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51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900篇
内科学   2531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383篇
外科学   1784篇
综合类   3079篇
预防医学   458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519篇
中国医学   291篇
肿瘤学   45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400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1357篇
  2002年   1132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1120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638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528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儿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讲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况少青  金烨 《临床儿科杂志》1994,12(6):406-407,412
儿童高血压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美国,其发病率为1%左右。国内各家报道不一,约0.5~6.8%。由于儿童高血压症状不典型,常延误治疗,5%患儿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近年来,随着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儿童高血压多能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危象发生率显著降低。现对儿童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扩增ACE基因的16内含子上的287bp插入/缺失片段,确定ACE基因型。在各组间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CE的DD基因型及其他易患因素对冠心病的作用。用冠状动脉造影标准确诊冠心病。结果:(1)冠心病组ACE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x^2分别为16.04,16.08;P均<0.01)。D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关联性较高(隐性作用时OR=2.15,P<0.01,显性作用时OR=2.84,P<0.01)。(2)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ACE基因型分布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一致(x^2分别为1.50,1.06,P均>0.05)。(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ACE的DD基因型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有相关性;(2)ACE基因型分布和D等位基因频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3)ACE的DD基因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0年间收治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8例患者中,12例为T2肿瘤,6例为T3肿瘤.绝大多数经硬腭径路手术,术中平均出血895ml.术后5例复发. 结论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减少术中出血为彻底摘除肿瘤、降低复发率提供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000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术后平均随访25±19月(1~110月).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成功率为98.9%(989/1 000),其中旁道参与的心动速度590例(598条旁道),阻断588条,成功率98.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10例,慢径消融成功率为99.8%.14例(1.4%)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16例(1.6%)患者复发,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均获成功. 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为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1)本病多发于30岁以下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可分为3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3)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4)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5)肿瘤的囊实性结构是形成“浮云征”的病理基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arkin,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pCR2.1—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7.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T细胞凋亡和淋巴细胞增殖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形成中的作用及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EA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脑纯化的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E动物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0、TNF-α、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凋亡;3H-TdR释放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AE组的外周血IFN-γ、TNF-α水平明显增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MP治疗后IFN-γ和TNF-α水平下降,IL-10浓度上调。MP还诱导外周血T细胞凋亡和抑制MBP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应用人MBP成功建立EAE大鼠模型,MP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因子格局、促进Th2细胞因子分泌、抑制MBP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细胞凋亡而发挥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定量检测HBV DNA的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方法:对4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9份血清标本,采用Digene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ybrid Capture Ⅱ,HCⅡ,v2.0)定量检测HBV DNA,并与分枝链DNA信号扩增试验(bDNA,v1.0)作比较。结果:79份HBsAg阳性血清中,HCⅡ检出HBV DNA57份(72.2%),bDNA法为45份(57%),HCⅡ敏感性略高于bDNA法;2种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的符合率为85.9%,相关性良好(r=0.95);19例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治疗后平均HBV DNA载量下降2(Log10)数量级,6例发生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平均HBV DNA载量下降3(Log10)数量级以上,且HBV DNA阴转早于e抗原血清转换。结论:HCⅡ比bDNA更为简便、经济、快速,可用于临床HBV DNA水平的定量检测、监控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考核。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吸烟所致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rn 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香烟提取物(CSE)活化,测定细胞IL-8 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浓度.结果与未转染和对照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CSE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L-8mRNA表达和蛋白释放显著增加.结论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吸烟所致的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吸烟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环腺苷酸(cAMP)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其含量取决于影响其合成与降解的多种酶与蛋白质的活性.cAMP途径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本文就cAMP信号途径以及该途径所影响的部分转录因子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