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91.
Fas/FasL系统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众  陶其敏 《临床荟萃》2001,16(4):185-187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与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相反的,调节细胞群全相对稳定的一种重要方式,生理状态下的凋亡维持了体内正常细胞的更新和异常细胞的清除,但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凋亡又与生物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某一细胞的Fas和另一细胞的FasL相结合时,可以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目前已知Fas/FasL系统是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主要形式,因此Fas/FasL的异常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肝病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92.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转化培养后其中是否仍有丙型肝炎病毒(HVC)存在。用EB病毒感染患者HCV阳性PBMC7并使其转化,获得永生化B细胞(EBVTB)。而后,用套式RT-PCR检测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 RNA,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HCV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HCV在传代细胞中持续存在,而培养细胞中的HCVRNA负链和培养上清中的HCV间断阳性,免疫组化发现HCVNS3、NS5和C抗原分布于胞细胞膜和核膜周围也可见阳性着色,细胞核阴性。HCV可以在体外EB病毒转化B细胞系中较长时间存在和复制。  相似文献   
293.
聚白蛋白受体(以下简称PHSA受体)通常认为人体感染HBV后,HBsAg及被感染的肝细胞膜上有PHSA受体,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自1984年起我所先后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BsAg-PHSA的血凝及固相放免方法.血凝法是用PHSA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制成血激法试剂。固相放免法采用方法为:  相似文献   
294.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E2糖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研究该蛋白作为抗原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E2抗体的可行性。方法将中国株HCVE2/NSI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6个连续组氨酸的真核表达载体上,转染哺乳动物细胞,表达E2糖蛋白,经金属和亲和层析(IMAC)纯化后用于EIA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E2抗体。结果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E2糖蛋白为7.0×104,IMAC纯化后纯度达90.2%。35份HCVRNA阳性标本中,29份抗E2抗体阳性(82.9%)。结论成功利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E2糖蛋白建立EIA检测抗E2抗体,并证实E2糖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及敏感性,可用于建立新一代抗HCV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295.
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健康献血员中主要以携带者形式存在 ,同时也存在于输血后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为了解HGV在北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 ,我们采用HGV非结构基因 3(NS3)区逆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 (RT-nested -PCR)方法检测了 8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GVRNA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所有病例选自 1996年 4月~ 1998年 12月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肝炎科门诊及病房病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80例 ,其中男 42例 ,女 38例 ,年龄 3~ 68岁 ,平均40 7岁。H…  相似文献   
296.
肝癌患者HBxAg与Fas/FasL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组织中 HBxAg与 Fas/FasL的表达状况及血清中 HBV X基因与 Fas/FasL的水平。方法:用SP法对34例肝癌组织HBxAg、Fas与FasL表达状况进行分析,用ELISA法对30例肝癌、32例肝硬化及20例正常人血清sFas与 sFasL含量进行分析,并用PCR法对肝癌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X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BxAg、Fas与FasL在肝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7.06%、85.29%及100%。阳性信号均主要位于胞浆,且三者可在同一癌组织的相同区域出现阳性染色,Redit分析示三者的阳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sFas在肝癌、肝硬化与正常人中的含量分别为(722.97±321.13)μg/L、(801.90±419.94)μg/L和(224.07±148.23)μg/L,其中肝癌与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正常人(P< 0. 01);血清 sFasL在肝癌、肝硬化与正常人中的含量分别为(152. 27±7. 99)μg/L、( 162. 97±12. 40)μg/L和(154.99± 6.96)μg/L,其中肝硬化组含量高于肝癌与正常人( P<0.01)。血清HBV X基  相似文献   
297.
为了探讨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E2抗体的临床意义.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E2抗原,通过Westernblot检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抗E2抗体。结果37份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E2抗体在HCVRNA阳性者中检测为59.5%,其中急性患者中检出率为30%,慢性患者中检出率为70.3%。提示抗E2抗体可以作为检测HCV感染有价值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