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65篇
内科学   8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41篇
预防医学   180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检测巴尔通体菌株对10类19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s),分析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耐药监测提供实验和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E试验法,检测巴尔通体属11种、35株菌株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19种抗生素的MICs。将培养的巴尔通体菌制成McFarland(MCF)2.0浊度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上,置5% CO2的37℃培养箱培养。培养5~7 d后判读MICs。结果 35株巴尔通体菌在体外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仙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s 0.016 mg/L;34株对利福平敏感,MICs 0.002 mg/L;对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和磺胺类5种抗生素不敏感,MICs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巴尔通体菌对强力霉素等14种抗生素敏感,但也对克林霉素等5种抗生素不敏感,在对巴尔通体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72.
赵自雄  赵嘉  马家奇 《疾病监测》2018,33(5):423-427
通过对我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以来开始的数据交换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目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合现有监测系统、建立传染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思路。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通过数据交换方式采集传染病监测数据,实现动态、连续地传染病监测,加强改善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促进数据共享,减轻医疗机构疾病报告负担。  相似文献   
73.
阳波  张静  刘凤凤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2018,33(5):407-412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病例数,了解全国及高发省份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22 536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较2014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下降18.63%。监测点共对14 465份血样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289株,阳性分离率为2.00%,伤寒与副伤寒之比为1.21:1。病例均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以0~4岁组儿童最高(分别为1.70/10万和0.80/10万)。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和新疆为疫情高发省份,非监测点病例数上升。结论 2015-2016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10岁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伤寒菌成为优势菌型,应加强非监测点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估2018年6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和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6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5月有所下降,事件类别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手足口病仍将处于高发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将会增多,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将明显增加。登革热仍有可能出现境外输入病例,云南、广东等高风险地区存在出现本地病例的可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处于低发期,但国内和国际旅行相关暴发风险持续存在。炭疽报告病例数会继续上升。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以及印度尼帕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低。结论 2018年6月我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一般关注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炭疽、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印度尼帕病毒病相关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铜梁区2013年上报的184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44.02%;给药途径上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5.00%;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结论中成药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选取适应证,并加强用药监护,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汉族居民空腹血糖水平,分析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80岁汉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城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 967人,城镇居民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农村(5.21 mmol/L vs. 5.03 mmol/L,P< 0.001),男性高于女性(5.23 mmol/L vs. 5.09 mmol/L,P=0.003),血糖水平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P< 0.001)。城镇居民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6.01%(粗率7.45%),其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 0.001),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为3.47%(粗率3.7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相同年龄性别下,≥40岁城镇居民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糖尿病患者中知晓率为56.59%,治疗率为84.47%,控制率为41.3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年龄≥40岁发病风险升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经常进行身体锻炼、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贵州汉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城乡患病率差异大,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未达到控制水平,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随访管理工作进展。方法 采用随访干预、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和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3个指标分析随访管理工作进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2008-2014年数据库,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全国HIV/AIDS的随访干预率由2008年的55.7%上升到2014年的94.7%,CD4检测率由2008年的48.4%上升到2014年的88.3%,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由2008年的48.3%上升到2014年的91.1%。3项指标均逐年增长,经趋势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干预:χ2=180 466.733,P<0.01;CD42=35 982.374,P<0.01;配偶检测:χ2=43 108.270,P<0.01)。注射吸毒途径HIV/AIDS随访干预率和配偶检测率较低,监管场所HIV/AIDS的3项指标均较低,感染途径不详者3项指标最低。结论 我国HIV/AIDS随访管理指标显著提高,HIV/AIDS得到有效随访管理服务。今后要加强注射吸毒途径感染以及监管场所HIV/AIDS的随访管理工作,首诊时加强个人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哨点监测纳入的流感成年人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中国10省(市)SARI哨点监测医院纳入的符合SARI定义的≥15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调查,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按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流感住院组和非流感住院组,分析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重症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纳入3 071例SARI成年人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0例(7.8%),以A(H1N1)pdm2009和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病例年龄M为63岁,≥65岁老年人占47.1%。144例(60.0%)患有至少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流感病例肺气肿比例(7.9%)高于非流感病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47)。19.4%的流感育龄妇女为孕妇,240例流感病例中仅有1.1%在过去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流感住院病例中咽痛、呼吸困难所占比例高于非流感住院病例。17.5%的流感病例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与非流感住院病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3.1%的流感病例在发病后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高于非流感住院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住院病例中41.5%出现并发症,病毒性肺炎比例明显高于非流感组(P<0.001)。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入院时间>7 d(RR=1.673,95%CI:1.071~2.614)、患有哮喘(RR=15.200,95%CI:1.157~199.633)、免疫抑制疾病(RR=5.250,95%CI:1.255~21.960)、怀孕(RR=21.000,95%CI:1.734~254.275)是流感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人流感住院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组,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足,应推荐孕妇、老年人、慢性病病例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住院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79.
我国八省份6~12岁儿童上学日睡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6~12岁儿童上学日睡眠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9-11月,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以中国内地8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抽样框, 抽取20 603名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睡眠时间及相关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儿童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6~12岁儿童上学日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9.11 h, 睡眠严重不足、睡眠不足和睡眠适中的比例分别为32.82%(7 672/20 603)、39.70%(8 179/20 603)和27.48%(5 662/20 603), 随年龄的增加, 儿童睡眠时间减少, 睡眠严重不足的比例增加。不同性别、城乡及经济水平之间儿童的睡眠时间及不同性别的小学生的睡眠构成并没有差异, 但不同地域(城市和农村)与不同经济地区儿童睡眠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农村儿童睡眠严重不足、睡眠适中的比例高于城市(χ2=59.96, χ2=45.47, P<0.05);而睡眠不足的比例低于城市的比例;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儿童睡眠不足的比例最低, 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性别、体重、饮食习惯及运动时间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对促进儿童睡眠时间满足10 h有积极保护作用的是饮食习惯中习惯吃肉、每日运动, 经济水平高和居住于城市地区。结论 我国儿童存在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睡眠时间不足呈现低龄化, 农村儿童睡眠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及山西省运城市两地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间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终止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以开始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时间,Kaplan-Meier法绘制ART终止治疗、死亡、停药的累计发生率曲线, 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运城市纳入分析1 006人,ART随访时间M=49.59(QR:20.02~92.84)个月;南京市纳入分析976人,ART随访时间M=19.93(QR:11.48~34.07)个月。运城、南京地区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4年、8年终止治疗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19%、9.23%、11.08%、13.75%、17.74%、27.66%,3.01%、5.17%、7.47%、10.97%、17.45%、28.7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停药的风险越低,但死亡风险越高;离异/分居/丧偶者停药的风险较未婚者高;采血浆或输血传播是停药的保护因素,静脉吸毒是停药和终止治疗的危险因素,同性性传播者死亡风险较低。治疗起始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停药的风险越高,死亡的风险越低;观察截止时患者的WHO临床分期越高,则终止治疗、停药、死亡的风险均越高。结论 运城、南京地区ART保持情况整体较好,建议加强年龄较小、离异/分居/丧偶者、静脉吸毒者、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现时WHO临床分期较高者的干预,以减少停药。加大检测覆盖面,尽早发现及治疗,以减少HIV/AIDS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