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35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0篇
  4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TV相关病毒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发现一些TTV相关病毒 ,如TTV样微小病毒 (TLMV)、PM病毒 (PMV)、SANBAN病毒 (SAN BAN)、YONBAN病毒 (YONBAN)和SEN病毒 (SENV)等 ,并对其致病性进行了一些研究。一、SANBAN病毒SANBAN(日文意“第三”)病毒是从日本一名健康供血员血清中分离的 ,该供血员用原型TTVPCR检测为TTVDNA阴性 ,但用测定TTVDNA覆盖面更广的PCR检测为阳性。Hijikata等〔1〕 对该株病毒的全序列分析表明 ,其基因组全长为 380 8个核苷酸 ,较TTV原型株TA2 78(385 2b…  相似文献   
962.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活动期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分别为23例和20例,其中CD9例、UC11例经药物(SASP或SASP+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达缓解期;20例对照来自于非炎症性肠病患者手术切除之正常结肠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肠黏膜IL-18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原位检测肠黏膜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量。结果:活动期CD患者肠黏膜IL-18mRNA表达显著高于活动期UC和对照组,活动期U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免疫组化显著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达IL-18;活动期CD患者表达量显著高于活动期UC和对照,活动期UC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CD患者IL-18表达与活动期相比显著下降,UC患者IL-18表达下降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8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并与CD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63.
人肝癌相关新基因编码产物LAPTM4B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鉴定由肝细胞癌 (HCC)相关新基因LAPTM 4B编码的蛋白质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Westernblot、免疫组化及双向电泳鉴定新基因的表达产物 ;以免疫共沉淀等方法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LAPTM4B基因编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5× 10 3 和 2 4× 10 3 、等电点分别为 9.0 7和 4 .6 5的两种异型分子。它们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显著上调 ,而相对分子质量为 35× 10 3 者尤为明显 ,并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LAPTM4B蛋白可与整合素α 6亚单位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形成信号复合物。结论 :LAPTM4B 35蛋白在人肝癌组织及细胞系过表达 ,并可能通过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及EGF受体形成复合物而参与细胞外基质成分所启动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研究肾上腺髓质素原 (proadrenomedullin ,proADM)的不同肽段 ,肾上腺髓质素 (adrenomedullin ,ADM )和肾上腺髓质素原N端 2 0肽 (proadrenomedullinN terminal 2 0 peptide ,PAMP)的心脏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Langendorff装置灌流离体大鼠心脏 ,通过心室内的乳胶水囊经换能器连于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 ,观察不同浓度的ADM和PAMP对左心室内压 (leftventricularpressure ,LVP)、左室内压变化速率 (leftventricularpressure(dp/dtmax)、冠状动脉 (冠脉 )流量 (coronaryfluid ,CF)和心率 (heartrate,HR)的影响 ,并检测灌流后心肌组织cAMP含量。结果 :ADM (1 0 -1 1 ~ 1 0 -8mol·L-1 )灌流呈浓度依赖地降低心脏LVP和±dp/dtmax ;PAMP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上述心功能的指标 ,且较相同浓度的ADM作用强。PAMP与ADM依次以不同浓度梯度联合应用 ,较各药单用对上述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 (1 0 -1 1 ~ 1 0 -1 0 mol·L-1 )时增强 ,而高浓度 (1 0 -9~ 1 0 -8mol·L-1 )削弱其心功能抑制效应。ADM和PAMP单独或联合应用时 ,冠脉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灌流液含有NO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抑制剂L NAME(Nω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时 ,ADM、PAMP或ADM联合PAMP灌流 ,其对LVP、±dp  相似文献   
965.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HLA-I类分子.与经典HLA-I类分子广泛的组织分布不同,HLA-G局限地高表达于妊娠过程中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1].而且,HLA-G的功能研究表明,HLA-G可通过多种方式抑制NK细胞、CD4 /CD8 T淋巴细胞以及抗原呈递细胞的免疫功能[2-6].因此,HLA-G被认为可能是介导母胎耐受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966.
