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东北边境五县鼠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鼠类作为宿主动物,在传播疾病上起到重要作用。深入进行鼠类的调查研究,对鼠类的防制,研究鼠类与疾病的关系,减少鼠类对人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东北边境地带多为林区和农作物区,对该地区鼠类的种群动态等尚缺乏较系统的调查。我们自1980年至1993年对东北边境的吉林省珲春县,黑龙江省东宁、密山(兴凯湖)、萝北、爱辉县等五县进行了鼠类的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和季节  相似文献   
72.
蜱是虫媒疾病的重要宿主之一。斑点热、莱姆病及Q热都是因其病原体通过蜱叮咬而传播的。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存在这几种蜱媒疾病的自然疫源地。为了解驻地部队对这3种蜱媒疾病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6年4~6月对黑龙江省东宁、绥阳地区驻军及部份林业工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东北地区室内氡浓度水平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受到的天然放射性辐照中,氡所致人类的照射剂量占50%左右,而氡及氡子体是诱导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来环境中氡浓度水平,尤其是室内氡浓度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于1996~1998年对东北地区16个市区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方法、布点及刻度 (1)材料:固体径迹探测器,由CR-39探测片(德国进口),KfK型氡扩散杯(国产)、聚丙烯纤维滤膜组成。(2)方法:径迹蚀刻法。蚀刻条件:6-25molNaOH溶液中在85℃下蚀刻6-2h。(3)布点范围及…  相似文献   
74.
兔足重度冻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度冻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免疫功能的变化与伤后的发展,转归、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白兔为重度冻伤模型,测定兔足重度冻伤1~4周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活性、T和B淋巴细胞转化及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结果:重度冻伤后,其免疫功能低下,第1周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周降至最低水平;3~4周较第2周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冻伤对NK细胞、Z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5.
目的:鉴定恙虫病东方体黑龙江分离株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恙虫病东方体黑龙江分离株的sta56基因及其酶切图谱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6株分离株的PCR特异性产物经Hinf I、Hha I、Rsa I酶切后呈现3种不同的RFLP图谱;MSAa9301株、NSAa9303株、MSAa9304株及MSAp9305株与Gilliam参考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但缺乏Hinf I的酶切位点,属于Gilliam型;MSAa9306株与Karp参考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属于Karp型;MSAp9302株与Kato参考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属于Kato型。结论:黑龙江密山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存在Gilliam,Karp和Kato 3种型别。  相似文献   
76.
沈阳某招待所于2003-09-15-16两天内先后发生35名食物中毒病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引起人类腹泻的致病菌涉及到3个菌科,60多个菌种。常见的有如下几类:①志贺氏菌属;②沙门氏菌属某些种、型;③大肠填希氏菌属某些种,型;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⑤邻单胞菌;⑥气单胞菌属某些种,型;⑦霍乱及其他致泻弧菌;⑧空肠、结肠及其他弯曲菌,此外,还有一些食物中毒条件性致病菌等,也必须同时予以检出。  相似文献   
78.
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宿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传染源构成与长江以南是否一致?这在疫源地特征上是一个重要问题。1992~1994年,我们分别在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密山市和辽宁省宽甸县调查点上,从捕获的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和大仓鼠体内分离到14株恙虫病立克次体.从而证实3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存在。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方法按自然疫源性学说和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择调查点,分别于5~6月在3个调查点的适当生境点上,用回笼法捕鼠。豆.2鼠种鉴定对捕鼠进行分类鉴定和登记。1.3分离病原标本组成将同日、同生境捕获的同种鼠3~5只的脏器组成一…  相似文献   
79.
为比较东北3个地区分离到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毒株的生物学及免疫学性质,对16个分离株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地区的分离株除2株外均能引起小白鼠典型的发病过程,但在血清型与毒力上有所差异.密山和珲春分离株均以Gilliam型为主;宽甸分离株则以Karp型为主.毒力以密山分离株最强(LD50=10^-5.5~-8.1);珲春分离株次之(LD50=10^-4.6~-4.8);宽甸分离株较弱(LD50=10^-2.0~-3.2),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但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所显示的各分离株图谱未见差异.3个地区的分离株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力。与Karp标准株间有较强的交叉保护作用,保护指数在3.00~4.00之间。  相似文献   
80.
从病人血液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H—5株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1996年5~6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地区进行斑点热病的调查。方法采用micro-IF、病原分离及PCR/RFLP等方法。结果(l)发现被蜱叮咬后斑点热临床指征的疑似病人7例,其中血清检测有4例早期与恢复期血清抗SFG立克次体lgM、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2)从病人血液分离到1株SFG立克次体H-5株,经鉴定显示该分离株和黑龙江省立克次体54株一致,和SFG各标准株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患者为SFG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从病原学角度证实该立克次体对人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