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9篇
  免费   1983篇
  国内免费   1043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6篇
内科学   2095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7篇
综合类   3430篇
预防医学   615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177篇
  33篇
中国医学   5184篇
肿瘤学   27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967篇
  2020年   997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1605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643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173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61.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在监护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及手术应激反应的年龄差异 ,探讨安全科学的监护方法。方法 :对 739例高血压患者监护拔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高血压患者和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者麻醉前、中、后 ,拔牙中、拔牙后 ,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高血压组血压、心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加快 (P <0 .0 1) ;80岁以上年龄组收缩压显著升高 (P <0 .0 1) ,4 9岁以下年龄组收缩压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结论 :各种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高龄高血压患者 ,在分时安全管理下可以接受无痛拔牙。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X线胸片为主要观察指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SARS临床筛选有效的干预方案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的北京地区11家医院361例确诊SARS患者的1561张X线胸片的研究,阐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ARS肺部炎症的影响。[结果]从总体疗效来看,X线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5.85±6.5。中西医结合组为6.67±7.61;普通型西医组为4.79±5.6。中西医结合组为5.40±6.86;重型西医组为7.67±6.34,中西医结合组为8.16±7.60,以上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但发病7d内开始干预的胸片总积分西医组平均为6.39±6.48、中西医结合组为4.40±4.97,中西医结合组X线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 (P=0.0004);普通型西医组为4.59±5.22、中西医结合组为3.99±4.67,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P=0.12);重型西医组为9.14±7.24、中西医结合组为5.30±5.48,组胸片总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34);说 明发病7 d内对SAR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炎症的吸收明显优于西医组,总体疗效与重型患者的疗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对SARS肺部炎症吸收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3.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和血清磷的水平,了解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超过1年,行3次以上iPTH、Ca和P检查的患者,以血iPTH〉800ng/ml为界定点,分析严重的SHPT发病率与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血清钙和血清磷的关系。结果139例患者中有27例是严重的SHPT患者,发病率为19.4%(27/139),它们拥有较长的透析龄(P〈0.05);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P〈0.05),而且存在明显的高磷血症和高钙磷乘积(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钙磷乘积是严重的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的SHPT的发病率与年龄、高钙磷乘积有关。因此,临床上必须早治疗,严格控制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64.
原位心脏移植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30例心脏移植进行分析总结。方法30例患者中,24例的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为终末期瓣膜性心肌病,1例为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行双心室辅助术后1个月。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3例采用标准心脏移植术式,27例采用双腔静脉吻合心脏移植术式,体外循环时间(75±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2±8)min。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根据血环孢素A的浓度调整CsA的用量。术后早期,每天行心肌内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多普勒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必要时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死亡5例,3例死于低心排,1例死于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出血。术后并发症有低心排、心律失常、三尖瓣返流、右心衰竭、细菌和真菌感染、肾功能异常及血糖升高,上述并发症除导致死亡者外,其余经治疗好转;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后排斥反应逆转。结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对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右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异常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65.
211例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211例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按国际四级标准:1年内近期疗效,电化疗的CR、PR有效率为69.2%,中药组为52.5%,中西医结合组为85.3%,后者的疗效优于前两组,P<0.05;远期随访结果:上述三组的4年生存率分别为46.3%、40.0%、53.8%。临床分析表明,以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66.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处理Jurkat淋巴细胞,通过台盘兰染色计数和流式细胞计观察其对淋巴细胞的作用,用参芪处理过的淋巴细胞分别加入化疗药和肝癌细胞,观察两种细胞的反应.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处理过的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快,有较强的抵抗化疗药诱导凋亡的能力,杀伤肝癌细胞的能力增强.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复方通络中药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通络中药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查选择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FMD)表示]肥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通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香疏络2号胶囊,3g/次,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3g/次,每日3次。共用药12周,分别测定用药前后FMD、肱动脉内径(D0),同时检测辛香疏络2号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TC、T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通络中药辛香疏络2号胶囊可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血管内皮障碍,调节血脂可能是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Urethral syndrome, a common disease in women, refers to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irritation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but without organic changes in the bladder and urethra and with no obvious bacteruria.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include frequent micturition, urgent urination and urodynia, pain in the pubis and renal region,  相似文献   
70.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并对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25例膜性肾病患者(IMN12例;HBV-MN13例,其中12例HBV-DNA阴性,肝功能均正常,采用MMF(始量1.5g/d,渐减量至0.5g/d,疗程6~18个月)及泼尼松(始量40~60mg/d,3个月后渐减量至5~10mg/d维持)联合治疗。1例血清HBV-DNA低度阳性的患者同时口服拉米呋定。定期观察血常规、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血肌酐及肝功能变化,血HBsAg阳性患者定期检查血HBV-DNA。结果治疗6、12、18个月,疗效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8个月时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率为63.6%,总有效率达90.9%;尿蛋白定量从(7.4±3.2)g/d降至(0.6±1.1)g/d(P〈0.1)1),血清白蛋自从(23.7±5.9)g/L升至(42.5±6.0)g/L(P〈0.01),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也显著下降(P%0.115),而血肌酐无变化(P〉0.05)。药物副作用轻。IMN组与HBV-MN组患者疗效及副作用皆无显著差异(P〉0.115)。结论MMF联合激素可应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包括IMN及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阴性及肝功能正常的HBV-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