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建立从恶性疟原虫薄血涂片中提取DNA进行恶性疟原虫18S RNA基因套式PCR检测方法 ,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利用螯合型的离子交换树脂Chelex-100作为介质,一步法分别提取患者染色和未染色薄血涂片恶性疟原虫DNA,行套式PCR扩增.以培养的不同浓度恶性疟原虫制备的染色和未染色薄血涂片提取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用Chelex-100法提取恶性疟原虫患者染色与未染色薄血膜DNA,PCR扩增均出现205 bp特异扩增片段.染色及未染色薄血膜恶性疟原虫PCR扩增的最低虫体浓度分别为1.5×101/μL血和1.5×10-1/μL血.结论 Chelex-100法薄血涂片中提取微量DNA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可在基因水平检测存档的薄血涂片标本.为恶性疟疾的临床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2.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1病原学成虫虫体呈线状  相似文献   
193.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6~9月北京局部小范围暴发广州管圆线虫病。北京市卫生局指定北京友谊医院为定点医院,进行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负责临床医师的培训工作。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于2006年8月组织专家编写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以指导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正确识别和规  相似文献   
194.
目的制备环氧化酶-2(COX-2)的RNA干扰(RNAi)重组慢病毒(lentivirus),观察COX-2表达沉默对人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目的基因短发卡RNA(sh RNA)载体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液后浓缩纯化、滴度测定、感染ESCC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包装效率及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评价COX-2基因沉默效应,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成功制备了沉默COX-2的重组慢病毒,该病毒感染ESCC细胞后,COX-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80%和50%左右,细胞的增殖明显减慢。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 RNA干扰能有效沉默ESCC细胞COX-2基因,COX-2表达沉默抑制ESCC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5.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基础与临床结合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该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6.
乳腺癌与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肿瘤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的一类物质,对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由于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缺乏敏感性并缺少特异性,目前的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大.寻找有价值的乳腺癌的早期标志物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文综述了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估计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CA153、CEA、PR和AR,以及新出现的一些标志物如miRNA、hMAM、Midkine等.  相似文献   
197.
恙虫病是由恙螨叮咬,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常常以急性发热、常伴皮疹或焦痂、对抗生素治疗敏感为特征,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多器官衰竭甚至高达70%的死亡率。延迟救治是导致恙虫病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恙虫病往往无典型症状,易与其他地区性疾病混淆,且临床诊断手段相对落后,易被忽视。本文针对恙虫病的病原体、临床诊治特点及防控策略进行文献综述,以加强公众和临床医生对恙虫病的认识,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降低恙虫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8.
199.
目的 通过对进修医师进行热带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探讨热带病特色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以我院进修学习的60 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和特色教学组,特色教学组在常规教学要求基础上加用特色教学模式。最后通过考试来评定教学质量。结果 与常规教学组相比,特色教学组的理论知识、诊治水平显著增高(P < 0.01)。结论 特色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辅助模式,有助于提高进修医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0.
为研究我国耶氏肺孢子虫的基因分型,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24例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耶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jiroveci)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 rDNA-ITS2)基因。纯化回收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导入JM109细胞系中,每个标本制备3~5个克隆,提取质粒测序。从19例患者的标本中检出ITS1-5.8S rDNA-ITS2基因,其中12份标本的25个克隆的测序结果可用于基因分型。经与Lee等(1998)的分型标准进行比对,本组病例耶氏肺孢子虫的ITS1分为B、E、I、N4型,最常见的为E型;ITS2分为a、b、e、h、i、n6型,最常见的为i型;ITS基因分9型,以Bi多见,有2份标本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