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静  包翠芬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140-141,i009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早期诊断、干预、减少大肠癌给患者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99—01/2004—0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肠镜活检组织归档蜡块100块,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78块及腺瘤22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及腺瘤中P16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36%,7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分别为62%,7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及腺瘤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大肠癌中呈显著负相关,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Dukes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f-2基因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大肠癌及腺瘤患者早期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吸烟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害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年龄35~65岁,按接受香烟刺激情况分为身处吸烟环境组和无吸烟环境组(本文吸烟环境指患者本人吸烟或患者被动吸烟,或经常接触被香烟熏过的物品,如吸烟者的衣物等,上述三种情况即现在人们常说的一手烟,二手烟,三手烟;无吸烟环境组指周围无上述3种情况).吸烟环境组136例,其中再分为一手烟组39例,二手烟组58例,三手烟组39例,其余为非吸烟环境组64例.比较心肌梗死后各相关化验指标的水平差异及半年后比较4组患者再住院率,心肌梗死再发率,猝死率,心衰发病率及心衰分级.结果 吸烟环境组较无吸烟环境组心肌梗死再发率,猝死率,心衰发病率及心衰分级均高,测得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明显降低,非吸烟环境组(0.101±0.026)%,与一手烟组(0.043±0.026)%,二手烟组(0.045±0.023)%,三手烟组(0.048±0.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炎症指标,血脂、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吸烟环境,无论一手烟,二手烟,三手烟均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危险因素,且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调查锦州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蟑螂)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辽宁省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成蚊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3种,淡色库蚊(52.5%)为优势种;蝇类有5种,丝光绿蝇(46.5%)和家蝇(28.4%)为优势种;鼠类有褐家鼠(67.7%)、小家鼠(13.0%)和黑线仓鼠(19.3%)3种。蟑螂均为德国小蠊。蚊类生境分布以牲畜棚和农户密度较高;蝇类以餐饮外环境密度较高;平均鼠密度以城郊结合部自然村密度最高;蟑螂主要分布于餐饮行业。蚊、蝇和蟑螂在8月、7月、6月各出现一个高峰期,鼠类在3月和10月先后出现2个高峰期。结论锦州地区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在提倡综合生物防治策略的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94.
鼻息肉(nasal polyp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成人发病率为1% ~ 2%,虽经鼻内窥镜彻底手术治疗,但仍会复发.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光谱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 SD大鼠70只,10只为正常对照组,60只为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大鼠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造模。取两组大鼠肝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纤维化变化,并进行分级。取其血清进行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的差异。结果肝纤维化组50只大鼠肝出现肝纤维化,其中早期肝纤维化22只,肝硬化28只。476.5 nm波长激光激发得到的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曲线的两波谷比值在肝纤维化鼠与正常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早期肝纤维化鼠和肝硬化鼠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检测和分析荧光光谱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背景:中药大黄、黄柏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目的:观察以大黄、黄柏为主药的中药对实验性软组织损伤兔血液流变学及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模型组、正常组,前2组采用打击法建立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腿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30min,中药组于损伤处敷跌创散,每日1次,模型组及正常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于造模后第5天,观察兔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的表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造模后第5,13天,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病理评分观察兔损伤软组织的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损伤软组织病理评分更高(P〈0.05),较早接近于正常组织。同时,中药组损伤软组织前列腺素E2的水平和血液黏度较模型组低(P〈0.05)。说明,中药跌创散可能通过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的表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其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张玲  周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614-615
目的对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0例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00例。采用止血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重组凝血因子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时间和出血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后出现再次出血症状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组凝血因子对患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消耗比例逐年下降,头孢菌素类药物消耗金额最大,在前10名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经验用药、过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弊端,今后要加强管理,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9.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患者可并发泌尿系统肿瘤,国内外有不少研究报道。由于发病隐匿,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易导致临床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马兜铃酸肾病并发泌尿系肿瘤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编医护辅导调查表进行测评。测评86例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人格、应对方式、医护辅导并作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SDS平均分为47.76±7.38,且抑郁情绪与神经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7,0.27,P〈0.01),与内外向、积极应对、医护辅导呈负相关(r=-0.41,-0.25,-0.24,P〈0.01),进入抑郁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有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医护辅导(R=0.57,R2=0.32,P〈0.01)。结论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医护辅导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