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51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900篇
内科学   2531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383篇
外科学   1784篇
综合类   3079篇
预防医学   458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519篇
中国医学   291篇
肿瘤学   45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400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1357篇
  2002年   1132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1120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638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528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 总结32例前列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NHT)的作用。方法 3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药物去势17例,手术去势15例,并联合抗雄激素治疗3个月,统计NHT前后前列腺癌体积、肿瘤大小、PSA、FSH、LH和睾酮水平变化。结果 2组NHT后前列腺体积明显变小、肿瘤变小、变软,甚至消失,PSA和睾酮明显下降,药物去势组睾酮水平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而手术去势组RRP术后睾酮呈持续低水平。结论 NHT可明显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PSA,有利于手术操作。药物去势对内分泌影响是可逆的,而手术去势内分泌改变不可逆。  相似文献   
62.
结构性多孔钽生物材料用于成人重建术的临床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多数钽珠烧结以及钽纤维丝弥散结合制造的多孔涂层,已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生物连接。近十年来,诞生了一种由商业纯钽制成的,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特性的新型多孔生物材料。与传统多孔涂层相比,该材料拥有更高的空隙容积、更自由连通的孔、与骨更高的摩擦系数,以及较低的成块硬化性(图1)。此外,该材料为结构性的,有足够的强度可以直接制造植入体,而无需实心的金属基质作支撑。  相似文献   
63.
磁场治疗白兔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磁场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实验一 :5 0只大耳白兔被钩破大脑中动脉以建立脑出血模型。用CT扫描和解剖的方法观察脑出血的情况。实验二 :4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0 .4T组、0 .8T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只。每只白兔均采用实验一的方法建成脑出血模型。磁疗前CT扫描观察出血情况 ,磁疗后CT扫描观察血肿吸收情况。结果 实验一 :5 0只大耳白兔大脑中动脉钩破术后均出现对侧后下肢无力 ,肌张力降低 ,回缩反射减弱或消失。CT和解剖证实有脑出血。实验二 :45只大耳白兔均成功建成脑出血模型。磁疗前CT扫描 3组之间脑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磁疗后CT扫描 2磁疗组之间血肿吸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吸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用钩破兔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可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磁场治疗可促进实验性白兔脑出血的血肿吸收 ,且不产生继发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64.
血清痩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龄在60-92岁的158例老年男性,采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骨密度,并根据测值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清瘦素测值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测值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瘦索测值并不随老年男性的年龄而变化。但与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血清瘦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示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糖尿病难愈创面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机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升高,干扰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能使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下降,且在创面浸润的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都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修复细胞,两者膜表面均存在多种AGEs结合蛋白。AGEs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而且与作用时间及含量相关。AGEs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生长因子对细胞趋化、增殖,细胞间基质(ECM)的形成和血管生成有显著作用,而糖基化修饰后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明显降低。AGEs水平的升高可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总之,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病理过程,尽管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环节。  相似文献   
66.
老年冠心病患者止凝血功能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止凝血功能和血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对照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水平,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a)浓度,并检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除HDL-C逐渐降低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FG、LDL-C、Lp(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5),且LDL-C、Lp(α)与FG水平相关。结论FG、LDL-C、Lp(α)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起协同促进作用;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浓度的动态连续监测对体内高凝状态和冠心病预防具重要意义;临床抗凝和降纤治疗与降脂治疗宜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67.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类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状疾病。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化影响占30%~50%^[1]。一般认为微效基因作用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即来自多个位点的大多数风险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都很低,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通过数量性状的剂量-效应关系,达到疾病发生的临界阈值,而共同决定了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目前对高血压遗传研究尚无既定的方法模式,本文仅撷取其中的几种策略如候选基因克隆、定位候选基因克隆与全基因组扫描、中间表型、动物模型及比较基因组学等简要加以综述。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策略的实施都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穿插融合。同时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遗传分析方法的再认识,也对这些策略的确定和更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8.
传统的结直肠癌开腹手术 ,通常术后需住院7- 1 0d ,6周左右恢复正常体力活动。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大多为老年患者 ,术后常引起肺部感染 ,常规手术切口又容易受到肠道细菌的污染。1 987年兴起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使外科医师迅速考虑用腹腔镜这一新技术进行胃肠道手术的可能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疼痛轻、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人们从这种手术方式中认识到 ,术后的恢复主要与腹壁的切口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腹腔内所做的手术方式有关 ,所以人们就推断腹腔镜技术用于胃肠道手术也同样会给病人带来相似的术后恢复方面…  相似文献   
69.
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甲磺酸罗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应和安全性。方法 45例择期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别接受用甲磺酸罗比卡因(8.94 mg/ml,观察组)或盐酸罗比卡因(7.5mg/ml,对照组)施行的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在感觉阻滞、运动阻滞、镇痛和肌肉松弛方面的效果,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以上的病例分别为84.3%和76%(P>0.05),Bromage≥3级的病例分别90%和92%(P>0.05)。两组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Bromage达到最大级别时间、最大级别维持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镇痛及肌松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中2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心动过缓,而对照组仅1例发生低血压。两组术后24 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甲磺酸罗比卡因与盐酸罗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效应基本相同,且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IGT)、高血压伴IGT和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 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FSIGT)试验分别测定各类受试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SG),并计算FSIGT试验中推注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时的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之差(Ip-b),进而评估各组人群早期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结果1.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及单纯性高血压组间的SG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高于肥胖伴IGT、高血压伴IGT和T2DM组,后三组间的SG无显著差异.2.正常组的SI显著高于其他病理性5组.3.与正常组相比,单纯性肥胖组、高血压伴IGT组Ip-b值明显升高,肥胖伴IGT和T2DM组Ip-b值明显降低. 结论胰岛早期β细胞分泌功能在单纯性高血压组正常,在单纯性肥胖、高血压伴IGT组处于代偿性亢进状态,而在肥胖的T2DM及肥胖伴IGT患者,机体早期即刻葡萄糖负荷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不足,以前者更为严重,甚至缺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