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433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2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选择监测离子法测定洁尔阴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 DB-5MS(30mm×0.32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大黄酚为内标,样品经过乙酸乙酯直接提取,选择离子监测法定量分析,监测离子为m/z=244。结果蛇床子素在1-100μg/m L(r=0.9986)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检测限为1.0 ng/m 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洁尔阴洗液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蛇床子超临界二氧化碳(C02)流体提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 样品采用C02超临界流体萃取,萃取液用乙酸乙酯溶解,选择监测离子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色谱条件:DB-5 MS(30 m×0.32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流速2.0 mL·min-1,柱温60℃保持2 min,以10℃·min-1到280℃,保持6 min;进样口和接口温度为280 ℃.结果 蛇床子素在5~1 0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97%,检测限1.0 ng·mL-1.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蛇床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性 ,18岁 ,先天性心脏病 ,法乐氏四联征。外科根治术后第一天心电图示 :加速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房室交界性早搏。根据“早搏 +等周期代偿”即可诊断节律重整的观点 ,本图诊断为交界性心动过速并发另一个交界性节律点侵入干扰 ,发生了心动过速的节律重整。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外周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0例T2型DM患者,其中合并PVD80例,无PVD100例,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合并PVD组糖尿病病程、血清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脑梗死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高于无PVD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糖尿病病程与T2DM并发PVD正相关。结论hsC-RP是促使T2DM并发P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re-DIC患儿57例;另选同期在妇产科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患儿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各组血浆D-D、TAT、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危重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e-DIC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D、TAT、FDP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D-D、TAT、FDP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血浆D-D、TAT、FDP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DIC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患者之凝血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患者之凝血功能变化。方法 109例肝硬化患者及其健康家属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PT、PTA、PLT、A。结果 肝硬化组PT值明显延长,PLT、A值明显下降(P<0.001),且随肝功能分级愈差,PT值愈延长,PTA值下降愈明显(P<0.01~0.001),PLT值下降亦愈明显。脾切除者与未切除者比较,PLT值显著上升(P<0.001),PT、PTA值亦有所改善(P<0.05)。有腹水者与无腹水者比较,PT值明显延长(P<0.01),PTA、PLT值下降(P<0.05)。并发感染、肝性脑病者与无感染、无肝性脑病者比较,PT值明显延长(P<0.05~0.01),PTA值下降(P<0.05),PLT值无明显改变(P>0.05)。而并发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出血者与无原发性肝癌、无消化道出血者比较,PT、PTA、PLT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且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功能障碍愈明显。肝硬化有腹水、并发感染、肝性脑病者,凝血功能障碍更严重。并发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出血者与无原发性肝癌、无消化道出血者比较,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而脾切除术不仅可改善脾亢,凝血功能亦有改善。  相似文献   
47.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取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适量作为对照组,观察溶液外观并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参照临床用药浓度,取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适量置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备配伍液作为试验组,在室温下和高温2种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取样,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药的含量。结果 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的规定。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均无明显变化,两药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均<10%,但是,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降低了4.76%、3.59%,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降低了1.74%、2.45%,卡络磺钠含量相对稳定。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妊娠期牙龈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妊娠期牙龈出血病例150例,对牙龈出血部位采用局部牙石及菌斑的清除并冲洗上药,同时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宣教,半月后复诊观察疗效。结果:除1例妊娠性龈瘤,2例智齿冠周炎和2例牙周炎无明显临床效果外,显效率78.7%,总有效率96.7%。结论:清洁牙石和软垢,局部冲洗上药并做好口腔卫生宣教是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牙龈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都证实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3]。本文应用冠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超声检测颈动脉而早期筛选和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本文32例,男30,女2,年龄32~62...  相似文献   
50.
灸法治疗术后尿潴留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科2001年以来采用神灸300治疗手术后尿潴留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来源于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5~72岁,平均59岁;均为手术后半月不能正常排尿者;其中前列腺手术3例,妇科手术3例,其他手术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