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9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1043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6篇
内科学   2095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7篇
综合类   3430篇
预防医学   615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177篇
  33篇
中国医学   5184篇
肿瘤学   27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967篇
  2020年   997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1605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643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173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91.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变化。 方法: 实验采用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3周后各组动物复合背部2.04 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创面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比值。 结果: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复合创伤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7.13±1.81)d,明显长于对照组(15.25±1.67)d,P<0.01;模型组在创伤第3、7和15 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在3、5、7和9 d模型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两组创面在不同时点上Ⅰ型胶原分布均呈递增趋势,但对照组明显多于模型组,分别P<0.05;尽管对照组在创伤3、7 d 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在创伤3、7和11 d模型组Ⅰ/Ⅲ胶原比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 结论: STZ可能通过影响创面细胞增殖和创面胶原合成,从而导致创面愈合迟缓。  相似文献   
92.
成年哺乳动物脑室下区(SVZ)富有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它们能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SVZ中的神经细胞祖细胞能形成切线形式的嘴侧迁移流(RMS)到嗅球,在嗅球分化成成熟的中间神经元。近年来证明成年动物实验性脑损伤和变性疾病都能引起SVZ细胞增生并能向非嗅球区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15d和30d后取前脑作冠状及矢状连续切片,用BrdU和PCNA抗体显示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用Tuj1抗体显示神经元祖细胞;用GFAP和vimentin抗体显示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去除一侧皮层血管引起术侧及其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dl-SVZ)的上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形成放射形式迁移路至损伤部位。本研究表明背外侧脑室下区的范围应包括背外侧角、外侧伸展和侧脑室上壁的SVZ,它们是切线形式和放射形式两种不同方向的迁移路祖细胞的共同源地。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1、eNOS、iNOSmRNA表达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LPS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ET-1、NO的机制。方法:选用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100 μg/L浓度的LPS与之共孵育6 h。提取总RNA,运用半定量RT-RCR的方法,对ET-1、eNOS、iNOS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ET-1的灰度比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0.82,LPS组1.32;eNOS的灰度比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20,LPS组0.65;iNOS组的灰度比值分别为:正常对照组0.20,LPS组0.19。结论:低浓度的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1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对eNOS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iNOS mRNA的表达则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选择性易损脑区缺血后皮层电图(ECoG)和海马电图(EHG)相对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中药9602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埋植皮层及海马电极的方法,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CoG与EHG的变化过程。结果:大鼠ECoG额区各频段及总功率8h时普遍低于假手术组,24h时回升,72h后逐渐降低;枕区在72h时θ频段开始下降;7d时各频段及总功率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EHG的θ、α及总功率在脑缺血后8h、24h、72h均已明显低于假手术组;7d时各频段及总功率与假手术组差异非常显著。9602及阳性药组脑缺血后ECoG和EHG功率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ECoG、EHG功率逐渐下降,可能与脑缺血后DND的发生关系密切。9602明显阻止脑缺血后ECoG和EHG功率的下降,可能与其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砒石是化腐生肌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本研究通过观察As2O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探讨化腐中药能否调节胶原代谢,从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方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来源的MMP-9活性、人成纤维细胞(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Fb 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As2O3浓度在50 mg/L时可以提高大鼠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P<0.01);在0.8 mg/L可以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分别P<0.01);同时As2O3作用于hFb 6 h、12 h、18 h后,TIMP-1、TGF-β1表达持续降低(P<0.01)。结论:As2O3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也可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同时抑制hFbTIMP-1、TGF-β1的表达。提示砷类制剂可通过提高多种MMPs的活性,降低TIMP-1的表达从而发挥化腐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c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诱发群峰电位的变化与形态学改变的关系及中药9602的影响。方法:在整体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制备的海马脑片上,记录CA1区诱发群峰电位(PS)的变化。采用TUNEL,Nissl染色法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脑缺血再灌组诱发PS的阈强度明显大于假手术组,波幅显著减小;加条件刺激后PS增幅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持续时间缩短。上述变化始于脑缺血再灌后8h,随再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海马CA1区再灌后8h起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24h达高峰,异常细胞8h最多,随后降低并在低水平持续到7d,细胞总数随再灌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中药9602明显降低缺血再灌脑片PS阈强度,增大PS波幅;加大条件刺激后PS增幅并延长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阻止CA1区细胞数的减少。结论: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兴奋性和反应性降低,与脑缺血再灌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有关,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9602明显改善CA1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反应性,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诱导的细胞凋亡,减轻DN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8.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体外合成及检测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I,AAⅠ)-DNA加合物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酶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活化AAⅠ后与脱氧腺苷酸反应以合成AAⅠ-DNA加合物,优化各种反应条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合成的AAⅠ-DNA加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制得AAⅠ-DNA加合物,质谱负离子采集模式下测得其准分子离子峰m/z621,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谱图提供了丰富的结构信息。结论AAⅠ活化后能与腺嘌呤形成AAⅠ-DNA加合物,LC/MS/MS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检测AAⅠ-DNA加合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肾炎益气液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常规电镜制片、染色,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注射肾毒血清(NTS)后,病理组大鼠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腔闭塞及上皮下、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多种病理损伤性变化。而肾炎益气液组上述病变有所减轻。结论: 肾炎益气液有不同程度减轻肾小球电镜下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