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92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爆炸伤101例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爆炸伤是一种最难急救的伤类 ,其特点是难以诊断、难以把握救治时机[1 ] 。本文结合我们已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和 1994年 4月以来 5次参加抢救 10 1例爆炸伤伤员的临床救治体会 ,来探讨爆炸伤的特点及其救治对策。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0 1例 ,男 89例 ,女 12例 ,年龄 13~ 5 3岁 ,平均 (2 9 3 6± 0 69)岁。致伤原因 :星、箭爆炸伤 4 2例 ,第一节火箭脱落坠地爆炸伤 2 8例 ,炮弹及弹药爆炸伤 3 1例。损伤类型 :冲烧毒复合伤 12例 ,冲毒复合伤 2 9例 ,冲击伤 18例 ,挤压伤 9例 ,弹片伤 14例 ,多发骨折 13例 ,烧伤 6例…  相似文献   
72.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V的耐药基因突变,及其对耐药的作用和对复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今后耐药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3.
葛根素聚维酮K30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葛根素-聚维酮(PVP)K30固体分散体以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并优选葛根素和PVP K30的最佳比例。通过溶出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固体分散体的性质进行评价。结果:以最佳比例(葛根素-PVP K30 1∶3)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是原料药的2倍;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并可能与PVPK30有氢键形成。结论: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苯巴比妥及乙醇的方法,以期建立稳定性、均一性、重复性良好且成模率较高的大鼠肝硬化腹水模型,为相关血浆蛋白制品的药效学评价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橄榄油,正常饮水;模型组分为CCl4组、CCl4+苯巴比妥组、CCl4+乙醇组、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每组20只,给予不同饮用水处理,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各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均为2 ml/kg,每周注射2次,共12周。建模过程中,定期测量体质量和腹围,采集静脉血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建模结束后,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取肝右叶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模型组在建模的第8~12周先后出现符合筛选标准的模型。其中,第8周时,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大鼠开始出现腹水阳性体征,个别达到建模标准;第9周时,CCl4+苯巴比妥组和CCl4+乙醇组均有符合要求的模型产生;CCl4组至第10周时开始出现建模成功的大鼠。至12周建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体质量、腹围、肝功能指标、COP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的差异最为明显。各模型组的成模率分别是65%、75%、75%和80%。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切片,可见假小叶形成等典型的肝硬化形成特征。结论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与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较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模率,缩短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重组胸腺素α1pMAL-C2x-Tα1/TB1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摇瓶培养条件下探讨工程菌的生长和表达规律,对pMAL-C2x-Tα1/TB1菌种的培养基装量、接种量、诱导剂异丙基硫化半乳糖苷(IPTG)加入时间和浓度、诱导时间进行了实验和优化。结果由摇瓶培养获得的数据表明pMAL-C2x-Tα1/TB1最优培养条件为:10%接种量、100 mL LB培养基、37℃培养,接种后3 h,入终浓度为0.75 mmol/L的IPTG,诱导4 h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结论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菌种的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业务数据库的伤害住院病例主题化研究方法。方法通过体系框架设计、表结构设计、多维数据模型设计和数据抽取集成,构建了伤害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主题数据库。结果对HIS业务数据的挖掘利用进行了探索,同时为伤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结论将主题数据库引入到伤害医院病例监测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性别对抗抑郁药物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抑郁药物治疗存在性别差异,药动学的性别差异是抗抑郁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抗抑郁药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药动学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对抗抑郁药有更多的暴露,女性应接受较低剂量的抗抑郁药,但此建议只有在基因多态性和激素显著改变了对抗抑郁药的暴露,影响治疗的成功性时才采用。近年来关于抗抑郁药药动学性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苯巴比妥及乙醇的方法,以期建立稳定性、均一性、重复性良好且成模率较高的大鼠肝硬化腹水模型,为相关血浆蛋白制品的药效学评价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橄榄油,正常饮水;模型组分为CCl4组、CCl4+苯巴比妥组、CCl4+乙醇组、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每组20只,给予不同饮用水处理,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各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均为2 ml/kg,每周注射2次,共12周。建模过程中,定期测量体质量和腹围,采集静脉血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建模结束后,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取肝右叶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模型组在建模的第8~12周先后出现符合筛选标准的模型。其中,第8周时,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大鼠开始出现腹水阳性体征,个别达到建模标准;第9周时,CCl4+苯巴比妥组和CCl4+乙醇组均有符合要求的模型产生;CCl4组至第10周时开始出现建模成功的大鼠。至12周建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体质量、腹围、肝功能指标、COP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的差异最为明显。各模型组的成模率分别是65%、75%、75%和80%。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切片,可见假小叶形成等典型的肝硬化形成特征。结论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与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较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模率,缩短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79.
胡良平  毛玮  赵元科 《中国骨伤》2009,22(11):877-879
在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往往忽视实验设计类型问题,笔者发现科研论文中经常有实验设计类型或者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这都是科研人员对实验设计类型认识不清造成的,这样的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就很难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不同的实验设计类型是为不同的设计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恒河猴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A(GP38)后体内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药物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恒河猴24只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0、100、300μg.kg-1GP38;采用ELISA法测定GP38及抗体滴度,中和抗体的测定采用IC50法间接测定。结果恒河猴给药2 wk后产生抗体,具有中和GP38活性的作用;GP38首次静脉注射50、100、300μg.kg-1时,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66±88)、(1466±113)、(5436±733)μg.L-1,AUC0-t分别为(322±33)、(587±93)、(2201±307)μg.h.L-1,MRT分别为(0.27±0.02)、(0.31±0.02)、(0.40±0.08)h;相同剂量反复给药,第7次(d 14)给药后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52±136)、(589±372)、(1013±642)μg.L-1,AUC0-t分别为(139±55、322±222)、(962±743)μg.h.L-1,MRT分别为(0.26±0.03)、(0.39±0.08)、(0.68±0.45)h;试验动物毒性反应在给药1~3 wk较严重,之后毒性反应逐渐减弱。结论恒河猴反复静脉注射GP38,能够产生中和抗体,降低药物的体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