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窦部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法)检查确诊为Hp阳性的慢性胃窦炎患者5人作为试验组,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2人作为对照组,用透射电镜观察胃窦部内分泌细胞变化。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p阳性患者内分泌细胞内分泌颗粒电子密度增加,壁细胞分泌状态活跃。结论Hp感染后内分泌细胞变化可解释Hp感染后相应激素变化。  相似文献   
52.
由于大肠癌的发生与部分息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大肠息肉的发病年龄和解剖学分布特征对探讨大肠癌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本对南方医院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进行分析,以探讨大肠息肉发病年龄、部位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T)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用RTA方法检测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体液及组织中Gas、SST含量的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胃肠道功能紊乱时血浆、胃液、肠液、胃窦、十二指肠、下丘脑组织中Gas含量低下(分别为109.46±40.88ng/L,30.78±6.81ng/L,96.58±14.36ng/L,232.61±53.88ng/g,22.47±3.02ng/g,68.09±13.40ng/g,P均<0.05),SST含量增高(分别为32.56±7.91ng/L,29.21±4.58ng/L,25.74±4.16ng/L,367.15±42.30ng/g,47.31±10.97ng/g,66.76±6.55ng/g,P均<0.05)。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大鼠,Gas和SST水平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自然恢复大鼠(P<0.05)。结论体液及组织中Gas、SST水平紊乱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4.
本对我院近年收治的少见或罕见的下消化道出血43例病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对这部分病因的认识和诊治永平。12种病因中以直肠孤立性溃疡,结直肠动静脉畸形,直肠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等较多见。我们认为下消化遭出血无论何种原因结肠镜检查均应列为常规,对大多数患,肠镜检查及病理可明确诊断。而选择性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PCR检测等对少见病目的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5.
季代金  姜泊 《癌症》1997,16(4):314-315
大肠肿瘤早期诊断新方法—基因诊断季代金1姜泊2张亚历2冯福才2周殿元2关键词大肠肿瘤早期诊断基因检测中图号R735R340.4大肠肿瘤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早期大肠癌是可以治愈的,进展期大肠癌则预后很差〔1〕。生存...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窦部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将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法)检查确诊为Hp阳性的慢性胃窦炎患者5入作为试验组,H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2人作为对照组,用透射电镜观察胃窦部内分泌细胞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p阳性患者内分泌细胞内分泌颗粒电子密度增加,壁细胞分泌状态活跃。结论 Hp感染后内分泌细胞变化可解释Hp感染后相应激素变化。  相似文献   
5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1983年澳洲学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活检中分离出后,近年在国际上对HP的微生物学,致病机理、诊断方法、抗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且与胃癌有一定关系。本试从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角度,观察其与HP感染的关系,以期阁明HP感染在胃脘痛不同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启发临床思维,以利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8.
广东三个人群中海尔曼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内镜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英国的Dent等[1]在人胃粘膜病理切片中发现了一种形态不同于幽门螺杆菌(Hp)的新细菌,至今国内外已报道了数百例,1993年Solnick[2]对2例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发现属于螺杆菌属,名为Helicobacterhe...  相似文献   
59.
一、消化道内镜的开发为了提高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医学界的先驱者们早在十八世纪后期即考虑研制内腔窥镜。自1795年德国学者 Bozzini 用金导管制成直肠镜以来经历了硬式内镜、软式内镜、胃内照相机、纤维内镜及电子内镜等阶段。而照明则从原始的烛光,酒精 松节油燃油灯及电灯的反射光照明,内镜前端微型电灯泡照明及经光  相似文献   
60.
胃排空动态显像中双核素标准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31I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和99mTcDTPA双核素胃排空动态显像的方法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前临时标记131IBSA和99mTcDTPA,配成131IBSA鸡蛋固体餐和99mTcDTPA水液体餐。固体餐经人胃液消化试验,检测标记物稳定性。检查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功能,其中2例在3天内进行了131IBSA鸡蛋餐和99mTc硫胶体(Sc)鸡肝餐两法对照,比较其相关性。结果131IBSA和99mTcSc在胃液中消化2小时,脱标率分别为300%和516%;131IBSA鸡蛋餐法和99mTcSc鸡肝餐法相关性好,r=0989,P<001;对照组固相半排空时间(HSET)为582±177分钟,液相半排空时间(HLET)为235±94分钟;病例组HSET为925±296分钟,HLET为372±166分钟;固相和液相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3474和2485,P<001)。结论131IBSA鸡蛋餐、99mTcDTPA液体餐同时使用(双核素标准餐法)可为临床提供胃排空固体和液体食物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