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4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构建“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评价“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膳食情况的影响效果。 方法 于2016年4月-2016年10月在广州市番禺区A、B、C三个居委招募的高血压病例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接受基于互联网的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膳食评估及血压测量,用SPSS 21.0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膳食摄入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食物的每日实际摄入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盐、谷薯类的实际摄入量分别减少1.44、103.54 g,钙的实际摄入量比干预前增多,禽畜水产品、钠、胆固醇的实际摄入量比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维生素C的摄入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能量及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盐、油、谷薯类、禽畜肉类的实际摄入量比对照组较少;蔬菜类、蛋类、水果类、奶及奶制品的实际摄入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钙、磷、钾、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均比对照组多,钠的摄入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互联网+”自我管理膳食干预模式对调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结构、防治高血压、改善患者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是一项高血压防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促黄体生成素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及临床性能评价. 方法 采用平行、盲法、对照试验设计,用达瑞生物公司试剂盒检测335例样本,以雅培公司的促黄体生成素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作为对照试剂盒,罗氏公司的促黄体生成素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作为复核试剂盒.操作按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对达瑞生物公司试剂盒的符合率和相关性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 同雅培公司试剂盒比较,达瑞生物公司试剂盒检测血清样品异常符合率为95.8%,正常符合率为95.2%,总符合率为95.4%,Kappa值为0.898 (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Y=0.358+0.961X,两者测定值接近,相关系数为0.988(P<0.01),相关性良好.同血清检测结果相比,血浆检测结果Kappa值为1.000(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Y=0.120+0.966X,相关系数r值为0.999 (P<0.01),相关性良好.特异性样本检测结果均为正常. 结论 本试剂盒检测性能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3.
汪慧  王大虎  陈纯  张周斌  李铁钢  王鸣 《疾病监测》2016,31(10):838-842
目的 了解广州市腹泻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4-2015年选取广州市两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作为监测哨点,每间哨点医院每周采集5岁以下和5岁及以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各3份,将采集的标本送至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中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4-2015年广州市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数据,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腹泻标本732份,诺如病毒阳性136份,阳性率为18.58%。各年龄组诺如病毒阳性率不同(2=20.39,P=0.001),其中5岁以下年龄组最高(24.2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GⅡ组133份(97.80%),GⅠ组3份(2.20%)。分别对2014年(4份)及2015年(5份)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提示,2014年诺如病毒流行株以GⅡ.4 Sydney_2012变异株(75.00%)为主,2015年以GⅡ.17变异株(55.60%)为主。2014-2015年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23起,其中14(60.80%)起由GⅡ组引起。结论 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毒株仍以GⅡ组为主,其中2014年优势毒株为GⅡ.4 Sydney_2012变异株,2015优势毒株为GⅡ.17变异株。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广东省广州市气压、气温、气湿、降水量、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虫媒传染病消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广州市2011-2014年虫媒传染病发病数据和同期气温、气湿等气象数据,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与登革热(RR=1.013)、恙虫病(RR=1.013)发病呈正相关,与流行性出血热(RR=0.998)发病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登革热(RR=0.916)发病呈负相关;降水量与登革热(RR=0.998)发病呈负相关;平均风速与登革热(RR=0.951)发病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登革热(RR=1.006)、恙虫病(RR=1.002)发病呈正相关;而各气象因素对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影响均较小。日平均气温达到27.7℃时,登革热滞后0 d RR值最大为5.95;日平均气温为28.0℃时,恙虫病滞后5 d RR值最大为4.20;日平均气温为15.2℃时,流行性出血热滞后10 d RR值最大为1.00。结论 气象因素会影响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其中气温、气压是影响多数虫媒传染病传播与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刘远  蒋力云  李文学  朱伟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62-964,1050
目的 探讨吲哚-3-甲醇(13C)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I3C(100、150、200、250、300、350 μmol/L)处理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hest33258染色、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 I3C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处理浓度在250 μmol/L以下时,细胞生长变慢;处理浓度达到300μmol/L时,大量细胞凋亡.I3C浓度高于200 μmol/L时Cyt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I3C浓度的增加三种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 I3C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6.
刘维斯  张晋昕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73-1375,1412
目的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季节结构、互相关、谱分析等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广州市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夏季最高,季节指数为1.637; ILI%ARIMA模型为xi=0.785x1-1+0.201x1-2;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1、-2、-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ILI%、病毒分离率、暴发疫情的原始序列的周期图,每12个月有1个很强的周期活动.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于广州流感监测的数据,能较全面揭示广州市流感的时间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制国产培养14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基,然后制备和纯化该菌的荚膜多糖,并对其全过程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测试添加不同种血清、培养基成分对肺炎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进口培养基和本实验自制培养基培养细菌的效果。测试不同裂解细菌方案对获得荚膜多糖多少的影响,并比较DNA酶和RNA酶酶解方法和常规乙醇沉淀方法去除残留核酸的效果。结果实验室自配培养基与进口培养基均能使肺炎链球菌较好生长。用1%NP40加胰酶的裂解方法可使多糖从细菌菌体更好的释放,使用DNA酶和RNA酶去除残留核酸,在多糖产量和核酸去除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再进一步纯化后可以得到较纯的多糖。结论本文在培养基国产化、菌体裂解后多糖释放和核酸去除三大方面为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提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医院获得,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暴发月份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市区病例构成从2008年下半年的48.32%逐步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35.09%,农村地区则从2008年的11.95%逐步升至24.67%,城乡结合部相对稳定在40.30%左右;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从2008年下半年的60.04%增至2011年的68.92%,托幼儿童则从2008年的38.09%降至2011年的28.27%,学生病例2009年以来相对稳定在2.55%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不断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型别的毒株交替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带菌者21例,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以暴发疫情为主(61例),感染来源主要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优势菌株为稻叶1f(54.4%)和小川2f(40.5%),O139群也有检出。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主要来自水产品(鱼类、贝类、青蛙和甲鱼等)、腹泻病人和水体。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和外环境的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0.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大流行,引起了公众对冠状病毒前所未有的关注。鼠类等啮齿动物是许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备库,其中也包括冠状病毒。啮齿动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通常生活在家畜或人类附近,这增加了通过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就冠状病毒的分类、基因组、结构以及啮齿动物所携带的冠状病毒流行情况进行系统阐述,并分析其跨种传播的风险,以深入了解啮齿动物携带的冠状病毒,为预防新发冠状病毒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