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油漆工人的低血铅暴露与神经系统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2个油漆相关企业的所有接触油漆的工人为样本,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生化检测及体格检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低血铅和其他因素暴露对神经系统症状的影响。结果 收集到完整资料的有525例, 其中血铅阳性者55例(10.5%);血铅阳性者的血铅均值为(0.088 4±0.053 9)mg/L;278例(52.95%)出现类神经征;69例(13.14%)出现周围神经病症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OR=1.827)、饮酒(OR=1.607)、健康状况(OR=3.862)、血铅(OR=1.983)与类神经征有关。工龄(OR=2.282)、饮酒(OR=2.704)与周围神经病有关。结论 低浓度血铅暴露可能与类神经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现场调查中多重应答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方法 根据多重应答资料不同选项间既存在关联,又不可互换的特点,将其视为多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问题,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建模分析,并通过实例及其SAS编程的实现过程进行阐述.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可以很好地分析自变量对于多重应答资料各项的影响,并能进一步回答各选项的基线应答概率、作业相关矩阵信息;在此模型下,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每一选项的具体影响,或各自变量的分层比较具体差异的信息.结论 广义估计方程可以作为现场调查中多重应答资料的推断分析.  相似文献   
44.
童峰  陈坤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5):410-412
目的 介绍应用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常见结局事件的前瞻性研究中暴露因素的调整相对危险度的精确区间估计值.方法 应用稳健误差方差估计法(sandwich variance estimator)来校正相对危险度(RR)的估计方差,并通过SAS程序中GENMOD过程的REPEATED语句实现修正poisson回归.此外,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5个虚拟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以分层的Mantel-Haenszel法为标准参照,修正poisson回归对aRR点和区间估计均较为理想,普通poisson回归的aRR区间估计偏于保守.而logistic回归得到的aOR值明显偏离真实的RR值.结论 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适合于处理常见结局事件的前瞻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采用组合分析法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IA.DRB1、-DQA1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207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48名自限性HBV感染者进行HLA-DRB1、-DQA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和组合分析法比较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关系。结果携带HIA-DQA1*0102或HLA-DQA1*0301等位基因者,感染HBV后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显著低于不携带这些等位基因者,比值比(oddsratio,OR)分别为0.23和0.52。用此两个等位基因进行组合分析发现,仅携带HLA-DQA1*0102或HLA-DQA1*0301任何一个等位基因者,较不携带HLA-DQA1*0102和HLA-DQA1*0301两个等位基因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8,X^2=31.16,P〈0.0031),而同时携带HLA-DQA1*0102和HLA-DQA1*0301两等位基因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降低则更为明显(OR=0.16,X^2=5.86,P=0.02)。结论具有两个保护(或危险)作用的等位基因者比不具有或仅有其中一个等位基因者对HBV感染的结局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中国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借助1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之际,于2007年6~12月在10个城市的39家三级医院对符合标准的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进行调查,利用电子问卷采集临床资料,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调查4429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64±8)岁,66.2%为男性,3345例(75.5%)合并冠心病,2053例(46.4%)合并心肌梗死,1976例(44.6%)合并缺血性脑卒中,3181例(71.8%)合并高血压。仅1952例(44.1%)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其中1411例(72.3%)患者末在确诊糖尿病后立即开始服用他汀,而451例(23.1%)患者未在确诊CVD后即开始服用他汀。辛伐他汀(20mg≤且40mg)和阿托伐他汀(10mg≤且20mg)为最常用剂量,分别占63.5%(489/770)和61.0%(428/702)。结论目前中国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明显不足,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47.
刘民  栾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1083-1086
目的 了解中国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现状及近20年来该人群主要致残原因的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1987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0~14岁肢体残疾儿童致残原因的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比较.结果 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类别为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伤害因素、其他因素和疾病因素,致残专率分别为0.257%、0.066%、0.055%和0.041%.脑性瘫痪所致肢体残疾的致残专率最高,为0.129%.与1987年调查结果相比.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的致残专率显著上升,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的致残专率显著下降.2006年中国0~14岁儿童肢体残疾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脑性瘫痪、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其他先天性或发育障碍以及其他原因;1987年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是其他原因、小儿麻痹症、发育畸形、其他外伤和不明原因.两次调查的分年龄组及分性别的前五位致残原因分别与两次调查的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构成顺位基本相同.结论 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是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脑性瘫痪致残专率最高;伤害因素逐渐成为我国0~14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  相似文献   
48.
武汉市大学生毒品尝试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尝试毒品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武汉市11所大学在读大学生585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实际调查5677名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2.0%,其中男生的尝试率高达2.8%,大学四年级毒品尝试率高达5.5%,存在睡眠障碍、抑郁情绪、吸烟、饮酒、缺少父母关爱、同学关系处理不良情况的大学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为3.3%、3.8%、18.0%、16.3%、12.0%、16.0%,家庭经济情况很好或困难的大学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高达4.0%和3.1%。结论武汉市大学生的毒品尝试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经常吸烟、经常饮酒、有抑郁情绪、同学人际关系不良和高年级。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某中学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春季经病原学证实发生在江苏省某中学的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通过对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分离毒株在局部的演变分析,阐明该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特征。1.材料与方法:标本均为发病3 d内未用药物治疗的首诊乙型流感患者咽拭子,乙型流感毒株均来自国家流感中心。毒株分离与鉴定按文献[1]操作,采用犬肾细胞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用微量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病毒型的鉴  相似文献   
50.
王洪源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2):908-912
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应用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此就本刊作所投稿件和已发表章中存在的与统计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