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81篇 |
免费 | 1335篇 |
国内免费 | 38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1篇 |
儿科学 | 78篇 |
妇产科学 | 120篇 |
基础医学 | 1045篇 |
口腔科学 | 834篇 |
临床医学 | 1637篇 |
内科学 | 1724篇 |
皮肤病学 | 263篇 |
神经病学 | 822篇 |
特种医学 | 35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266篇 |
综合类 | 5515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139篇 |
眼科学 | 336篇 |
药学 | 2102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2591篇 |
肿瘤学 | 8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543篇 |
2021年 | 632篇 |
2020年 | 580篇 |
2019年 | 412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334篇 |
2016年 | 407篇 |
2015年 | 437篇 |
2014年 | 1437篇 |
2013年 | 1466篇 |
2012年 | 2084篇 |
2011年 | 2194篇 |
2010年 | 1571篇 |
2009年 | 1238篇 |
2008年 | 974篇 |
2007年 | 1342篇 |
2006年 | 1082篇 |
2005年 | 647篇 |
2004年 | 484篇 |
2003年 | 434篇 |
2002年 | 404篇 |
2001年 | 313篇 |
2000年 | 335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体外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CEs)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体外培养HUMCEs的条件不同随机分为七组,葡萄糖5.5 mmol/L组(C1组)、甘露醇25 mmol/L组(C2组)、葡萄糖30mmol/L组(HG1组)、葡萄糖30mmol/L+脂肪乳90 μmol/L组(HG2组)、葡萄糖30 mmol/L+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50μmol/L组(HG3组)、葡萄糖30 mmol/L+丙泊酚25μmol/L组(HG4组)、葡萄糖30 mmol/L+丙泊酚100μmol/L组(HG5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MDA含量、SOD活性及C1、HG1、HG3、HG4、HG5组中NF-κB p65表达量.结果 与C1、C2组比较,HG1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NFκB p65表达量增多(P<0.05).与HG1组比较,HG3组、HG4组及HG5组的MDA含量均下降、SOD活性均升高、NF-κBp65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G2组比较,HG3、HG4及HG5组的MDA含量均下降、SOD活性均升高(P<0.05).与HG4组比较,HG5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P<0.05);HG4、HG5组间NF-κB p65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与PDTC一样可抑制高糖对内皮细胞损伤,提示丙泊酚的作用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2.
目的针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分析术后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与处理。方法61例患者术后立即监测血钙浓度,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使血钙维持在1.8~2.2mmol/L之间,统计手术前、后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磷乘积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以及手术切除的总的腺体质量。结果56例患者(占91.7%)术后12-24h即出现血钙低于1.8mmol/L,静脉立即补充葡萄糖酸钙,约合元素钙(18±6)g,补钙剂量与术前血iPTH(r=0.621,P〈0.01)、钙磷乘积(r=0.719,P〈0.01)、AKP(r=0.606,P〈0.01)及总的切除腺体质量(r=0.716,P〈0.01)相关。结论低钙血症是患者甲状旁腺术后的常见表现,与SHPT的严重程度有关,术后及早监测血钙和静脉补钙可有效、安全预防严重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方程在中国人CKD的不同分期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CKD患者98例。将CKl2vEPI方程估算的GFR值用体表面积(BSA)标准化得出估算GFR(eGFR),与BsA标准化的肾动态显像法(^99Tc-DTPA)检测的GFR(sGFR)用K/DOOI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相关性分析得出eGFR与sGFR呈正相关(r=0.847,P〈0.01);eGFR的15%、30%及50%符合率分别是31.6N、59.2%和85.7%,eGFR估计值与sGFR平均偏差2.56ml/min。CKD各期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KD2~5期,偏差较小;CKD1期,偏差略大,偏差值为(13.22±22.41),但偏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EPI方程可广泛应用于我国CKD各期患者评估GFR,具有较小的偏差,较高的准确性。CKD-EPI方程在评估较高的GFR时,可能存在矫枉过正,高估GFR。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外用吡美莫司乳膏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34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1次,共4周。结束2周后,采用强脉冲光进行4次治疗,每次间隔3周。于治疗前、外用药物4周后及4次强脉冲光治疗结束后3周时各随访1次。结果:34例患者中28例完成临床试验。外用药治疗4周时及联合4次强脉冲光结束后3周时临床显效率分别为39.3%、53.6%,外用药治疗中10.7%的患者局部有一过性刺激反应。患者的红斑丘疹、脱屑性皮疹改变较好;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从而提高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外用吡美莫司乳膏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5.
