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巢湖取水口浮游藻类污染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合肥市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取水口浮游藻类污染情况。方法 于1999年2、5、8、11月份(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季)分别距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岸边1.5km(A点)和3.0km(B点)水域采集水样进行藻类鉴定和计数。结果 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取水口处水样检出浮游藻类83种,分属于8门49属;A点浮游藻种类多于B点。藻类计数年均值A点为7.024X108个/L,B点为8.205X108个/L。A、B两点水样藻类计数的变化趋势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藻类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和水华鱼腥藻。水样总氮、总磷、叶绿素α年均值分别为4.30mg/L、0.09mg/L和0.015mg/L,均超过我国暂行标准。结论 巢湖水源已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2.
安徽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重报及诊断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掌握安徽省乙型肝炎病例重报及诊断情况 ,探寻其对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的影响 ,采用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和问卷调查方法对 2 0 0 1年 4月份和 7月份上报的乙肝病例进行了重报和诊断情况调查 ,结果显示 ,病例重复报告率为 3.4 5 % ,急性期乙型肝炎病例占 6 3.30 % ,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占 18.92 %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 10 .6 0 % ,诊断依据不足 ,无法确定为乙型肝炎的病例占 7.18%。上报病例中的慢性肝炎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及诊断依据不足 ,无法确定为乙肝的病例是造成安徽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4.
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微核的时间节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外源性化学物和生物体生物节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国外近年来这个领域的工作被谓之时间毒理学(Chronot-oxicology)所谓时间毒理学就是研究外源性有害因素对机体损害的时间特征,机体的时间感受性,毒物对生物节律的各种影响及其机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仅主要是研究昆虫对农药的敏感性的时间因素及为数不多的农药对人体影响的时间因素。我们通过初步的研究发现环磷酰胺(CP)长春新碱(VCR)诱发小鼠骨髓微核的时间节律。  相似文献   
25.
<正> 1981年,人类第一次认识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从那以后,本病迅速地在全世界蔓延,形成了史无前例的流行。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宣传教育被公认为是阻止艾滋病传播的治本措施之一。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我们于1990年12月对安徽省两个市(黄山市、淮南市)的不同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水平的调查。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安徽省麻疹野毒株的首次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为了监测安徽省现流行的麻疹野毒株,在1998、1999年的2起麻疹暴发中,用绒猴淋巴母细胞(B95a)分离到4株麻疹野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吸附试验、中和试验对分离到的麻疹病毒进行特性鉴定。该4株病毒无血凝和血球吸附活性,我国人类疫苗免疫后,血清能中和这4株病毒,但中和此野毒株的滴度低于中和疫苗株滴度的2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其产物的基因序列分析提示,该4株病毒属于麻疹病毒第八基因组(Hgroup)。继续监测我国各省麻疹流行株的基因和抗原变异,对我国强化麻疹控制及麻疹消除、消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0.
用已知 EHFV 染毒8只健康大白鼠,置入空间为0.9m~3的笼中饲养,采集染毒前及染毒后19天、34天、45天笼中空气,接种 Ver(?)-E_6细胞。结果在34天、45天的空气中分离出 EHFV。经用EHFV 免疫血清 C_8株、A_(113)株、混合免疫血清、患者恢复期血清、单克隆 A_(35)、多价单克隆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用抗呼肠孤病毒Ⅰ、Ⅱ、Ⅲ型免疫血清和健康人血清检查均为阴性。证实为 EHFV。结果表明 EHFV 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