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9篇 |
免费 | 36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82篇 |
临床医学 | 169篇 |
内科学 | 277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综合类 | 68篇 |
预防医学 | 675篇 |
药学 | 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5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四川石渠县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耶尔森菌的遗传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类型的鼠疫苗株相比较。方法:特征性基因的PCR扩增,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脉冲场电泳、rRNA基因指纹图分析等。结果:石渠县的菌株为典型的鼠疫菌株,具有鼠疫强毒菌的典型特征,从该县青海田鼠中分离的鼠疫菌株,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其他疫源地中的鼠疫菌株明显不同。结论:该地可能存在一种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鼠疫菌属于一单独型别;1999年该县发生的人间鼠疫。感染来自该疫源地之外;对该疫源地仍须密切监视,以确定其对人类的威胁。 相似文献
82.
PCR方法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方法:质粒提取及PCR扩增。结果:用两对引物扩增,阳性样本可分别扩出两条877bp和1089bp左右的条带,阴林样本未扩增出。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可快速检测出环境中的炭疽芽孢杆菌,并可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3.
巩志业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1):66-67
在19世纪中叶之前,医院感染任其流行,无任何办法进行控制。在19世纪40年代,手消毒作为第一个有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问世。当时在维也那妇产医院,产褥热猖獗流行,人们说“进入妇产医院就是进入死亡之门”。产科主任Semmelweis医生面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感染源是供医学生实习用的尸体,传播途径是实行尸体解剖者的手,易感人群是产妇。Semmelweis医生针对切断传播途径采取手消毒的办法控制了感染。他规定解剖尸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福建省宁化林区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存在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对该林区鼠、蜱类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进行扩增。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IP)法对分离株NH-97进行鉴定,并同已知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等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结果 从越原血蜱、金泽革蜱、微小牛蜱中扩增出SFGR特异的DNA片段,NH-97分离株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经PstI和RsaI酶切后发现它们的酶切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国际标准株相同。从社鼠、黄胸鼠脏器中扩增出康氏立克次体DNA片段。由不同来源批次的越原血蜱中扩增出近缘于日本立克体DNA片段和相关序列提示:可能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成员。结论 福建宁化林区除存在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外,还可能存在康氏立克次体、日本立克次体等多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85.
对流行地区的E.coli O157:H7病原学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流行地区O157:H7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PCR方法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检测比较,同时用PFGE和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PFGE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病人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类便与昆虫肠道分离菌的PFGE图谱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PFGE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不适宜基层,RAPD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86.
短小芽胞杆菌E601抗电离辐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短小芽胞杆菌E601 已在中国确定为辐射灭菌指示菌。为使指示菌在灭菌过程中的应用标准化、规范化,保证灭菌质量,需要对其固有抗辐射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制备抗辐射稳定的生物指示剂作详尽研究。方法 应用钴60γ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对短小芽胞杆菌E601 进行辐照,测定不同条件下的D10 值。结果 ①因载体、介质不同,D10 值变化在1 .60 ~2.53kGy 之间。②不同温度下保存一年,指示菌片芽胞抗辐射性无明显变化。但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菌片上存活菌数逐渐减少。③载体、介质影响存活率,电子束与钴60 结果一致。结论 短小芽胞杆菌D10 值在1 .60~2.53kGy 之间,且抗性稳定。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可溶性菌片抗力高,D10 值为2 .53kGy,可长期保存,适宜作指示剂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89.
产色素麦契尼可夫弧菌的发现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契尼可夫弧菌(以下简称麦氏弧菌),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新的致病性弧菌之一,主要引起创伤性感染和败血症,也能从腹泻病人粪便及水源中检出。 1992年5月我们在疫源检索的塘水中分离到一株产褐色色素的革兰氏阴性弧菌,其生物学性状完全符合麦氏弧菌的定义,并经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霍乱弧菌专业实验室鉴定确认,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对我国疾病监测工作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0,(1)
现代疾病防治工作包括两项最基本的内容,即疾病监测和制定与实施控制对策。其中,疾病监测又是制定与实施控制对策的基础,在紧急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理、日常疾病控制以及制定卫生防病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定义为,“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将信息及时传达给一切应当知道的人,以便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