于吉人  严盛 《浙江医学》2003,25(7):434-434
隐匿型甲状腺癌也称微小癌 ,由于病灶小缺乏临床症状 ,常被其它甲状腺疾病征象所掩盖。故临床诊断困难。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收治45例 ,现对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 ,女35例 ;年龄25~71岁 ,平均43岁。术前初诊为甲状腺肿块21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作B超检查探及肿瘤结节35例 ,其中单发结节11例 ,双侧及单侧多发结节24例 ;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15例 ,肿瘤伴有斑点状钙化10例 ,伴有颈前淋巴结肿大4例。ECT检查10例 ,均未发现肿…  相似文献   
74.
射频闭合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射频闭合(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的疗效。方法 56例(56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RFO组利用射频能量使大隐静脉全程闭合,静脉剥脱组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两组病例小腿散在的曲张浅静脉均采用点式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切口数、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和短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RFO组平均切口少、术肢疼痛轻、无皮下血肿,术后平均住院日(2.50±1.00)d。静脉剥脱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4.14±0.85)d。结论 RFO闭合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腿部少留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可部分替代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及带蒂包皮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患儿年龄3~22岁,平均7.5岁。阴茎头冠状沟型12例,阴茎体型19例,阴茎根部型7例,其中6例曾在院外行阴茎下屈矫正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单纯选择带蒂包皮岛状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32例,联合应用Duplay术式6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35例患儿术后阴茎外观满意,排尿通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发生尿瘘2例,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术后3月出现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手术成功率为94.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及带蒂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6.
神经毒素不同给药途径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2):731-732,738
目的:探讨神经毒素(α-cobrotoxin,Nt)不同给药途径对镇痛作用的差异,寻找神经毒素最佳给药途径.方法:神经毒素经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和鼻粘膜给药后,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对其镇痛作用进行评价.结果:神经毒素经上述三种途径给药后都具有镇痛作用.结论:神经毒素在吸收促进剂作用下经鼻粘膜给药的镇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7.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感染引起的小肠结肠炎,病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临床上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胃肠道症状,及发热、败血症、心包炎、肾炎、肺炎等的肠外感染症状。病程约1周,为自限性疾病,临床上常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相似文献   
78.
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消毒氧疗用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罩、雾化器等是医疗单位常用的氧疗用品,过去对它们的消毒一直采用先流水清洗,再用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然后蒸馏水精洗,70℃烘干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消毒物品,对工作者呼吸道、眼结膜刺激性大,对物品也有腐蚀作用。我们自2005年起改用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EOW)对氧疗用品进行浸泡消毒,并对其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EOW的制备将经过软化的自来水和20%浓度的食盐水在带有隔膜的电解槽中,通过特殊的钛铂合金电极进行电解分离。经测定:生成的酸性氧化还原电位水pH值为2·3~2·7之间,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100m…  相似文献   
79.
咽旁间隙肿瘤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旁间隙肿瘤发病率较低,在头颈部肿瘤中不到0.5%。可发生多种类型的良性,恶性肿瘤。咽旁间隙有较多重要的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复杂。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耳鼻咽喉科近10年收治27例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实质器官移植术后血浆中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的检测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24例实质器官移植受者,用免疫组化法监测HCMV抗原血症。然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8、IL-10及IL-4的水平。结果 HCMV抗原阳性组IL-18的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IL-10及IL-4的水平低于阴性组(均P<0.05)。结论 血浆IL-18的水平可作为预测移植患者HCMV感染的一个有效指标,IL-10及IL-4的水平则可作为患者HCMV感染后体内免疫抑制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