穴位电刺激对痛信息处理过程的调制作用之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6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达:共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非穴位刺激)。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并对每次疼痛刺激的强度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中、后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穴位电刺激时刺激对侧的中央及顶叶皮层θ波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即疼痛评分越低或镇痛效果越好,则该脑区的θ波成分越多;类似的,穴位刺激时对侧前额叶、同侧额叶下部、颞叶和顶枕叶的β波也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相反,在对照刺激时的脑电图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结论:脑电图频谱分析揭示穴位电刺激对某些特定脑区的疼痛信号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这可能是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7.
目的:评价滑行窗口技术分析脑电诱发电位的能力。方法:将具有一定宽度的时间窗口延时间轴滑行,计算该窗口内的脑电电位平均值,再与对照窗口进行统计比较,以检验诱发电位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利用该方法分析随机产生的模拟数据,计算在指定单次检验阈值下,多次统计比较导致显著性差异点连续出现的几率,以确定可使整体α值小于0.05的cluster大小。为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在14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右手中指给予痛或非痛电刺激,记录EEG信号并采用上述技术加以分析。结果:在整体α值确定的前提下,作为显著性判据的cluster大小随单次检验阈值与窗宽的增加而增大。依据上述方法分析真实EEG数据,确定了体感与痛觉诱发电位波形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成分,以及两种波形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论:滑行窗口技术可有效地用于分析脑电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96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单核巨噬细胞(MC/MP)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一侧肾静脉,连续饲养25d,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每5天杀检取材。HE、PAS、PASM、Masson等染色方法观察MC/MP的聚集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组化观察。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增生;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观察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肾内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病变肾脏MCP-1的表达。对不同时间点。肾小管变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MC/MP聚集的数量及其中的增生比例、MCP-1和M-CSF的表达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肾静脉结扎侧表现为。肾小管变性萎缩、间质中MC/MP浸润、细胞外基质沉积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典型病变。病变早期肾间质中有明显的MC/MP聚集。后期减少。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单核细胞占一定比例,单核细胞的增生比例与聚集高度相关。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病变肾组织中MCP-1、M-CSF mRNA的表达主要位于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病变早期强,后期减弱。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和M-CSF的表达与肾间质MC/MP的聚集高度相关。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肾小管变性高度相关。结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间质中有明显的MC/MP聚集,来源于浸润和局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表达MCP-1、M-CSF在MC/MP浸润和增生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肾小管变性高度相关。MC/MP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促增殖因子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并进一步损伤肾小管。  相似文献   
969.
肿瘤血管新生对于肿瘤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常出现表达异常,并且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新生及包括肿瘤血管内皮在内的多种细胞的迁移,与此同时,水通道蛋白与肿瘤血管的高通透性有关,这可能是肿瘤组织对水通道蛋白缺失具有较高敏感性的原因。鉴于水通道蛋白对于肿瘤特别是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其抑制剂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的目标靶点。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观察肾上腺髓质素原来源的两个不同肽段Adrenomedullin (ADM )和 proadrenomedullinN -ter minal 2 0 peptide (PAMP)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方法 :在孵育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上预先加入苯肾上腺素使之收缩达最大张力后 ,单独或联合加入不同浓度的ADM和PAMP ,用张力换能器和多导生理记录仪 ,记录其对离体血管环张力作用曲线。结果 :10 - 9~ 10 - 7mol·L- 1的ADM浓度依赖地抑制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收缩 ;相同浓度的PAMP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收缩或基础状态下的血管张力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PAMP与ADM联合应用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张力反而有增强作用。血管去除内皮或用L -N -硝基精氨酸预先孵育后 ,ADM的舒血管效应及PAMP对其的拮抗作用均消失。结论 :ADM可诱导血管舒张 ,PAMP可拮抗ADM的舒血管效应 ,其作用与NO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