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3篇
  免费   150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64篇
内科学   8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175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医院住院患者常常发生血液病原菌感染,死亡率高,早期快速鉴定病原体给予适当的抗微生物疗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血培养是诊断血液病原菌感染的金标准,然而血培养不仅耗时且阳性率低。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大幅度缩减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为临床合理用药与准确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就血源性病原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DNA微阵列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技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2.
目的研究土荆芥提取物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Hp)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建立Hp菌株(NCTC11637、26995-16R)体外生物膜模型,选取稳定成膜的菌株,E-test法鉴定菌株的耐药能力,琼脂稀释法测量土荆芥提取物(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D(OD均值),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浓度的土荆芥油及其联合甲硝唑时对Hp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甲硝唑耐药菌26995-16R为强生物膜Hp菌株,土荆芥MIC值为256μg/mL,D加药D阴性、D土荆芥+甲硝唑D甲硝唑,土荆芥组D值在一定范围内(≤1/2MIC)随着土荆芥浓度的增高而降低,扫描电镜下土荆芥对Hp的生物膜结构破坏作用及杀菌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荆芥联合甲硝唑比单独使用甲硝唑的作用更强。结论土荆芥提取物在体外对于Hp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联合抗生素时具有协同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3.
李荣健  高榆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406-140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尽管不同的传播途径的传播效率不同,但HIV与HCV容易发生共感染。丙型肝炎与HIV/AIDS相互作用,促进病情进展,给病人的治疗以及预后带来了巨大负担。大多数治疗指南建议优先考虑HIV/HCV共感染患者的丙型肝炎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问世带来了治愈丙型肝炎的希望,同时也为HIV/HCV共感染患者减轻肝脏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本篇对三个不同的传播途径HIV/HCV合并感染的流行情况、HIV和HCV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可行的丙型肝炎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84.
鼠疫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而健康教育是鼠疫综合防控的重要手段。过往以"三不、三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纲目仅提到避免接触染疫动物以及为监测而报告,缺乏指导群众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进行主动防范的信息。本研究根据前期鼠疫防制经验,建议将鼠疫健康教育纲目调整为"三不、三报、三防、三用",即在保留原有的"三不、三报"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三防"(防跳蚤叮咬、防猫狗感染和防生态激惹)和"三用"(使用驱避剂、使用灭蚤药和危险暴露时预防性用药),以进一步完善鼠疫健康教育纲目,更好地保障鼠疫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985.
本文用汉坦病毒A16和R22株活毒免疫BALB/c小鼠,取牌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了6株分泌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癌细胞系。单克隆抗体IgG亚类鉴定表明,其中2株为IgG1,1株为IgG2b,3株为IgG2a。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单抗腹水滴度,分别在1:10240~1:81920之间;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单抗腹水,滴度均低于1:20。免疫印迹试验表明,6株单克隆抗体均为抗核蛋白单抗。对已知型别病毒的反应话表明,其中3株为组特异性单抗,1株为汉滩型特异性单抗,2株为汉城型特异性单抗。还用6株单抗对宁夏新分离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在开放式管理模式下接受不同康复措施的疗效。方法 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1]分别在病人接受康复训练前后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在10年前后的BPRS、SANS、SSSI的评分差异有显性(P<0.05),SAPS的变化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开放式康复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缺损是有效的,而对阳性症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调查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再填写自制的调查问卷以了解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有抑邵的58例,其发生率为46%;进~步调查_r解到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86.2%),对家庭的牵挂(82.8%).担心社会歧视自己(79.3%),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70.7%)等。结论:分裂症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及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应给予高度重视;其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直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88.
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再填写自制的调查问卷以了解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结果126例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有抑郁的58例,其发生率为46%;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86.2%),对家庭的牵挂(82.8%),担心社会歧视自己(79.3%),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70.7%)等.结论分裂症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给病人及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应给予高度重视;其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89.
990.
<正> 近读《抗衰老中药学》(陈可冀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深感此书资料丰富,内容新颖,对弘扬祖国抗衰老的宝贵医药遗产,促进现代抗衰老医药的研究和开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美中不足的是,该书在中药来源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