女性性交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女性性交痛是困扰女性的常见性问题之一,本研究探讨中国城市女性性交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回顾性调查,调查对象为2009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女性及其女性陪护人,发放问卷,调查相关因素,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评估性功能,性交疼痛评分<4.4分为性交疼痛的筛选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 658份,有1 856例女性完成问卷,问卷回收率69.8%。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调查前1个月无性活动者,最终有1 457例受访者资料纳入分析。1 457例受访者中存在不同程度性交痛者626例,占43.0%(626/147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50岁)、吸烟、子宫切除、阴道润滑障碍、与配偶缺乏性交流等是女性性交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女性性交疼痛的发生与年龄(≥50岁)、吸烟、子宫切除、阴道润滑障碍、与配偶缺乏性交流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IL-6-572C>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200例前列腺癌患者(病例组)和279例健康体检的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两组IL-6-572C>G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以携带CC基因型的对象为参照组,携带GG基因型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提高146%(OR=2.46,95%C I:1.41~4.29)。而携带GG基因型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携带GC/CC基因型的2.47倍(95%C I:1.47~4.17)。在高龄(>70岁)、高体重指数(>23 kg/m2)、非吸烟、饮酒和有肿瘤家族史5组人群中,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发病风险显著升高,调整后的OR(95%C I)分别为3.06(1.44~6.49)、3.72(1.79~7.74)、2.96(1.30~6.72)、2.73(1.28~5.79)、6.67(1.50~29.69)。结论:IL-6-572C>G与苏皖地区汉族人群前列腺癌的易感性有关,GG基因型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7.
148.
目的比较妇科无气腹悬吊式与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中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 7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38例患者,手术时间均在100 min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Ⅰ组于静脉全身麻醉下行CO2气体腹腔镜手术;Ⅱ组于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1)、气腹或悬吊建立后30 min(T2)、气腹或悬吊撤除后10 min(T3)和术后次日晨8时(T4)4个时点的TNF-α、IL-6、IL-10和HSP70水平。结果麻醉前患者的血清IL-6、IL-10、TNF-α和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的水平均升高,其中Ⅰ组在T3时达峰值,Ⅱ组在T4时达峰值。组间比较,Ⅰ组在T2时点的TNF-α水平高于Ⅱ组(P〈0.05);在T3时点,Ⅰ组的IL-6、TNF-α和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0.01),且IL-6/IL-10比值也高于Ⅱ组(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技术避免了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降低了术中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重建,移植物使用悬吊式固定.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表和Tegner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并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0.
超声导引瘤内注射乙酸与乙醇治疗大鼠肝肿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超声导引瘤内注射乙酸(IAI)与乙醇(IEI)治疗大鼠肝肿瘤的疗效。方法:于SD大鼠肝内移植Walker- 256癌肉瘤组织块制成肿瘤模型,并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将瘤鼠分成IAI组、IEI组及瘤内注射生理盐水(ISI)组。计算肿瘤的生长率、观察病理变化并评估肿瘤治疗后的植活率。结果:IAI组、IEI组及ISI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 37% ±23% 、210% ±174% 与1303%±473% (P< 0.05)。病理显示IAI组肿瘤坏死较IEI组完全且修复较快。在IAI组与IEI组中,植入治疗后瘤中心组织块,均未见肿瘤植活;而植入瘤周边区组织块,IEI组肿瘤植活率为60% (12/20)、IAI组仅15% (3/20)(P< 0.01)。结论:IAI疗效优于IEI,易达到局部根治肝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