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01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波前像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像差是指某一光学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偏差。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学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存在各自的光学缺陷,因此人眼存在像差,而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本就人眼像差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与调节、近视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树突状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的融合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脐血及以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特点 ,研究DC 卵巢癌融合瘤苗的体外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从脐血及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诱导扩增DC ,从数量、形态、细胞表面标志及刺激增殖活性方面进行比较。体外培养卵巢癌患者癌细胞 ,将其与脐血DC在聚乙二醇 (PEG)介导下融合 ,活化自体T细胞 ,MTT法检测杀伤效果。结果 :体外诱导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C ,每 2 0ml血能够获得 (0 .6~ 1.6 )× 10 6 个细胞 ;体外诱导脐血DC ,每 2 0ml血能够获得 (1.8~ 3.5 )× 10 6 个细胞 ,二者有明显差异 (P<0 .0 5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C在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中显示了更为显著的刺激增殖活性。两者表达高水平的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经脐血DC 自体卵巢癌融合细胞活化的T细胞 ,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没有增加 ,而增强了对自体卵巢癌细胞的杀伤力。结论 :由脐血诱导可以获得更多数量的DC。脐血DC与自体卵巢癌细胞融合 ,能使肿瘤相关抗原有效提呈 ,激活T细胞 ,使它成为抗原特异性CTL ,有效杀伤自体癌细胞  相似文献   
63.
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始于2003年3月初。它是由来自山西省的输入病例引起。2003年3月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首例SARS病例报告。北京市首例学生SARS病例于2003年3月22日发病,次日诊断为SARS病例。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中、小学生SARS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等分析,描述本市学生SARS的流行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SARS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为在学校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SARS传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艾滋病第四代诊断试剂临床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新型HIV检测试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对。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结果]评估试剂的特异性为99.68%;敏感度为100%。[结论]①评估试剂的特异性与参考试剂相似;②评估试剂检测HIV早期感染的敏感性高于参考试剂,检出时间早,进一步缩短了抗体检测的窗口期;③评估试剂的操作步骤和参考试剂相同,使用简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改造IVF-30和HTFplus培养液,观察在改造后培养液里卵的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状况,寻找适合SD大鼠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实验体系。方法采用两种方法(超数排卵及体内成熟)采集成熟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选择两种商品化的培养液IVF-30(Vitrolife),HTFplus(Lifeglobal)。分别在以上的培养基中增加10、20、30mmol/L的NaCl,将培养液的渗透压提升至325~355mOsM之间,观察在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培养液内SD大鼠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等指标。结果经改造的培养液HTFplus和IVF-30,体外受精率分别从13%、15%提升至70%、67%。改造后的IVF-30和HTFplus的2细胞,大于4细胞及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85%,74%,22%;96%,75%,32%。HTFplus,IVF-30经过改造后更适合于SD大鼠的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与超排相比较更多的在自然周期的体内成熟卵母细胞(16%,28%)发育到了囊胚。结论成功建立了SD大鼠的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66.
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间出现了裂痕。临床医学的重点是研究疾病机理,而公共卫生的重点是研究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分离,使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发展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是弥补多年来疾病治疗(临床医学)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之间裂痕的最佳选择和最好办法。同时,应加强对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领导、学生及教师、临床医生、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卫生政策制定者等的公共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67.
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是一族分离自动物的线性多肽 ,它们都具有抗菌活性 ,在天然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抗菌肽按来源又分为两类 :来自哺乳动物的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和来自昆虫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它们都富含脯氨酸 ,对革兰阴性菌起作用 ,其杀菌机制不同于大多抗菌肽的膜溶解作用。它们进入细菌胞质后 ,结合DnaK蛋白 ,抑制DnaK的生物功能 ,最终导致了细菌的死亡。这一作用机制对于药物的开发很有意义。除了抗菌作用外 ,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还具有其他重要的药理作用。对这方面作用研究比较多的是PR 39,它在诱导粘连蛋白聚糖在间充质细胞的表达 ,抑制嗜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 ,抑制 1κBα和HIF 1α的降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发现表明PR 39在伤口修复、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神经节苷脂GM1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卿  左萍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29-1333
GM 1是含一个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 ,在脑中含量丰富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具有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 3年来GM 1参与突触的发生过程 ,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Trk受体 ,调节细胞内Ca2 + 的平衡 ,降低Aβ在脑内的沉积及其毒性作用 ,减少活性氧的产生 ,促进Na+ ,K+ ATPase活性等神经保护机制方面的最新报道。  相似文献   
69.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5’上游序列的调控元件在该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不同时间。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Northern印迹分析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mRNA水平。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四个含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不同长度5’上游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瞬时转染进入内皮细胞,并测定荧光素酶的表达情况。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分析法对构建质粒上的三个AP-元件分别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发现,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当转染质粒含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上游序列-1509/ 90和-823/ 90时,肿瘤坏死因子α使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当转染质粒含有-553/ 90和-47, 90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作用不明显。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5’上游序列的三个AP-1元件突变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作用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mRNA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提高与其mRNA表达增加呈正相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5’上游序列中三个AP-1元件在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诱导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将中国自2000年至今针对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进行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KABP)方面的调查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所有的调查涉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内容皆不同,所调查的人群对艾滋病存在很多的误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安全行为存在矛盾。今后在MSM人群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统一的宣传教育内容、标准的调查问卷,以方便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利用,而且在人群知识知晓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