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44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2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笔者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了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男,65岁。以四肢红斑、水疱伴瘙痒40d于2002年月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0d无明显原因双前臂屈侧手腕附近出现十几个黄豆大的水疱,基底红,疱液透明,疱壁紧张伴有轻度瘙痒。2d后疱壁部分破溃,很快干燥结痂,以后又不断出现新发水疱。发疹范围渐波及颈部、上胸部、背部及双下肢,水疱此起彼伏,可自行结痂愈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增生肥厚,细胞内水肿,可见表皮下水疱形成;直接免疫病理:基底膜带可见IgG、C3沉积,IgA(-)。遂给予泼尼松40mgd、雷…  相似文献   
62.
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对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并分析其基因型与来源地区的相关性。方法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法提取DNA,以皮肤癣菌的特异性引物NS5[5′-AACTAAAGGAATTGACGGAAG-3′]与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为引物,以红色毛癣菌的标准菌株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其rDNA部分18S区,ITSI区,5.8S区和ITSⅡ区为探针,用随机引物法将探针标记^32P,用EcoRI酶切基因组DNA,采用DNA印迹的标准流程将酶切的基因组DNA与探针杂交;显示的不同带型,以此作为红色毛癣菌基因分型的依据。结果 所试49株红色毛癣菌(南京21株,大连26株,北京2株)分为20型(A-T型),其中A-C型占48.98%。南京株绝大多数为3条带,大连株大部分为4条带。结论 用ITS区域探针与DNA印迹杂交法对红色毛癣菌基因组分型敏感性强,分辨力高;南京与大连两地区红色毛癣菌DNA分型具有明显差异,DNA分型对红色毛癣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疗效的判定以及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不同浓度的白念珠菌胞壁碱溶性和不溶性β-葡聚糖、白念珠菌菌悬液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孵育24h,阳性对照为IL-6、8诱导剂脂多糖,并设不加刺激剂的空白对照,酶联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6、8(IL-6、8)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浓度不溶性β-葡聚糖均能诱导产生IL-6、8,而碱溶性β-葡聚糖3种浓度均未能诱生这两种因子。5×107、5×105CFU/mL白念珠菌菌悬液能诱导产生IL-6和IL-8,5×103CFU/mL则未能。提示此胞壁成分的抗原性及其对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诺卡菌属放线菌目,其中约一半可感染人类或动物。诺卡菌感染既可发生在健康人外伤后,又可引起免疫缺陷患者致死性感染。诺卡菌属的分类一直存有争议,现认为包含50余个种属。总结现阶段使用生化方法、药敏试验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诺卡菌种属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各种分型的具体鉴定方法及适宜的临床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Weber-Cockayne(EBS—WC)亚型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EBS—WC亚型2个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个家系中共有患者17例,均为连续数代发病,男女均可受累:临床表现为掌跖在摩擦、受热后发生水疱、大疱,同一家系内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电镜检查示表皮基底细胞胞质空泡样变性。结论:EBS—WC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需依靠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皮质类固醇对真菌的影响作用较复杂,现就皮质类固醇与真菌在体外培养、动物模型上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面做一概述,为临床正确合理地应用皮质类固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中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在小鼠和健康人个体中均已得到证实 ,但长波紫外线的相关研究较少 ,并存在争议。现综述了长波紫外线对接触性超敏反应、表皮朗格汉斯细胞数和抗原递呈功能以及免疫调节分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艾利克-聚维酮碘是一种新一代的皮肤粘膜消毒剂,由碘络合物组成,有杀菌、消炎、止痒、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的功能。为此我们与常规方法,配对比较各观察了30例各种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效果,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淋球菌耐药监测15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我国1987~2001年淋病流行中的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修改淋病治疗方案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WHO规定的5种核心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测定淋球菌产青霉素酶(PPNG)菌株.结果:15年来用琼脂稀释法共检测了7583株菌,青霉素耐药株5399株,占71.20%;PPNG株占17.71%(1056/5964).四环素的耐药株占92.61%(1090/1177);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茵茵株(TRNG)占14.03%(811/577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迅速增高,占61.12%(3311/5417).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百分率较低,分别为0.41%(26/6342)和0.39%(23/5853).对南京地区1993~1995年和1999~2001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MIC50作了比较,结果显示MIC50值并无明显变化.结论:我国近15年流行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相当高,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为了防止淋球菌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应强调对淋病病人进行范围治疗.  相似文献   
70.
人皮脂腺细胞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激素是最重要的促皮脂腺活性激素。在雄激素作用下 ,人皮脂腺细胞大量分泌脂质是发生痤疮的前提条件。人皮脂腺细胞不仅是雄激素作用的靶位点 ,同时也具有合成活性雄激素的能力 ,是维持皮肤中雄激素稳态的主要场所。综述了人皮脂腺细胞和雄激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