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氧化电位消毒剂性能及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解氧化电位消毒剂的性能及消毒效果,对其稳定性试验和金属的腐蚀性试验进行了观察;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进行了微生物杀灭试验。结果,该消毒剂在54℃下放置14d,有效氯浓度下降43.66% ;含有效氯150mg/L该消毒液,对不锈钢无腐蚀,对碳钢、铝和铜均为中度腐蚀。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100%,所需有效氯含量和作用时间依次分别为45mg/L作用10min、64mg/L作用15min、100mg/L作用25min、250ms/L作用20min。含有效氯190mg/L该液作用4min,可破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的抗原性、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稳定性差且有腐蚀性。  相似文献   
92.
辽宁省东部山区吸血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东部山区新宾、清原县吸血蠓的调查结果,共采获吸血库蠓8种,新宾县居民区的优势蠓种为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占83.9%;清原县林缘牛棚的优势蠓种为兴安库蠓(C.sinanoensis),占95.3%。刺螫库蠓的活动季节为13旬,在9月中旬出现一次高峰。兴安库蠓一日的活动时间在1—6时和18—24时,有2次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日出前2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  相似文献   
93.
为观察寒冷适应条件下大鼠受到电离辐射后脏器、体重及精子的变化,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寒冷组、辐射组和寒冷复合辐射组。结果观察到寒冷组大鼠体重低于常温组,寒冷辐射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3组。辐射组睾丸重量显著低于非辐射组,寒冷组与寒冷辐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辐射组精子数量明显低于非辐射组。寒冷辐射组肺、心及肾的脏器系数高于其它3组,可能与脏器受累纤维化有关。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寒冷对中等剂量照射未发现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1999-07-24,驻本溪草河口某部水源疑有氰化物污染,我们进行了检测处理。1 氰化物污染的概况1999-07-20 17:00左右,丹东一运氰化钠液体的罐车,在距某部营院东南方向1km 处发生翻车。约9~10吨的氰化钠液体倾出,液体中氰化钠浓度为30.2%。由于车主当初谎称为柴油,故未能及时报案和采取有效措施。倾出的氰化钠液体顺着公路右侧下流约500m,并涌到公路右侧的某村,造成该村环境和流经该村的溪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低频超声对药物的促渗作用效果,对40只豚鼠离体皮肤随机分为对照组、促渗剂(氮酮)组、低频超声组和综合组(低频超声+促渗剂),利用离体透皮吸收装置分别于规定的时间点,采用HPLC 法检测透皮的环丙沙星浓度,以峰面积对药物浓度作直线回归。实验结果表明,促渗剂组和低频超声组的药物浓度在各时间点比对照组高(P<0.01),低频超声组与促渗剂组的药物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综合组的药物浓度在60、90、120、150、180min 比低频超声组高(P<0.01)。结论:低频超声和氮酮具有协同的促渗效果,使皮肤通透性显著增强,为今后提高体外给药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采用对倍稀释系列浓度定性试验法 ,测定醋酸氯己定对不同来源的 4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 ,北京从临床标本分离的 3株与沈阳临床分离株对氯己定的抗力无明显差别。氯己定对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 13 6mg/L与 2 7 2mg/L。  相似文献   
97.
目的 : 探讨抗栓Ⅱ号药与局部血管扩张药联合应用治疗兔足重度冻伤的作用 ,为寻求较简便的冻伤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体重 2 .0~ 3.0kg大耳白家兔用 - 2 5℃乙醇冷冻及 2 0℃水复温的冻伤模型造成兔足重度冻伤。于伤后 4h开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 ,(1)对照组 :除每天更换纱布外 ,不予药物治疗 ;(2 )洗必泰组 :用洗必泰液多次温浸法治疗 ;(3)抗栓Ⅱ号组 :抗栓Ⅱ号静脉滴注加环丙沙星局部涂敷 ;(4 )综合治疗组 :以抗栓Ⅱ号为主 ,静脉滴注 ,同时局部多点注射利血平和妥拉苏林并外用环丙沙星。于冻伤前及冻伤后不同时期测量活存面积和足掌中心皮肤温度。结果 :(1)活存面积 :洗必泰组和综合治疗组兔足冻伤后的活存面积分别为(5 6.67± 2 8.96) %和 (60 .4 4± 2 8.11) %与对照组的 (19.37± 13.31)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抗栓Ⅱ号组的活存面积为 (2 5 .2 3± 12 .4 4 )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皮肤温度 :冻伤后第 2天各组兔足皮温都有所下降 ,但对照组和抗栓Ⅱ号组在第 5、12、2 1天时的皮温已经降至室温 (2 5℃ )水平 ,而洗必泰组和综合治疗组的皮温基本保持在 30℃左右的水平上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抗栓Ⅱ号和局部扩张血管药合用治疗兔足重度冻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寒冷对电离辎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对小白鼠寒冷复合电离辐射的活存率和北亡鼠平均活存时间进行丁观察。结果表明,冷适应后照射小鼠活存率较常温照射组提高,但未达到有显意义的程度;死亡鼠平均括存时间则显延长(P级侧<0.05),可能是冷适应小鼠提高了对辐射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9.
100.
为观察抗栓Ⅱ号综合疗法治疗兔足重度冻伤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重度冻伤的机制.制备兔足重度冻伤模型后,采用抗栓Ⅱ号综合疗法治疗.于冻前和冻后6周内8个时点分别采血.测定血液有形成分8项指标。结果表明.经抗栓Ⅱ号综合治疗.白细胞数量冻后2周恢复冻前水平,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在冻后48h恢复;对照组上述5项指标于冻伤后3~4周恢复。结论:抗栓Ⅱ号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抗感染,促进冻伤病理改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