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3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无创性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运昌  柳桂娥 《贵州医药》1995,19(5):263-264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国内仅偶见其体表心电图表现的报道。我们自1980以来,使用无创性心电生理诊疗手段并对232例PSVT患者作了分类诊断和治疗,其中明确为SART者3例,现予报道,并参阅创伤性电生理有关文献,对SART的无创性电生理诊断标准作一探讨。1病例报告例1,女,48岁。反复心悸发作一年,每天发作0~5次,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2小时,多为劳累和情绪激动锈发,发作终止均突然。无胸痛、晕厥、气促史。心电图、体检、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常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在…  相似文献   
132.
选择同期入院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硫酸镁组(治疗组)各30例,进行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与心电图疗效之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静滴硫酸镁治疗心绞痛,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RHD)换瓣术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永久起搏治疗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对 6例二尖瓣置换术后 0 .4~ 5 .8年出现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 ,术前 72h抗凝剂减量 ,术前 2 4h停用抗凝剂 ,术后 4 8h服用常规抗凝维持量 ;术中心室电极测试起搏阈值均 <0 .5V ,R波振幅均 >10mV ,阻抗 4 5 0~ 780Ω ;术后沙袋压迫 12h ,抗生素预防感染 7~ 10d。结果  6例均无手术并发症。经随访起搏功能良好 ,平均心室率由术前的 (35 .0 0± 3.4 6 )次 min提高到 70次 min ,其中 2例根据患者的症状调整至 75次 min和 80次 min。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提高 (P <0 .0 5 ) ,左房内径较术前无明显增大 (P >0 .0 5 ) ,三尖瓣返流无明显增加。结论 RHD换瓣术后缓慢心律失常安置永久起搏器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4.
生脉注射液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英  武冈兰 《贵州医药》1997,21(2):83-85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分别观察了心脏病患者27例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15例静脉滴注安慰剂10d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LVDF)。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1),LVDF显著改善(P〈0.01);总有效率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027)。该药副作用甚少,可用于LVDF障碍或伴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调查贵州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旨在探讨防治对策,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 于2001-04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对15岁以上人群6372人进行普查,并随机抽样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查。筛选其中年龄≥60岁人群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高达44.9%,显著高于全人群的23.42%(x^2=207.3,P&;lt;0.0001)。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06%;13.88%;1.88%,其中,控制率显著低于全人群的4.63%(r=6.473,P=0.011)。老年人群中,饮酒、吸烟、超重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r≥5.4l,P≤0.02)。结论 贵州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严重、治疗远未到位、综合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介入术后Hs—CRP的变化规律。[方法]100例行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患者,按临床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急性心梗(AMI)三组;按病变复杂程度分成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三组,按手术复杂程度分成A组、B组和C组三组。分别于冠脉支架术前、术后6h、12h、24h、48h及72h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分组对比研究。[结果]①100例患者术前Hs—CRP值高于正常值(P〈0.05);②术后Hs—CRP较术前升高(P〈0.05)。分时段观察,术后6h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持续至72h;③依据临床类型分组观察,SAP组术后6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72h开始下降;UAP组术后12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72h开始下降;AMI组术后12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72h开始下降;④依据病变复杂程度分组观察,A型病变患者术后24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持续至72h,其间无明显峰值;B、C型病变患者术后12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峰值在48h,72h开始下降;⑤依据手术复杂程度分组观察,A、B组患者术后24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峰值在48h,72h开始下降;C组患者术后12h Hs—CRP水平开始升高,峰值提前至24h,72h开始下降。[结论]支架术后炎症反应的状态不仅与术前冠脉病变基础状态有关,更与介入干预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调查贵州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旨在探讨防治对策,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于2001-04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对15岁以上人群6372人进行普查,并随机抽样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查。筛选其中年龄≥60岁人群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高达44.9%,显著高于全人群的23.42%(χ2=207.3,P<0.0001)。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06%;13.88%;1.88%,其中,控制率显著低于全人群的4.63%(χ2=6.473,P=0.011)。老年人群中,饮酒、吸烟、超重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χ2≥5.41,P≤0.02)。结论贵州省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严重、治疗远未到位、综合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8.
