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长度和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对内皮细胞的活化作用,并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小体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动态光散射法对MWCNTs悬液进行表征,将不同长度[短MWCNT(short MWCNT, S-MWCNT) 0.5~2.0 μm或长MWCNT(long MWCNT, L-MWCNT) 10~30 μm]或相同长度(10~30 μm)下不同化学修饰的MWCNTs[未修饰(L-MWCNT)、羧基修饰(L-MWCNT-COOH)、氨基修饰(L-MWCNT-NH2)和羟基修饰(L-MWCNT-OH)]作用于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分别采用细胞增殖检测(cell counting kit,CCK)-8试验和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评价MWCNTs的细胞毒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胞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含量并进一步使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进行黏附力试验,评价不同种类MWCNTs的内皮细胞活化效应。进一步选择S-MWCNT、L-MWCNT和L-MWCNT-COOH探讨内皮细胞活化的炎症机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MWCNTs作用后细胞炎性小体蛋白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较高浓度(125 μg/cm2)下作用24 h,不同种类的MWCNTs均可显著抑制b.End3的细胞活性并影响细胞膜完整性。在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下(6.25 μg/cm2),不同种类的MWCNTs作用12 h均可显著诱导b.End3细胞内皮细胞活化,表现为VCAM-1释放水平增加,以及b.End3对THP-1的黏附水平增强。相同浓度下,L-MWCNT诱导细胞内皮细胞活化的效应显著强于S-MWCNT;相同长度下,L-MWCNT和L-MWCNT-COOH对细胞内皮细胞活化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25 μg/cm2浓度下,S-MWCNT、L-MWCNT、L-MWCNT-COOH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b.End3细胞的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与相同浓度的S-MWCNT相比,L-MWCNT可显著上调细胞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相同长度下,L-MWCNT和L-MWCNT-COOH作用后细胞的NLRP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化学修饰作用相比,MWCNTs长度增加更易诱导内皮细胞活化,其中间机制可能与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有关。MWCNTs的安全性评价应关注其理化特性对血管内皮生物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实施了以公共卫生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教学,历时5周.在综合教学中,组织了跨学科的教学指导组,学生10人左右为一学习小组,自主发现并确定相关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写出研究报告并交流.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相关性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北京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急诊呼吸系统患者病例资料、同期北京市的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三次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几效应及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拟合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 反应关系模型,并探讨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差异。结果:共收集呼吸系统急诊病例总计35 073人次,其中男性14 707(41.93%,14 707/35 073)人次,女性19 122(54.52%, 19 122/35 073)人次,性别缺失1 244(3.55%, 1 244/35 073)人次。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最适日均温度在4 ℃左右,日均气温滞后0~3 d的效应明显。日均气温低于最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3.75%(95% CI of RR: 0.938 3~0.965 3),男性3.10%(95% CI of RR: 0.949 2~0.989 1),女性4.09%(95% CI of RR: 0.940 7~0.977 8);日均气温高于该最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1.54%(95% CI of RR: 1.006 6~1.024 3),男性为1.80%(95% CI of RR: 1.005 3~1.030 9),女性为1.51(95% CI of RR: 1.003 2~1.027 2)。低温的效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高温对45~59岁人群的效应最大。结论:北京市日均气温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最适日均温度在4 ℃左右。日均气温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降低以及在高于最适温度时升高,均造成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危险度增大,而且前者的效应比后者的大,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的气温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不同监测指标下,大气臭氧(ozone,O3)短期暴露与健康年轻人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联。方法 采用定组研究设计,招募97名健康年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3次随访调查,每次随访期间对研究对象的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进行测量;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由距研究对象居住区最近的北京市环境监测站获得,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数据网。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监测指标下,大气O3短期暴露与健康年轻人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联。结果 研究期间大气O3日1 h最大浓度(daily 1-h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O3,O3-1 h max)、日最大8 h平均浓度(daily maximum 8-h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O3,O3-8 h max)和24 h平均浓度(24-h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O3,O3-24 h avg)的P50(P25,P75)分别为102.5(76.8,163.0) μg/m3、91.1(68.3,154.3) μg/m3和61.6(36.9,81.7) μg/m3。