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3篇
  1962年   10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日本血吸虫卵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制成匀浆。离心后上清液为水溶性抗原(JSEA)。沉淀用8M尿素提取,得尿素溶解性抗原(JEU)。用动力学酶标固相免疫方法(K-ELISA)进行测定,JEU的抗原总活力得量为JSEA的2.83倍。将JEU通过Bio-Gel A 50 m柱分得的JEG_3为稳定的不含尿素的高抗原活力成分。作为诊断用抗原,应用K-ELISA对血吸虫病人血清进行测定,JEG_3较JSEA为敏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区带电泳转移酶标免疫印斑技术,薄膜聚焦电泳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均表明,JSEA和JEG_3含有不同的蛋白质抗原成分,前者各组分的分子量在20万道尔顿以下,后者则主要为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在40万道尔顿以上。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皮层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CO_2临界点干燥制样的扫描电镜术观察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所发现的一些新形态结构。血吸虫口吸盘深部有丝状绒毛;口、腹吸盘内壁的棘至少有3种形态。雄虫抱雌沟内壁的棘呈尖刀状,底壁的棘呈钝圆形。两性血吸虫颈部的背、腹面均查见有棘。其体表皮层有乳突状、盘状、丘状和球状4种隆起物,且以前2种为较多。乳实状隆起主要分布在口、腹吸盘的内、外缘以及颈部、体部皮层等处;盘状隆起则分布在背、腹面、颈部和雄虫的抱雌沟内壁。此外,血吸虫的皮层还见有许多皮孔。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明标记物[~(14)C]碳酸氢钠、[5-~3H]乳清酸和[5-~3H]尿嘧啶都能掺入日木血吸虫虫体,并进入核酸。匀浆的酶活力测定,证明了虫体存在嘧啶自身合成途径的酶系: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氯甲酰天冬氨酸转移酶(ATCase)-二氢乳清酸酶酶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ehase)以及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ase)-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酸酶(ODCase)组。虫体还存在补救途径的酶。对这两条途径在虫体嘧啶合成代谢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口服硝唑咪和硝硫氰胺后,对血吸虫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组有可能作为抗血吸虫药物的攻击点。  相似文献   
14.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和1亿人分别感染血吸虫病和绦虫病,严重地危害人体的健康。另一方面,每年因家畜感染绦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可观的。近年来,虽然抗绦虫药物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但尚无一种对人、畜各种绦虫成虫及幼虫均有效的药物。至于目前用于治疗人体三种血吸虫病的药物,或因副作用较大,或因不能兼治三种血吸虫病,尚不够理想。1975年,国外报道吡喹酮(Praziquantel,Embay 8440,商品名为Droncit)对寄生在人、畜体内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用以血吸虫为标本的生物鉴定法,观察了抗血吸虫新药吡喹酮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自家免胃肠道的不同部位注入吡喹酮时,以小肠的吸收最好,直肠次之,而结肠和胃则较差。药物自小肠吸收后,周围静脉血浆的药浓度较门静脉的低10倍以上。家兔口服吡喹酮100mg/kg的血浆药浓度与皮下注射20mg/kg的相仿;肌肉注射吡喹酮20mg/kg的血浆药浓度较皮下注射的为高;若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则于注射完毕时虽有甚高的血药浓度值,但药物可迅速自血浆中消除。吡喹酮多次给药时无积蓄作用;若每4小时给药一次,连给3次,则可依次增加血浆的药浓度。家兔一次口服吡喹酮30分钟~4小时,以胃、小肠组织的含药量较高,肝、肾和脑等次之。给药后24小时,除胃和小肠外,其余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均已消除。此外,自服药兔的粪、尿中检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抗疟新药7351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贤育  夏毅  高芳华  郭惠珠  陈昌 《药学学报》1979,14(12):736-737
A new antimalarial drug 7351 (pyronaridine or malaridine), 2-methoxy-7-chloro10-[3', 5'-his- (pyrrolin-1-yl-methyl)-4'-hydroxyphenylamino]-benzo-[b]- 1,5-naphthy-ridine (Ⅱb), was synthesized. Experimental therapy and clinical trial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No cross-resistance to chloroquine has been found in animals and in human cases. The drug could be given by or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r intravenous drip. It is specific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malaria cas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安徽繁昌县桃冲山区为肺吸虫病的新流行区。在3201人的肺吸虫皮试中,阳性者364人(占11.4%)。在35名皮试阳性者痰中查出肺吸虫卵,为皖南地区肺吸虫病流行首次提供病原学诊断。对该地区肺吸虫病流行传播的各个环节均已查清,证明短沟蜷为第一中间寄主,自然感染率为0.02%;长江华溪蟹为第二中间寄主,自然感染率为40.5%。根据于该地区查获的肺吸虫各期标本的形态特征和测量结果,认为该地区人体肺吸虫病的病原虫种是卫氏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的实验动物模型及用其筛选杀组织期抗疟药的结果,同时介绍了对测定红细胞前期药物作用的筛选方法。结果表明,模型和方法对筛选根治和病因性预防等杀组织期抗疟药物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吡喹酮,国外名 Praziguantel 或 Biltricide,代号 EMBAY 8440,是西德拜耳和伊默克两药厂合成的一种广谱抗蠕虫病新药。从1975年起,国外学者相继报道了其抗绦虫的幼虫及成虫、人体四种血吸虫(日本、埃及、曼氏与间插血吸虫)及华支睾吸虫的作用。国内已于1977年底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仿制成功。经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证明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与姜片虫有良好效果,对囊虫(猪囊尾蚴)、包虫(棘球蚴)亦有一定效果。鉴于该药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使用方便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一致认为是一个良好的抗蠕虫病新药。  相似文献   
20.
皖南两种卫氏并殖吸虫品系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比较了繁昌及旌德人体肺吸虫病的病原生物学,认为我国卫氏并殖吸虫应分为大型品系和小型品系。由于两型品系的虫体对终末寄主生理适应的差别,导致两地患者在临床和X 线胸片特征以及痰中有无虫卵排出等方面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