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3篇
  免费   1673篇
  国内免费   618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724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1161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科学   895篇
综合类   189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325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1300篇
  22篇
中国医学   518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674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225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复方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中间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楠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2):1613-1619
目的:对复方双黄连粉针剂中配剂金银花中间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鉴定,以寻找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和13C-NMR,ESI-MS等谱学方法和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配剂金银花中间体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酮类化合物:槐属苷(1)、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2)、芦丁(3)、槲皮素(4);绿原酸类化合物: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4,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6)、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7)、4,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8)、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9)、绿原酸(10);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表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1)、獐牙菜苷(12)、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3)、断氧化马钱子苷(14);皂苷类化合物:灰毡毛忍冬皂苷甲(15)、灰毡毛忍冬皂苷乙(16)、忍冬苦苷A(17)、忍冬苦苷B(18)、忍冬苦苷C(19)、续断皂苷B(20).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1~20均为首次从配剂金银花中间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2.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29-3434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3.
该文归纳出中药"显效理论",即中药通过"众多显效形式(显效型)的单靶点叠加作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发挥药效并削弱自身毒性。一味中药可含有约1 000种成分,一种成分口服进入体内后又可产生约100种代谢产物。无数化学成分及其无数体内代谢产物中的众多显效形式可共同发挥"集团军式作用"。在药物分子少、靶点分子多的情况下,中药不同种的显效型分子可相继与靶点分子结合,发生叠加作用,当"靶点充分占位"时药效始启动。既有浓度上的叠加作用又有时间段先后的叠加作用,这使得药效得以持久。显效型呈现药效叠加和毒性分散,源于不同显效形式分子结构之间药效基团相同而毒性基团不完全相同。"毒性分散效应"适于对无毒中药而不适于对有毒中药的解释。显效理论揭示中药可以众多化学成分及众多代谢产物参与发挥药效过程,包括叠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可有助于阐释和弘扬中药特色优势。今后需研究/确证的问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构成的?多数中药为什么毒性小?体现中药特色优势的中药"显效理论"如何在新药研发中应用?  相似文献   
34.
张凡  赵明波  李军  屠鹏飞 《中草药》2013,44(12):1529-1523
目的 对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假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独蒜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独蒜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4 '-二羟基二苯基甲烷(1)、phillygenin (2)、表松脂醇(3)、2,5,2',5'-四羟基-3-甲氧基联苄(4)、大黄酚(5)、大黄素甲醚(6)、汉黄芩素(7)、β-谷甾醇(8)、山药素Ⅲ (9)、对羟基苯甲酸(10)、独蒜兰西醇F(11)、3,3'-dihydroxy-2-(4-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 (12)、3 ',5-dihydroxy-2-(4-hydroxybenzyl)-3-methoxybibenzyl (13).结论 化合物1~8为首次从独蒜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邹连勇  张鸿燕 《中国新药杂志》2012,(16):1889-1891,1945
中药巴戟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复杂。近年来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巴戟天的药理作用,发现巴戟天提取物在多种抑郁动物模型中具有抗抑郁效果,其主要成分为一组菊淀粉型寡糖同系物。另外,巴戟天寡糖还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皮质酮的损伤。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巴戟天寡糖胶囊能够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较轻。本研究综述目前巴戟天的毒理学及抗抑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高剂量阿朴吗啡导致体温下降试验,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行为试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下丘脑、皮层、海马等脑内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结果 :解郁丸能显著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所致小鼠体温下降;增加5-HTP诱导甩头行为。解郁丸单次和连续14 d给药,可提高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与DA的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二醇(DOPAC)的比值;也可使皮层中5-HT,NE,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DOPAC含量升高,降低5-HT与5-HIAA及DA与DOPAC的比值;并可提高海马中5-HT与5-HIAA及DA与DOPAC的比值。解郁丸可使利血平化小鼠下丘脑中NE,5-HIAA,海马中5-HT,5-HIAA,DA与DOPAC的比值明显升高。 结论 :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脑区的5-HT,NE等神经递质有关。单次和连续14 d给药可增加不同脑区5-HT,NE,DA的含量,连续14 d给药对利血平化所致不同脑区单胺类递质含量下降也有不同程度的翻转效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索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改善肠道炎症作用的直接靶点,从炎症靶点生物学功能的角度,阐释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护肠道并发挥消积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肠道组织中捕获并通过高分辨质谱鉴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提取物的直接作用靶点蛋白,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靶点蛋白相关信号通路。通过q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靶点蛋白的功能验证。结果 累计从肠道组织鉴定到1333个结合蛋白,并通过KEGG分析发现靶点蛋白群主要与肠道动力学、肠道免疫、黏膜屏障等功能有关。进而利用免疫组化、qRT-PCR等方法确证了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上述保护肠道功能的潜在作用。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改善小鼠肠道组织炎症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肠道动力、改善肠道免疫微环境以及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38.
探究毛蕊花糖苷(acteoside,ACT)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该实验以LPS诱导BV-2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将BV-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ACT按指定浓度(12.5,25,50μmol·L-1)作用于细胞。采用NO试剂盒检测NO炎症因子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相关蛋白(i NOS,COX-2,p-IKKβ,IKKβ,p-IκB,IκB)的表达。此外,通过检测细胞核/浆中NF-κB p65的表达以及借助免疫荧光技术,阐明ACT对炎症转录因子NF-κB p65核转位的作用。结果显示,ACT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且呈剂量依赖性。具体表现在:显著降低炎症因子NO,IL-6和TNF-α的释放量,抑制炎症相关蛋白i NOS和COX-2的表达。同时,ACT可明显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IKKβ和IκB的磷酸化,且明显抑制NF-κB p65的细胞核转位。以上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潜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早产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12月住院且符合研究标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回顾分析早产儿住院及随访至校正月龄6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612例早产儿,其中喂养不耐受组182例和喂养耐受组430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不耐...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情况并分析其部分原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行相关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65例96眼纳入数据分析。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分别为(0.08±0.13)LogMAR和(0.07±0.11)LogMAR,均较术前的(0.59±0.18)LogMAR明显升高(均为P<0.001)。黄斑中心厚度术前为(253.6±29.2)μm,术后1个月时增加至(277.1±100.2)μm(P=0.008),术后3个月时增加至(275.0±94.1)μm(P=0.010),而黄斑内环区视网膜厚度则从术前的(321.3±25.0)μm分别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342.1±65.6)μm(P<0.001)和术后3个月的(347.7±80.0)μm(P<0.001),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则从术前的(278.8±19.9)μm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288.6±50.1)μm(P=0.025)和术后3个月的(289.6±54.1)μm(均为P=0.025)。黄斑容积从术前的(10.11±0.73)mm3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10.65±2.31)mm3(P=0.006)和术后3个月的(10.73±2.44)mm3(P=0.003)。术前共22眼存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其中中心型DME2眼,非中心型DME14眼,弥漫型DME6眼。不同DME分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黄斑中心厚度均值及改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患眼术后的黄斑中心厚度与术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1个月时r=0.331,P=0.001;3个月时r=0.318,P=0.002)。但糖尿病病程长短及术前是否行激光治疗与术后黄斑中心厚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出现黄斑水肿的可能性,患者术后的黄斑水肿程度与术前黄斑水肿的类型以及术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