效应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监测指标下,大气O3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呈显著负相关,与FeNO呈显著正相关。O3-1 h max的6 d滑动平均值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71.5 μg/m3)与FEV1降低 6.2%(95%CI: -11.8%,-0.5%)和FeNO升高63.3%(95%CI: 13.8%,134.3%)有关。O3-8 h max的7 d滑动平均值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QR=62.0 μg/m3)与FEV1降低6.2%(95%CI: -11.6%,-0.7%)和FeNO升高75.5%(95%CI: 19.3,158.0%)有关。O3-24 h avg的5 d滑动平均值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QR=32.9 μg/m3)与FEV1降低3.7%(95%CI: -7.1%,-0.2%)和FeNO升高25.3%(95%CI: 3.6%,51.6%)有关。没有观察到不同监测指标下O3与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变化的显著关联。 结论 大气O3的短期暴露与健康年轻人的肺功能降低和气道炎症增加有关,且日1 h最大浓度指标更能灵敏反映O3的呼吸效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钛(nanosized titanium dioxide,Nano-TiO2)颗粒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粒径(5、10和40 nm)和浓度(0、0.125、0.25、0.5、1、2、4、8、16 mg/L)的Nano-TiO2处理A549细胞24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Nano-TiO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ano-TiO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Nano-TiO2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ceptor kinase,ERK)的影响。并采用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对细胞进行预处理30 min后,MTT法观察ERK抑制剂对低浓度Nano-TiO2(0.5 mg/L)调节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的Nano-TiO2均表现出较低浓度(≤4 mg/L)促进细胞增殖,较高浓度(≥8 mg/L)抑制细胞活力的作用,而更高浓度Nano-TiO2(16 mg/L)可引起细胞凋亡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浓度Nano-TiO2(0.5 mg/L)可引起细胞磷酸化ERK表达增强,ERK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低浓度Nano-TiO2(0.5 mg/L)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低浓度Nano-TiO2可通过激活ERK促进细胞增殖,较高浓度Nano-TiO2则引发细胞凋亡发挥其抑制细胞活力的作用;不同粒径Nano-TiO2的效应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6.
97.
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被科学界称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正如微米技术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象征,21世纪科学技术的象征是纳米技术.由于物质在纳米尺度(0.1~100 nm,1 nm=10-9m)下有特殊性质,纳米技术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纳米材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纳米技术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其生物安全性问题也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8.
北京市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此生活和工作[1].资料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底,流动人口已突破510万,以来京务工的流动工人为主[2].近年来,全国重大职业危害事件多与流动工人有关,流动工人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次调查对象为北京市的流动工人,着重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监护状况等,希望为改善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
2016年4月25日至5月1日正值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确定的宣传主题就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劳动与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全民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实现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广泛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劳动力人口健康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可持续供给和经济绿色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重大的社会和民生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发展现况及职业病防治值得关注的领域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en,8-MOP)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方法,并应用于8-MOP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5-甲氧基补骨脂素为内标,Waters Symmetry-C18柱(250 mm × 4.6 mm,5 μm)分离,等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55 ∶45),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分别为334 nm和484 nm,内标法定量。60只雄性健康的ICR小鼠随机分为12组,对照组以1%(质量分数)吐温80灌胃给药,其余11组小鼠灌胃给药8-MOP(40 mg/kg),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中8-MOP的浓度,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血浆中8-MOP在0.05~1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3), 检出限为0.015 mg/L;高、中、低3种浓度8 MOP的加标回收率为92.5%~100.6%;日内精密度为3.3%~8.2%,日间精密度为3.4%~6.7%;提取回收率为90.9%~92.0%;小鼠血浆样品在-80 ℃下至少可以保存15 d。小鼠灌胃给药后5 min即可在小鼠血浆中检出8-MOP(1.4 mg/L),给药2 h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值,且给药后24 h仍可检出(1.1 mg/L)。t1/2为(39.21±3.65) h,Cmax为(2.31±0.02) mg/L,tmax为(2.00±0.00) h,AUC0-t为(33.34±1.19) (h·mg)/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小鼠体内8-MOP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