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2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以不同方式免疫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及抗异亚型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H5N1灭活疫苗分别通过腹腔和滴鼻方式免疫BALB/c小鼠,同时以PBS作为对照;免疫后分别以PR8和H9N2病毒攻击,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和生存情况.采用ELISA对各组小鼠攻毒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gG及其亚类水平进行动态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情况.采用t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PR8和H9N2病毒攻击后,各组小鼠体重均下降,但疫苗组小鼠于后期体重恢复正常,存活率分别为100%和70%-80%,而PBS组小鼠则全部死亡.无论以何种方式免疫,疫苗组的特异性IgG及其亚类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以IgG2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攻毒后疫苗组小鼠脾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出现下降(t=6.8017,P<0.01);滴鼻免疫组与腹腔免疫组相比降低更明显(t=3.9701,P<0.05).    结论   H5N1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产生,诱导的抗体亚类以IgG2a为主.两种免疫方式均可对小鼠提供很好的异亚型保护,而滴鼻免疫能够诱导更强的CD8+T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992.
抗人IgG-抗HRP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青  汪厚平  巫山  邓伟吾 《免疫学杂志》2000,16(3):225-227,238
目的 制备人IgG检测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制。方法 用人IgG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抗HRPMcAb杂交瘤细胞HAT敏感株进行第2次融合。结果 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抗人Ig-抗HRP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亚类其中1株为IgG2a/IgG1,余为IgG1/IgG1。培养上清与腹水效价分别为2^7、10^04以上,经HRP亲和层析有2个蛋白吸BsMcAb存在于第2  相似文献   
993.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在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在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兔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经麻醉,气 开脾 管后给予机械通气。随机分成2组;即内毒素致ALI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压,外周血白细胞数,气道峰压,静态总呼吸顺应性和肺内动静脉分流等指标的变化;比实验8后血浆α1-抗胰蛋白酶含量和活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中性凿细胞弹性蛋白酶样活性,α1-AT  相似文献   
994.
α1抗胰蛋白酶对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损伤(ALI)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发现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NE)与抗蛋白酶失衡在ALI中起重要作用[1]。故补充抗胰蛋白酶成为ALI治疗的一种新的探索。材料与方法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体重2-2.5kg,麻醉、气管切开、接呼吸机(SiemensSV900c)进行定容机械通气。稳定30min后测定基础值,包括动脉血气、血常规、静态总呼吸顺应性(TRC)以及肺内动静脉分流(Qs/Qt)等。然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1)急性肺损伤模型组(LPS组):静脉内推往内毒素(LPS)500μg/kg。(2)α1抗胰蛋白酶(11…  相似文献   
995.
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首次研制的多价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接种人体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研究。 10 73名易感青少年随机接种钩端螺旋体三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 )外膜疫苗、五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秋季热群秋季热型、犬群犬型 )外膜疫苗、菌体疫苗和安慰剂 ,分组进行全身和局部的反应观察 ,并以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各型抗体。结果显示各疫苗组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三价和五价外膜疫苗免后 1个月和 3个月抗体滴度高于同期相应菌体疫苗诱导的同型抗体滴度 ;且免后 3个月抗体阳转率也较高。提示外膜疫苗较菌体疫苗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6.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有效的预防性疫苗.随着对HCV免疫清除机制的逐步认识,诱导交叉反应性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已成为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的基本方向.本文概述了当前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7.
1969年,美国Gotschlish等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提取脑膜炎球菌的大分子多糖抗原,成功制备荚膜多糖疫苗,证明免疫效果良好.然而,多糖疫苗对婴幼儿的免疫原性较弱,因而人们研制了单价和多价多糖一蛋白结合疫苗,目前部分结合疫苗已进入临床或上市.鉴于B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免疫原性极弱,人们开发了外膜蛋白疫苗.研究表明,部分外膜蛋白疫苗对婴儿及儿童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DNA疫苗也不失为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的一种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998.
 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FLT3)配体(FL)是一种与造血调控有关的早期造血生长因子,可与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FL与FLT3结合后能够调节原始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动员和刺激髓系及淋巴祖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树突状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树突状细胞最为重要的生长因子.本文就FL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微球/纳米粒能保证药物活性的稳定和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作为一种新的干扰素制剂类型将使得药物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微球/纳米粒的载体材料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将直接扩展微球/纳米粒的使用前景,在多种载体材料中,壳聚糖比其他载体材料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潜力.本文针对微球/纳米粒的原理及作用方式、候选载体的特点和制备方式及其优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利什曼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寄生虫,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作为表达系统既能有可观的表达量,又能有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翻译后加工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基于利什曼原虫细胞的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历史与进展,并结合作者实验室的工作介绍其表达HBsAg以及其他一些真核蛋白的实验结果.利什曼原虫蛋白表达载体可能在药物靶向与疫苗呈递系统方向有相当好的应用前景,安全性研究也在开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