背景女性高血压患者有其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其主要于预措施也有所不同.目的调查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女性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并观察康复预防干预效果.设计采用整群随机设计,13个行政村每个村根据总人口数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样本量.单位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对象1996年以来,在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开展心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的一系列工作,社区内有13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主要为在城郊结合部村民26 604人,多数村民的社会自然条件、生活行为方式等可以反映贵州省城乡人民的一般状况.调查范围为本社区15岁以上人群3 934人,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对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剔除.方法①于2001-04-01/05-15按照中国科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设计对示范点基线调查的要求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基线调查).②对纳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开展健康促进活动.③2002-07/2003-06按照中国科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设计的监测项目对女性人群进行调查(干预后监测调查).④以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正常,体质量指数24~27.9 kg/m2为超重,体质量指数≥28 kg/m为肥胖.⑤对两次调查结果作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平均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高盐高脂饮食率对比分析.⑥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贵州省社区基线调查不同年龄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②不同年龄社区基线调查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比较.③不同体质量指数基线调查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较.④基线调查与干预后调查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率、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结果基线调查获填写准确、完整的表格6 361份,合格率为99.84%.其中女性3 934人;干预后获合格资料1 141份.社区基线调查显示①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而控制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②社区基线调查女性人群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女性人群体质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在≥60岁下降.③体质量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05%,23.87%,39.37%.即随体质量指数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两两比较,P<0.05).干预后结果与基线调查比较①基线调查与干预后结果比较,同年龄者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均值多数有所降低,大部分显示差异明显(P<0.05).②干预后女性吸烟率显著增高,高盐高脂率有所降低(P<0.05).③本社区女性人群健康干预后患病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①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存在年龄差异.②随着年龄增长,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严重程度也增高.③体质量的增加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④健康教育可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程度、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9.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s)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管家蛋白,其主要的功能是催化吡咯啉-5-羧酸(P5C)转化为脯氨酸,同时将NAD(P)H氧化为NAD(P)+.为揭示果蝇P5CR的聚合形式、酶学性质及晶体结构,提取了果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获得了cDNA,进而通过PCR获得了编码果蝇P5CR的cDNA片段;将此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依次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了适合晶体生长的高纯度蛋白;通过EGS交联实验和凝胶过滤层析检测了P5CR在溶液中的聚合形式;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果蝇P5CR的酶活性参数;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筛选了P5CR的结晶条件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1)纯化后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凝胶上已基本观察不到杂蛋白质条带,说明目的蛋白质纯度较高;(2)果蝇P5CR在溶液中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十聚体,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更大的聚合形式;(3)果蝇P5CR参与抗癌药物硫代脯氨酸的代谢,在该逆向反应中最适pH为高碱性,该酶在45℃的半衰期约15分钟;(4)筛选得到了果蝇P5CR的初步结晶条件(0.2mol/L Ammonium phosphate dibasic,20% PEG3350 pH 8.0).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折返性的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VT)绝大多数发生于左心室并表现为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本文报道1组VT折返环位于左心室但出口在右心室且表现为左束支阻滞(LBBB)的病例。方法32例因陈旧性心肌梗死伴VT而接受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患者,其中4例临床有LBBB形态的VT。使用非接触等电位和虚拟单极标测判断VT起源,结合舒张中期电位(MDP)和拖带标测确定折返关键通路和消融靶点。用盐水冲洗电极导管在折返环的关键峡部行线性消融。结果全部32例患者中,4例临床有LBBB型VT者均成功被诱发,其中1例有两种LBBB型VT,1例同时有RBBB型VT但周长与LBBB型相同;另有1例共有6种形态的VT,包括RBBB和LBBB型。在右心室内的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可迅速确定VT在右心室的传出部位,该处的虚拟单极标测显示rS型提示左心室起源。3例在左心室成功拖带并消融成功,靶点均紧邻左心室间隔,其中1例位于下壁,1例在前壁,1例两种LBBB型VT分别在前壁和下壁间隔旁消融成功。随访1~4.2年,未服抗心律失常药无VT发作。而1例诱发出6种单形(包括RBBB和LBBB型)VT患者因巨大室壁瘤及心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消融。结论紧邻室间隔的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起源VT可能因在右心室有出口而表现为LBBB型,需要在标测和消融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