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某铁路局管内道口事故的流行规律,探讨事故原因。方法收集1963--2002年间某铁路局管内道口事故记录的数据,应用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1963~2002年间发生铁路道口事故1017起,在1963~1980年间呈上升趋势,1994~2002年呈下降趋势。事故在24h中向14点集中(d=210.95);事故多发于正线道口(84.92%);主要责任者是机动车司机(56.09%)、行人(14.21%)等;事故主要原因是车辆抢道(31.49%)、车辆熄火(21.64%)等。结论道口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因素是路外车辆及道口设施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为了比较各地伤害的发生率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我国在1996年提出了一个“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参考)”,8年来这个标准在全国各地被普遍使用。2004年4~9月在全国广泛征集对“伤害流行病学界定标准(参考)”的修订意见;2004年10月第三次全国伤害预防控制学术会议期间,又反复征求与会代表的意见。为了使标准更加清楚、准确和可操作,多数专家认为暂以“伤害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公布为宜,在今后的应用中继续验证。  相似文献   
13.
常备不懈,磨砺以须,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 ,把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建国 5 0多年来的卫生工作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2 0世纪上半叶 ,旧中国疫病丛生 ,传染病恣行肆虐。共和国成立后 ,政府发动了一场以控制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使各种传染病在 1970年开始平稳下降 ,死亡率也相应减少。 90年代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生率稳定在 2 0 0 / 10万以下 ,比 1970年下降了 95 % ;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从第 2位降至第 9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 ,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在不到…  相似文献   
14.
不要轻视现场调查研究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凡公共卫生工作都离不开现场,疾病控制更是以现场为主战场.离开了现场,离开了人群,卫生工作便是一句空话.不精通现场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卫生问题和突发事件,就会束手无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卓越成效雄辩地告诉人们:卫生防疫人员在经济基础仍然比较差的情况下,凭着走家串户的现场调查,查清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9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代临床医生和预防医学工作者一起采用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摸清了我国肿瘤、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初战告捷.于是,临床医生纷纷走出了医院,到社区现场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铁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交通伤害是交通伤害的一大分支,本描述了与铁路有关的各种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事故成因、伤情分析与相关的测量指标,并提出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性别伤害死亡率差别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伤害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对13篇意外伤害死因分析的章进行不同性别伤害死亡率分析。结果:男女伤害死亡率差yi的平均总体效应为0.0002396;合并的效应值ORs=1.58,95%可信区为1.35,1.85。结论:不同性别的伤害死亡率差别有显性,男性高于女性,且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人类第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座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出现高频率的杂合性丢失(LOH),提示该部位可能是抑癌基因潜伏的位点。最近克隆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可能是定位于染色体3p14.2的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在肿瘤组织中广泛地缺失为研究肿瘤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8.
性病在中国基本控制的经验和再出现的原因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旧中国的梅毒和淋病传播很广,1949年全国性病人数达1000多万,梅毒患病率城市为5%~10%,农村为0.5%~4%。例如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市当年的性病患病率高达10%,有49万病人,妓女中有58.7%患梅毒,28%患淋病,0.8%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性病是当时社会上一种常见病,前上海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病人中有5%~10%是梅毒病人。又如天津市自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商埠,成为通商口岸,外国商人、军人、海员、侨民涌入天津,使性病随之蔓延,1946年天津市花柳病防治所检查2351名妓女…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在预测糖尿病发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活动是人类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 ,简称神经网络 (neuralnetwork ,NN)正是这样一种模型 :它巧妙地将生物神经网络 (biologicalneuralnetwork ,BNN)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用数学形式模拟出来 ,使其具有人脑的某些功能。该方法自上个世纪 80年代重新兴起以来 ,已在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1] 。在流行病学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关于疾病预测方面的研究虽有一些 ,但多是以临床资料为基础[2 4] ,基于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ABO血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病人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并选取相应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和乙型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分别与ABO血型无相关关系(P>0·05),乙戊型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与O型血型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乙戊型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与O型血型呈相关关系,提示O型血型可能为Ⅰ戊型病毒性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