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1.
乙型肝炎病毒子宫内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对39例流产的死胎,检测其肝细胞中HBV-DNA的存在状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酶标记ABC方法检测肝细胞中的HBcAg的存在状态。结果:23例HBeAg阳性孕妇胎儿中有3例,8例HBsAg单项阳性孕妇胎儿中有1例,在胎肝细胞基因组中检出整合型HBV-DNA顺序。经片断探针杂交:4例中有3例出现HBV-C基因及Pre-s基因整合型杂交带,其中2例胎肝细胞核内有HBcAg存在。证明HBV能在子宫中从HBsAg阳性携带者孕妇传给其胎儿。  相似文献   
212.
本文报道了利用PCR技术检测了34例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cDNA并与5’非编码区基因的cDNA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应用pUC18质粒对此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HCV-S1为我国主要流行的HCV基围亚型-II型,其与HCV-II型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富含脯氨酸和胱氨酸,可能具有复杂的空间构型,且与4个糖基化位点一样保持稳定,另外,在HCV-S1片段的3’端有一36个核苷酸的区域,其变化可能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213.
本文研究了20种吉林长白山区产的真菌对HBV的抑制作用。使用体外试管法测定对HBV DNAP的抑制、细胞生物学方法及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幼鸭上行整体实验。结果证明:某些真菌有抑制HBV作用,以冬虫夏草及树舌作用较强。它们对HBV-DNAP抑制率可达85%,抑制PLC/PRF/5细胞分泌HBsAg作用超过50%,并能抑制鸭体内的鸭乙肝病毒(DHBV)感染。通过实验提出一种系统研究抑制HBV药物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14.
本文报告了生物素探针(Bio-HBV)试剂盒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可检出0.1pgHBVDNA。Bio-HBV仅与HBVDNA杂交,不与PBR_(322)、λ、CT、HSDNA杂交。80例HBsAg献血员中,64例DNA阳性(80.0%),72例HBeAg阳性中,63例DNA阳性(87.5%)。符合率检测结果,敏感性97.4%,特异性92.3%,假阳性7.7%,假阴性2.6%,符合率98.1%,阳性预测值97.4%。Southern Blot试验表明89-1消毒剂30秒钟可杀灭200ng克隆HBVDNA。结果提示Bio-HBV可代替~(32)P HBV。  相似文献   
215.
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技术研究是临床及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种单克隆抗体的获得,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试用一种更敏感、更特异酶免疫法检测的丙型肝炎病毒( H C V) 抗体。方法 将体外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的 H C V E2 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于257 份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的抗 E2 抗体检测。结果 成功利用 H C V 的 E2 糖蛋白建立酶免疫法检测抗 E2 抗体,在 H C V R N A 阳性标本中,抗 E2 抗体检出率为8242 % ,高于抗 H C V 抗体的检出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结论 证实抗 E2 抗体的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E2 糖蛋白可用于检测抗 H C V 抗体的新一代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217.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对基因型明确的57例患者血清用EIA进行血清学分型,并与部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EIA检出型特异性抗体32例(56.1%),其中血清1型(发于基因型Ⅰ,Ⅱ型)15例(46.9%),血清2型(相当于基因型Ⅲ,Ⅳ型)10例(31.2%)血清1,2型均阳性7例(21.9%),血清型与基因型符合率为71.2%(23/  相似文献   
218.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含一大开放读码框架,其编码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在翻译的同时或翻译后加工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成熟蛋白。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蛋白酶-Zn2+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与HCV非结构区的加...  相似文献   
219.
220.
目的 复制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的细胞模型。方法 用EB病毒感染其HCV 阳性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使其转化,获得HCV的外周永生化B细胞株。以后,每隔1 个月应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1 次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RNA。结果 HCV可以在传代细胞中持续存在1 年,培养细胞中的HCV负链和培养上清中的HCV 则呈间断阳性。结论 HCV 可以在该细胞株中较长时间存在、复制和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