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了解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点及汉坦病毒(HV)型别,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肺HV抗原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病毒分离采用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幼龄长爪沙鼠,再经vero-E6细胞传代,用单克隆抗体DFA定毒株及分型。结果从捕自浙江省龙泉地区的8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3株HV,经DFA鉴定均为汉滩型(Ⅰ型)病毒,3株病毒在Vero-E6细胞中的感染滴度为10^4.75~10^5.25CCID50/ml。结论从鼠类肺组织中分离到3株汉滩型HV,毒株均能在Vero-E6细胞中较好增殖,有可能成为HFRS疫苗后备毒株。  相似文献   
22.
浙江省家猫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浙江省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家猫股静脉血,一半留全血,一半分离血清,用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全血,用ELISA检测血清,计算感染情况。结果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4.5%,江山、龙游、安吉、淳安、建德和上虞市(县)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0.0%、33.3%、40.0%、50.0%和28.6%,各地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猫阳性率为36.0%,雄性为33.3%,二者间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存在传播给人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和防病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 8年 ,我们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协作组研制的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 ,通过动物试验 ,经卫生部批准 ,进入人体观察。由于此疫苗在我国首次使用 ,对人体观察要求特别严格 ,一期临床观察 ,经历了 10人的小试 ,再 10 0人的扩大 ,又经 10 0 0人的再次扩大 ,然后进入15 0 0人的二期临床观察。经过长达 5年的一期、二期临床观察后 ,于 1993年底获得此疫苗的新药证书和试生产文号 ,才进入三期临床观察。一、二期临床观察主要检查疫苗的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 ,三期临床除继续观察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外 ,主要观察疫苗的现场防病效果。1989年后 ,我国另…  相似文献   
24.
目的获得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发登革热血清学检测试剂盒提供抗原。方法RT-PCR扩增II型登革热病毒NS1基因并测序列,并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NS1。并将pFastBac-NS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筛选到重组转座子rBacmid-NS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rBacmid-NS1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S1。rBV-NS1感染Sf9细胞后,通过SDS-PAG和Western blot检测NS1重组蛋白。结果成功克隆II型登革病毒NS1基因,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S1基因在昆虫细胞得到表达,能与登革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免疫原性。结论II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在昆虫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汉坦病毒 (HV)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能力和毒株在该细胞中的增殖规律。方法 将HV感染Vero细胞 ,每隔 3d收取细胞培养液 ,直到细胞衰老 ,并观察细胞的病变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T)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RPHA) ,观察细胞培养液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HV不致Vero细胞产生病变 ,病毒感染细胞第 8~ 11天时细胞培养液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最高 ,以后逐渐降低 ,但直到细胞感染病毒 3 2d时其培养液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仍稳定在 5 .0 0LgTCID50 /ml和 1∶2 0以上。结论 两株病毒已适应于Vero细胞 ,且具有病毒滴度高、毒力强和抗原性良好的特性 ,是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良好的后备筛选毒株。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长爪沙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4周龄左右的长爪沙鼠 ,脑内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 ,在 - 1、+1、+2、+4天注射环磷酰胺 30mg/kg体重 (第 0天感染病毒 )。结果 沙鼠由隐性感染变为急性致死性感染 ,病死率为 93%。在病死动物的脑、肺、肝、脾和肾等器官中 ,均检查到HFRS病毒抗原。结论  4周龄长爪沙鼠模型可用于本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交叉加强免疫抗体应答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价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1年后分别用双价苗和Ⅰ型、Ⅱ型单价苗分别进行加强免疫,以观察不同型别疫苗加强后机体的抗体应答水平及区别,以确定加强疫苗剂型。方法:对206名疫苗接种中的部分接种,在基础免疫后2周及1年后(加强前)和加强后2周、1年分别采集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检测IFA-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1)基础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为96.76%,GMT为38.0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100%,Ⅱ型为92.50%;中和抗体GMT:Ⅰ型为20.82,Ⅱ型为15.66。(2)基础免疫后1年(加强前)IFA-IgG抗体阳转率降为51.91%,GMT也降到25.4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55.81%,Ⅱ型为46.51%。中和抗体GMT也分别降到5.45和5.18。(3)加强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回升到98.46%,GMT也上升到38.02;同时中和抗体率:3组两型抗体均为100%阳转;Ⅰ型抗体GMT分别为20.01,46.66和12.42;Ⅱ型抗体和GMT分别为20.00、19.99和16.82。结论:在双价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通过3种疫苗加强免疫,产生的IF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阳性率和GMT水平3组间很接近,但Ⅰ型苗组应答的Ⅰ型中和抗体GMT是3组中最高的。提示:在双价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使用与该疫区相同型别的单价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降低疫苗接种成本和减轻接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2007年从浙江省丽水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区鼠肺分离的汉坦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将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标本接种Vero-E6细胞,分离汉坦病毒。提取病毒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S基因全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应用DNA STAR软件分析比较,确定病毒型别。结果从疫区7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2株汉坦病毒,经汉坦病毒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为汉滩型(HTN)病毒,2株病毒与国际标准株76-118(HTN型)和80-39(SEO型)S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4.7%、84.6%和64.2%、64.0%。结论浙江省丽水地区可能存在以HTN型病毒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9.
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免疫动物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用禽流感毒种R1203株按3种生产工艺生产的疫苗进行动物接种,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用不同剂量的3种工艺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大鼠和家兔,肌肉接种2针(隔14 d),首针后14和28 d静脉采血,测定接种1针和2针后,动物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大鼠的抗体反应较家兔敏感;大鼠和家兔在疫苗接种1针后14 d,都能产生血抑抗体,滴度可达1∶40,但中和抗体滴度都很低,几乎测不到;接种2针后,血抑抗体或中和抗体反应都显著高于第1针;裂解-2苗接种大鼠和家兔后的抗体反应普遍高于另2种疫苗,且家兔量-效反应明显。结论裂解-2疫苗优于其他2种;中和抗体能正确反应疫苗的质量;H5N1禽流感疫苗的效力试验可用于免疫家兔测定中和抗体和临床前研究的动物试验,用15μg血凝素(HA)接种家兔2针,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达1:40或以上。  相似文献   
3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占全球发病总数的90%,病死率约为3%-10%,波及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在各种预防HFRS的措施中,疫苗是一种最特异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迄今为止。本实验室已经研究出HFRSⅠ型、Ⅱ型和双价及双价纯化沙鼠肾灭活疫苗,并已取得正式生产号,为预防HFRS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HFRS疫苗质量的好坏,对HFRS疫区的防病效果起很大的影响。考核HFRS疫苗免疫效果最常用的方法是中和抗体效价的检测。但家兔经疫苗免疫后活毒攻击,检查家兔小肠的病毒抗原是考核疫苗免疫效果最直接、方便、稳定的方法。本课题组从2001—2002年HFRS毒株浙江分离株中筛选出一株攻击家兔后小肠荧光抗原最强的矾株作为今后考核HFRS疫苗效果的攻击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